中国新编昆曲,开创国内沉浸式戏曲演出先河。
剧情简介
演出有多个版本,为编剧周眠、制作人萧雁在项目之初即确定建构的浮生系列。
一、园林版: 沧浪亭畔 再造浮生
2018年8月17日(七夕)首演于苏州沧浪亭。
又名春夏秋冬版,分【序】加【春盏】、【夏灯】、【秋兴】、【冬雪】、【春再】五折,在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和苏州书院园林——可园的《浮生六记》故事发生地演出。
编剧阐述:
取《浮生六记》的华彩章节,写三白芸娘的浮生情致,依据园林地形来走戏抒情,
即景即景,戏外戏中,浮生半日,亦幻亦真,作一次园林、昆曲、浮生的旅程。
二、舞台版:神仙眷侣 江南旧梦
2019年7月1日首演于法国巴黎。
又名 “风花雪月”版,分为【花粥】、【风赏】、【走月】、【绣雪】四折,缀以序和尾声。
编剧阐述:
把活苏州盛在舞台上。风花雪月四折,这里桃花如雨,灯市如昼,沧浪好月,雪似白头,有着才子佳人的味道,也有麻油、白糖、卤乳腐的味道。如梦如幻如白,所以纯粹昆曲;本色本味本香,所以道地苏州。希望它不是一个太大制作的作品,甚至愿称它作“小姑苏版《浮生六记》”。
在浮生这个意思里,小才有味道。
三、厅堂版:布衣菜饭 可乐终身
又名 “布衣菜饭”版,分为【叠布】、【换衣】、【买菜】、【造饭】四折,
编剧阐述:
这四折戏暗扣原著从夫妇迁居到四记终了的时间线, 裁取沈芸坎坷生活中谋生 谋爱片段,
缀写苏州的小风小壤小确幸,苏州布,苏州衣,苏州菜,苏州的饭颗山, 撰为四折『布衣菜饭』。 一根线(叠布),一抹妆(换衣),一担菜(买菜),一院光(造饭)。
本本分分,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生生灿灿,要去直抵苏州的心。
布衣菜饭,返璞归真, 每况愈下,每下愈欣。平常心演,平常心看,不十分火,有一份真。
四、海上版:追忆留痕 海上浮生
《浮生六记》海上版是继2018年8月首演于苏州沧浪亭的园林版 、2019年7月首演于法国巴黎的舞台版,2020年6月首演于上海的厅堂版之后,于2021演出季在上海豫园海上梨园全新推出。
海上版以活字版
《浮生六记》1877年在上海的出版为引子,以沈复对芸娘的追忆为故事主线,甲本为融合剧场版的“花粥”、“风赏”、“走月”、“绣雪”四折,乙本为融合厅堂版的“叠布”、“换衣”、“买菜”、“造饭”四折,甲乙两本既独立成篇,连看又相互照应,同时结合海上梨园的环境,通过沉浸式场景转换展现诗意的苏式生活。
五、游园版:园林清旷 独得浮生
游园版浮生六记以《浮生六记》原作中,沈复与
芸娘中秋夜在沧浪亭游园赏月一事为蓝本勾勒情节。它重履沈芸足迹,重现沈芸一生中最美好的夜晚。当天八月十五全城走月亮,沧浪亭反而清旷无人,二人以私酿好酒打通门房,作此独得园、独得月、独得浮生的夜游园。
园林的池山佳构,昆曲的叙事架构,浮生的人间境遇在这部戏中叠合。芸娘的贤淑巧慧、沈复的风才雅净,在此双成,是为“波沧月浪心亭绚”的夜游园折子。
昆曲、园林、浮生三个词写照姑苏。配合全新的剧情,制作团队重新设计全新的观剧路线,观众观演时可以得到与园林版不同的体验。
此版本仅于每年七夕于苏州沧浪亭演出。
演职员表
新编昆曲《浮生六记》的出品单位为苏州好端正文化,为2017底在姑苏区政府和苏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的支持下立项,2018年3月建组,2018年5月发布,2018年8月17日完成园林版首演。
一、园林版主创
制作人萧雁、编剧周眠、导演
刘亮佐、执行导演
吕福海、作曲孙建安
服装设计 申逸楠 蒋煜婷 化妆设计 赵梨果 灯光设计 章程 音响设计周力子
二、舞台版主创
制作人萧雁、编剧周眠、导演
白爱莲、艺术指导
汪世瑜、作曲孙建安
服装设计曾咏霓 化妆设计 赵梨果 灯光设计 章程 音响设计周力子
三、厅堂版主创
制作人萧雁、编剧周眠、导演胡翰驰、作曲孙建安、服装设计 申逸楠 蒋煜婷 化妆设计赵梨果
四、海上版(甲乙本)
制作人萧雁、编剧周眠、甲本导演
白爱莲/胡翰驰、乙本导演胡翰驰/萧雁
甲本首演
张争耀、王婕妤、徐敏、房鹏,乙本首演
张争耀、唐薇、沈志明、曹娟。
五、游园版
作品评价
一、园林版
▶ 沉浸式(又称浸入式)戏剧是指打破观众和演员之间的间隔,让观众亲身参与到演出场景之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表演之中的一种先锋表演形式。园林版《浮生六记》用昆曲结合园林的方式赋予了苏式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力。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 苏州园林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昆曲“双遗联袂”,提升了剧作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全方位体验到中国之美。在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里邂逅最古老的传统戏曲昆曲,让 青年人对传统文化“初见即深爱”、立马“路转粉”、结下“不了情”。——求是
▶ 姑苏城内,沧浪亭畔,笛声悠扬,水袖袅袅,一场园林版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记》启幕。沿着沧浪亭的石板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演,跟随着演员婉转的曲调,还有园子里的风声、脚步声、喃喃细语声。这是“昆曲+园林”的一次新尝试,园林的加入,既为昆曲的演绎营造了一番轻风细雨为伴奏、鱼池假山为幕布、亭台楼榭为戏台的古典意境,也重现了千年前沈复夫妇身在沧浪亭畔,“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远游”的舒适典雅的“苏式生活”。——光明日报
▶ One can feel a bit of chill in the air at 8 pm outside the north gate of the Canglang Pavilion in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But one soon forgets it as the hero Shen Fu and his beloved wife Chen Yun appear on a boat. Accompanied by a melodious flute, the two step out of the boat to be greeted by their butler.——CHINA DAILY
▶令观众听赏不打折的是演员的全程无麦清唱。在嶙峋山石、林木水塘间露天演唱,萧雁说,不试不知道,并不是所有专业演员都能胜任的,没有足够的底气、功力,一开嗓,声音就被环境“吞”掉了,观众听不清。“流玉”石刻一场,观众们散布在长廊里,隔着一方水面看演员在对面表演。素有金嗓子之称的江苏省昆剧院青年艺术家张争耀的每一句唱、每一个吐字都清晰送到了对岸。两位明显是戏迷的年轻姑娘悄声议论:这达到了小剧场专业演出的水准。——学习强国转自新华日报
▶园林里多个表演地点都安装了汉英对照字幕,或嵌于花窗之中,或立于假山脚下,与剧情场景完美融合。其中英文字幕由精通汉语、专门从事中国昆曲研究的英国人郭冉来翻译。这些精通中国文化和汉语的汉学家既熟悉西方受众的心理,又拥有外语表达的先天优势,邀请他们加入到中国戏曲翻译队伍,无疑是中国文化“借船出海”的明智之举。——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舞台版
▶演员们通过唯美细腻的表演、婉转动人的曲调,为现场观众展开了一幅别具一格的江南风物画卷,展示了苏州的风土人情。
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经久不息。不少首次观看昆曲的法国观众激动地表示,昆曲的表演、服装、造型美轮美奂,虽然是发生在遥远的中国苏州的故事,但他们被沈复和芸娘“生生世世为夫妇”的伉俪之情深深打动。——国际在线
▶昆曲《浮生六记》叙事流畅,表演细腻,为观众揭开了别具一格的江南风物画卷,体现了苏州的风土人情和审美取向。在本次海外首演中,主创团队专门针对舞台表演、故事框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配以法文字幕,帮助当地市民了解剧情。——中新社
三、厅堂版
▶屏风一般的白墙连接两扇玻璃门,成了上场门和下场门。古朴的场地内有潺潺流水和江南园林景致,二楼的雕花走廊、台阶、青瓦白墙都成了颇具象征意味的舞美布景。移步换景间,沈复追忆着与芸娘共同生活的片段,悲欢离合,一眼万年,妙趣却又融于一箪食一瓢饮中。——新民晚报
▶“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时曾有感而发,而厅堂版场景的设置也如这般典雅,园林、菜市、灯会、郊游,四出场景因为老洋房内部独特的结构显得错落有致,得以移步换景地细致描绘二人的平凡生活。沈复时而与陈芸隔着旋梯互诉衷肠,时而独自在二楼徘徊叹息,观众则紧随他们的足迹,近距感受演员的情感与气息。——文汇报
▶每到一处演员将周围环境作为舞台,与环境融合为一体,乐手们跟着演员的足迹“流动”伴奏,旁边是投影仪显示的昆曲台词。观众们一边站着听昆曲,还能根据情节品尝到传统苏式小吃糕点,闻到芸娘去买菜时新鲜的蔬菜清香,既能让人品味到传统昆曲之美,又能在新颖的形式中身临其境的体验到故事的魅力。——四川日报攀西新闻
▶演出现场,观众一路跟随芸娘和沈复的脚步,逛遍听涛小镇的每处角落,体验他们关于布衣菜饭的生活片段,还能根据情节品尝到传统苏式小吃糕点。“我们尝试将苏州的园林古典美与大凉山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让观众可以有一种穿越到苏州沧浪亭的感觉。”——腾讯网
四、海上版
▶《浮生六记》亮相上海豫园国潮戏剧节,以新颖的沉浸式体验,融合当代和传统的表演方式备受观众游客好评。——澎湃新闻
项目全貌
昆曲《浮生六记》不仅仅是演出,而是一个立足于“非遗创新”的文化新经济项目。
由制作人萧雁带领的非遗创新团队TEAM X基于苏州古城的丰富的文化积淀,致力于以演出打造“浮生六记”IP,将浮生六记打造成姑苏“非遗创新”的呈现平台,使项目成为可感可知的“新园林生活”。
除昆曲《浮生六记》演出产品外,还陆续推出“浮生集”沉浸式古风市集、线上电商小程序、浮生六记“青少年与非遗创新”计划等。
演出信息
2023年7月27日至29日,昆曲《浮生六记》回归上海大剧院,迎来第三轮上演并为上海大剧院25周年庆生。
2024年3月15日至17日,昆曲《浮生六记》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连演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