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叶植物
叶浮水面的水生植物
浮叶植物生于浅水中,根长在水底土中的植物,仅在叶外表面有气孔,叶的蒸腾非常大。又称着生浮水植物。根扎入水底基质,只是叶片浮于水面的一类浮水植物。这类植物气孔通常分布于叶的上表面,叶的下表面没有或极少有气孔,叶上面通常还有蜡质。浮叶植物的腔道形成连续的空气通道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沉水器官可利用浮水器官的气孔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免除因沉水造成缺氧。常见的浮叶植物有莲(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水鳖(Hydrocharis asiatica)、荇菜(Nymphoides peitatum)等。
物种介绍
生于浅水中,叶浮于水面,根长在水底土中的植物,菱、睡莲、眼子菜属等都是这方面例子。浮叶植物根一
般因为缺乏氧气,所以由于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醇类物质;此外,通过叶柄也能由叶供给氧气。叶柄与水深相适应可伸得很长。另外,还有一些水中叶和浮叶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王莲属(Victoria)、菱]。
浮叶植物:floating(-leaved)plants生于浅水中,叶浮于水面,根长在水底土中的植物。菱、睡莲、眼子菜属等都是这方面例子。浮叶植物仅在叶外表面有气孔,叶的蒸腾非常大。根一般因为缺乏氧气,所以由于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醇类物质;此外,通过叶柄也能由叶供给氧气。叶柄与水深相适应可伸得很长。另外,还有一些水中叶和浮叶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王莲属(Victoria)、菱]。
玉莲
玉莲又名大王莲,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的通称。此属只有三个品种,它们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并以它那娇容多变的花色和浓厚的香味而闻名于世。玉莲,大王莲的通称。生长在南美洲亚马沙河的河湾里,是一种巨大的莲花,玉莲的叶子是圆形的,直径有1米左右,周围有向上翻的边,能防止水浸到叶子上面去。它的根和茎都在水下,巨大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一个二三十千克的孩子坐在上面,也不会沉下去。白莲。因其色白,故称玉莲。《江南靖士诗稿·雨荷》:“半湿玉莲香更远,看消腐气浊尘中。”(摘自《载敬堂集》)莲,又称、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
睡莲
睡莲又称子午莲、水芹花,是属于睡莲科睡莲属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莲是水生花卉中名贵花卉。外型与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叶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莲的叶子和花浮在水面上。睡莲因昼舒夜卷而被誉为“花中睡美人”。睡莲的用途甚广,可用于食用、制茶、切花、药用等用途。睡莲为睡莲科中分布最广的一属,除南极之外,世界各地皆可找到睡莲的踪迹。睡莲还是文明古国埃及的国花。睡莲切花离水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可能使吸水性丧失,而失去开放能力。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直径3~6厘米。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聚合果球形,内含多数椭圆形黑色小坚果。长江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花单生,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雄蕊多数,雌蕊的柱头具6~9个辐射状裂片。浆果球形,为宿存的萼片包裹。种子黑色。因其花色艳丽,花姿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冰肌脱俗的少女,而被人们赞誉为“水中女神”。
生长习性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种类
黄睡莲
叶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波状缘,上面深绿色,有褐色斑纹,下面红褐色,有黑色小斑点。花黄色,径约10厘米。
白睡莲
叶革质,近圆形,基部深裂至叶柄着生处,全缘,稍波状,两面无毛,幼叶红色。花白色而大,径10~13厘米。
蓝莲花
根状茎呈不规则球形。叶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40厘米,叶片深裂至叶柄着生处,近全缘或分裂处有少数齿状。叶正面绿色,背面有紫色斑点,两面光滑无毛,叶柄绿色,无毛。花蓝色,花瓣15~20枚,花径15厘米,花瓣星状,顶端蓝色较深,基部渐淡,雄蕊金黄。萼片狭窄,呈线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柔毛齿叶睡莲
热带睡莲。花浮于水面,白色或粉红色,先端圆钝,花萼绿色,矩圆形,先端钝,具纵条纹。叶近革质;卵圆形,基部深裂;叶缘有不等
的三角状锯齿;叶面深绿色、无毛,叶背红褐色,密生柔毛或近无毛,叶柄盾状着生。
延药睡莲
根状茎粗壮。叶圆形或近圆形,较大,边缘具不规则齿裂,叶正面绿色,无毛,背面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淡蓝色,花瓣呈星状放射。花瓣尖部狭窄,基部稍宽,有香味,花瓣15~18枚,花径15厘米左右,雄蕊金黄。花萼上有黑色小斑点,萼片线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梗挺出水面,上午开花,下午闭合。
红睡莲
叶圆形或近圆形,基部深裂,幼叶紫红色。老时上面转为墨绿色,有光泽,下面暗紫红色,叶缘有浅三角形齿牙。花大,径30~34厘米,玫瑰红色。
香睡莲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花杯状,粉白色,浓香。叶圆形或长圆形,革质全缘,叶表绿色,叶背紫红色。地下茎横走,少分支。适宜水深45~90㎝。
玛珊姑娘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4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杯状,内轮花瓣枚红色,外轮淡一些;微香。叶近圆形,革质全缘,叶表绿色,叶背绿色,幼叶紫红色。马利列克型根茎。适宜水深45~90㎝。
墨西哥黄睡莲
中午开花,傍晚闭合,挺水。单朵花期2~3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杯状而后星状,花瓣深黄色、甜香。叶卵形,边缘稍具
锯齿。叶表绿色,新叶橄榄绿色,密布紫色或红褐色斑点;叶背铜红色,具小的紫色斑点。直立型根茎,跑鞭。适宜水深45~75㎝。
洛桑
花上午开,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花杯状,浅粉色,浓香。叶近圆形,叶表绿色;叶背紫红色。马利列克型块茎。适宜水深35~75㎝。
白仙子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4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球型,白色,芳香。叶卵圆形,叶表绿色,叶背深紫铜色。马利列克型根茎。适宜35~75㎝的水深。
海尔芙拉
花午后开放,晚上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状而后星形,中黄色,淡香。叶卵形,叶表绿色,具深色条纹及深紫色斑块;叶背红色,带深紫斑点。手指型根茎。适宜水深15~23㎝。
日出
花晨开午合,挺水。单朵花期2~3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星形,黄色,淡香。叶圆形,叶长稍大于叶宽,叶表绿色,叶背黄色。马利列克型根茎。适宜水深45~90㎝。
科罗拉多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挺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6月上旬至11月上旬。花低温时呈橙黄色,高温时呈橙红色;星状。叶圆形,叶表绿色,叶背边缘稍带红晕。马利列克型块茎。适宜水深45~90㎝。
火冠
花晨开午合,挺水。单朵花期3天,群体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上旬。花星形,淡紫粉色,微香。叶圆形,叶表绿色,新叶深紫色;叶背深紫色。香睡莲型根茎。适宜水深30~60㎝。
奥毛斯特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杯状,墨红色,有香气。叶圆形,叶表绿色,叶背浅绿色。马利列克型块茎。适宜水深45~90㎝。
宽瓣白
上午开放,下午闭合,浮水开放。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状至星形,白色,开花当天淡香。叶圆形,叶表绿色;叶背淡黄绿色。马利列克型根茎。适宜水深45~90㎝。
亚克
花晨开午合,挺水开放,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下旬。花星形,先壳粉红色而后白色或近于白色,清香。叶圆形,叶表橄榄绿色,具辐射状的黄色、奶黄色、粉红色、红色的斑点,或粉红色或微带红色的斑块;叶背棕红色。香睡莲型块茎。适宜水深45~90㎝。
埃莉丝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花星状,花瓣红色。叶马蹄形,幼叶及成叶均为绿色。马利列克型块茎。适宜水深15~23㎝。
渴望者
花上午开放,下午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状,淡橙黄色,淡香。幼叶面有密集的红褐色斑点。成叶正面斑点变淡,但是背面还较明显。马利列克型块茎。适宜水深30~45㎝。
霞妃
花上午开放,下午闭合,浮于水面。单朵花期4~5天,群体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下旬。花先杯状后星形,深玫瑰红色。叶马蹄形,幼叶暗红色,有少量深红色斑点;成叶绿色。适宜水深45~90㎝。
克罗马蒂拉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天,群体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状,淡红黄色,淡香。叶圆形,叶表绿色,新叶绿色具紫色斑点;叶背紫红色,新叶绿色,具小的紫色斑点。菠萝型根茎。适宜水深45~75㎝。
彼得
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挺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下旬。花牡丹型,中粉红色,浓香。叶圆形,叶表绿色,叶背红色,叶片挺出水面时叶背为绿色。香睡莲型根茎。适宜水深35~75㎝。
佛琴纳莉斯
花上午开放,下午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状,白色,基部稍带红晕,略有香气。叶正面绿色,反面淡褐色。马利列克型块茎。适宜35~75㎝的水深。
小白子午莲
微型睡莲,花朵精致芳香。花白色。花径在2.5cm左右。叶片小,卵形。叶正面绿色,背面紫色。能结实,可播种繁殖。
虎斑睡莲
双子叶植物,浮叶性水草。其特徵是它的水中叶通常呈茶色,并有明显褐色的斑点。草姿会随著光度而变,在强光下,叶柄较短,颜色可转为淡紫褐色,草姿越美丽。浮叶是圆形,呈绿色,叶缘有锯齿状,能开出与一般睡莲相似的白色花朵。虽然能长出球茎,但生长比率较低。较不耐寒,休眠不明显,若水温低于12℃以下,植物体可能会枯死,不过其沉水性种子可以越冬,当温度回升后,复又发芽生长。一般用走茎繁殖,但用种子繁殖速度较快。在水族缸栽培须使用较强的照明,但过强照明易形成浮叶,最好将浮叶剪除,以免遮断光线,影响其他水草之生长。
青虎睡莲
双子叶植物,浮叶性水草。其特徵是它的水中叶通常呈绿色,并有明显褐色的斑点。浮叶是圆形,呈绿色,叶缘有锯齿状,叶面的斑点会逐渐消失或色泽变浅,能开出与一般睡莲相似的花朵。也能长出球茎,但通常不是球形,而是有点凹凸的不规则形状。球茎能长出茎芽,并发育成子株,可将其分株使之独立生长。若水温低于12℃以下,会进入休眠状态,不仅生长停止,而且植物体可能会枯死,不过残留之球茎在温度回升后,复又发芽生长。在水族缸栽培很少长出浮叶,因此可以长期欣赏其美丽的水中叶。原属大型水草,但在小的水族缸中栽培会小型化。
四色睡莲
双子叶植物,浮叶性水草。有白色须根,根茎不明显。叶有沉水叶及浮水叶两种,沉水叶较小,为下部开裂的椭圆形叶,有叶红褐色叶斑,叶缘无锯齿,呈绿色。浮水叶较大,为下部开裂的椭圆形至圆形叶,刚浮出水面不久的叶片,红褐色叶斑依然存在,但会慢慢消失,叶缘无锯齿,惟有皱曲状,呈绿色。能开出与一般睡莲相似白色花朵。虽然能长出球茎,但生长比率较低。水温低于12℃以下,可能进入休眠或是停止生长。长势较强,易繁殖。可用种子繁殖,亦可由根茎易分生出小苗,做为繁殖体,或由叶柄和叶身相接处长出小植株作为繁殖材料。埋设根肥有效。可在中到强光度环境下正常生长,生长速度较快。
地理分布,睡莲大部分原产北非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南非、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和寒带地区,日本、朝鲜、印度、前苏联、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国内各省区均有栽培。
水体净化价值
睡莲在园林中运用很早,在2000年前,中国汉代的私家园林中就曾出现过它的身影。在16世纪,意大利就把它作为水景主题材料。由于睡莲根能吸收水中的汞、铅、苯酚等有毒物质,还能过滤水中的微生物,是难得的水体净化的植物材料,所以在城市水体净化、绿化、美化建设中倍受重视。
观赏价值
睡莲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植物。古希腊、罗马最初敬为女神供奉。现欧美园林中选用睡莲作水景主题材料极为普遍。我国在2000年前汉代私家园林中,已有应用,如博陆侯霍光园中的五色睡莲池。
古埃及则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栽培睡莲,并视之为太阳的象征,认为是神圣之花,历代的王朝加冕仪式,民间的雕刻艺术与壁画,均以之作为供品或装饰品。
炎炎夏日,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一丛丛美丽的睡莲轻舞花叶,形影妩媚,好似凌波仙子,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禁联想起“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等古人的诗句。
和睡莲同一个属的植物我国约有7种以上,如白睡莲、红睡莲、黄睡莲等。均可供观赏。
景观应用,睡莲在园林中应用很早,在16世纪,意大利就把它作为水景园的主题材料。在二千年前,中国汉代的和私家园林中也曾出现过睡莲的身影。睡莲花叶俱美,花色丰富,开花期长,深为人们所喜爱,睡莲的根能吸收水中的铅、汞、苯酚等有毒物质,是难得的水体净化的植物材料,因此在城市水体净化、绿化、美化建设中倍受重视。
睡莲多年生挺水草本,浓绿色,花期5月。适应性强,园林应用:睡莲叶片绿色光亮,绿色其大,花艳丽,病虫害少,栽培管理简便。园林上丛植于湖,塘岸边,或点缀于庭园水景和临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我国大江南北的庭园水景中常栽植各色睡莲,或盆栽,或池栽,供人观赏。池栽分天然水池和人造水池。天然水池,由于形状不规则,水面大,水位深,无排港灌系统,先要根据情况对池塘加以改造,种植耐深水品种,为避免品种混乱,可划分若干小区,每区一个品种。这种大面积种植,长势旺盛时,可呈现壮美景观。人造水池,混凝土结构,形状不一,可根据要求进行设计。排灌系统好,水位可以控制。这类水池可以盆栽沉水,水景材料可灵活摆放,便于设计和调整。比如以睡莲作为主题,配以王莲、芡实、荷花、荇菜、香蒲、鸢尾等材料,将它们按不同方式摆放。将会形成不同的水景效果。除池栽外,还结合景观的需要,选用考究的缸盆,摆放于建设物、雕塑、假山石前,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睡莲中的微型品种,可用于布置居室,将其栽在考究的小盆中,配以精致典雅的盆架,置于恰当的位置,那么这株小生命,碧油油的叶子,娇滴滴的花蕾,若隐若现的幽香,在室内灯光的沐浴下,与室内的其它装饰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园林管理
睡莲属长日照植物,栽植场所光线要充足,通风要好。睡莲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位也有一定的要求,盆栽露天摆放,初期浅水,盛期满水。盆栽沉水,初期水稍稍没过盆沿;随着叶子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水面距盆约20~30cm;盛期,水面距盆沿30~50cm。池栽睡莲,进入雨季,水深超过1米,应及时排水。盆栽睡莲生长初期,底肥充足,不必追肥,花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应追施速效磷酸二氢钾(用吸水性的纸,包好肥料,一包5克,每缸2包,包上可扎小孔数个。沿盆壁塞入根茎下,半月一次,连施3~4次)。池栽只要池底有肥沃的淤泥层,不必追肥。要注意清除盆内杂草、枯叶及池内藻类。藻类过多,可喷0.3%~0.5%的硫酸铜溶液,半月一次,连续几次,可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越冬保护,盆栽可窖藏。耐寒品种,窖内温度0~5℃;热带品种,窖温应保持在10~15℃,可免冻害。池栽,耐寒品种可于池底冰下越冬;热带品种在北方可取出池中种球,在10~15℃的温室中,用沙藏层积法保存,直到翌年转暧栽植。
繁殖方法
一般用分株繁殖,在3~4月间,气候转暖,芽已萌动时,将根茎掘起用利刀切分若干块,另行栽植即可。也可用播种繁殖:在花后用布袋将花朵包上,这样果实一旦成熟破裂,种子便会落入袋内不致散失。种子收集后,装在盛水的瓶中,密封瓶口,投入池水中贮藏。翌春捞起,将种子倾入盛水的三角瓶,置于25℃~30℃的温箱内催芽,每天换水,约经2周种子萌发,待芽苗长出幼根便可在温室内用小盆移栽。种植后将小盆投入缸中,水深以淹没幼叶1厘米为度。4月份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便可移至露天管理。随着新叶增大,换盆2~3次,最后定植时缸的口径不应小于35厘米。有的植株当年可着花,多数次年才能开花。
分株繁殖
它是睡莲的主要繁殖方法,于每年春季3~4月份,芽刚刚萌动时将根茎掘起,用利刀分成几块。保证根茎上带有两个以上充实的芽眼,栽入池内或缸内的河泥中。
播种繁殖
将黑色椭圆形饱满的种子放在清水中密封储藏,直至第二年春天播种前取出。浸入25~30℃的水中催芽,每天换水,两周后即可发芽。待幼苗长至3~4厘米时,即可种植于池中,保证足够的水深。
入秋挖起存放的老株母球,四周着生大大小小的子球,至次年五月重新种植时,整株全部挖离方盆,同时分球如同母球同样种植池中。分球虽小如蚕豆大,但一经种植不久即发育粗壮成株。为获得良好后代,应行人工交配。种子采收后立即以黏质土箱播,叫做取播。实生栽培次年一部分开花,如要全部开花,需要到第三年才有可能。
有性繁殖
将头年采收贮存的种子在第二年春季进行人工催芽,播种土壤为清泥土,pH在6.5-7.0之间。加肥(腐熟的芝麻饼、豆饼等均可)拌均匀,上水浸泡3-5d后(最好在泥的表面撒上一层砂),再加水3-5厘米深,待水沉清后将催好芽的种子撒在里面,根据苗的生长状况及时加水、换水,直至幼苗生长出小钱叶(浮叶)时方可移栽。
移栽时每株行距10厘米、株距15-20厘米,并加强幼苗期的管理。待植株生长到4-6片浮叶时(宽8厘米以上)方可定植。定植的方法是每缸一株(1株/平方米),如果在大面积的观赏区种植,土壤又肥沃,可按1株2米定植。萍蓬草种子的贮存温度在3-5℃时保存的结果较好,翌年发芽率达80%以上。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以地下茎繁殖、分株繁殖。繁殖在3-4月份进行,是将带主芽的块茎切成6-8厘米长,侧芽切成3-4厘米长,作繁殖材料。分株繁殖5-6月进行,是将带主芽的块茎切成6-8厘米长,然后除去黄叶、部分老叶,保留部分不定根进行栽种,其所分株繁殖的植株在营养成分充足的条件下很快进入生长阶段,即当年可开花结实。
栽培管理
睡莲可盆栽或池栽。池栽应在早春将池水放净,施入基肥后再添入新塘泥然后灌水。灌水应分多次灌足。随新叶生长逐渐加水,开花季节可保持水深在70~80cm。冬季则应多灌水,水深保持在110cm以上,可使根茎安全越冬。盆栽植株选用的盆至少有40cm×60cm的内径和深度,应在每年的春分前后结合分株翻盆换泥,并在盆底部加入腐熟的豆饼渣或骨粉、蹄片等富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作基肥,根茎下部应垫至少30cm厚的肥沃河泥,覆土以没过顶芽为止,然后置于池中或缸中,保持水深40~50cm。高温季节的水层要保持清洁,时间过长要进行换水以防生长水生藻类而影响观赏。花后要及时去残,并酌情追肥。盆栽于室内养护的要在冬季移入冷室内或深水底部越冬。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勿长期置于荫处。
萍蓬
萍蓬草别名黄金莲、萍蓬莲,睡莲科萍蓬草属植物,该属约有25种,初夏时开放,是夏季水景园中极为重要的观赏植物。其拉丁种名pumilum意为“矮生的”。蓬草英文名称为yellowwaterlily(黄水莲),顾名思义它和睡莲有关,叶近于圆形浮贴水面,在基部还有一个V形的缺刻,最早和睡莲同在睡莲属;不过萍蓬草为子房上位,种子不具假种皮,相对于中位子房、种子具假种皮的睡莲属,有很大的不同。萍蓬草的花比睡莲小很多,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美丽的花部构造,然而当一大片的萍蓬草黄色的花绽放水中时,自然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由于其果实形状像酒壶,所以有BrandyBottle(白兰地酒壶)的称呼。
台湾萍蓬草是日籍植物学者岛田弥市(Y.Shimada)1915年于新竹县的新埔所采集,日本植物学者早田文藏(B.Hayata)于1916年在台湾植物图谱(IconesPlantarumFormosanarum)中发表为新种,种名shimadai就是为了纪念其采者岛田市,模式标本(Isotype)仍保存在林业试验所植物标本馆中。这种植物的特征在于叶形近于圆形,业叶背具有许多毛,不过肉眼不易看出,要在解剖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其次,柱头顶端分裂,在每一裂片两侧呈红色,使得台湾萍蓬草与其它种类的萍蓬草相较起来,观赏性更高。
形态特征
萍蓬草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肥厚块状,横卧。叶二型,浮水叶纸质或近革质,圆形至卵形,长8~17厘米,全缘,基部开裂呈深心形。叶面绿而光亮,叶背隆凸,有柔毛。侧脉细,具数次2叉分枝,叶柄圆柱形。沉水叶薄而柔软。花单生,圆柱状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绿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黄色,花瓣状。
花瓣10~20枚,狭楔形,似不育雄蕊,脱落;雄蕊多数,生于花瓣以内子房基部花托上,脱落。心皮12~15枚,合生成上位子房,心皮界线明显,各在先端成1柱头,使雌蕊的柱头呈放射形盘状。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胚多数,生于隔膜上。浆果卵形,长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规则开裂。种子矩圆形,黄褐色,光亮。花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贵州萍蓬草叶近圆形或卵形,株型较小。中华萍蓬草叶心脏卵形,花大,花径5~6厘米,柄长伸出水面20厘米左右,观赏价值极高。
欧亚萍蓬草叶大,厚革质,椭圆形。
台湾萍蓬草叶长圆形或卵形。
萍蓬草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块状,横卧。叶二型,浮水叶纸质或近革质,圆形至卵形,长8~17厘米,全缘,基部开裂呈深心形。叶面绿而光亮,叶背隆凸,有柔毛。侧脉细,具数次2叉分枝,叶柄圆柱形。沉水叶薄而柔软。花单生,圆柱状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绿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黄色,花瓣状。花瓣10~20枚,狭楔形,似不育雄蕊,脱落;雄蕊多数,生于花瓣以内子房基部花托上,脱落。心皮12~15枚,合生成上位子房,心皮界线明显,各在先端成1柱头,使雌蕊的柱头呈放射形盘状。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胚多数,生于隔膜上。浆果卵形,长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规则开裂。种子矩圆形,黄褐色,光亮。花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台湾萍蓬草的花期是一年四季,花朵有圆形的花梗,具有白色的长柔毛;花朵的最外围是带绿色或暗红色的萼片,花萼五枚,萼片约1.6厘米长,0.8-1.2厘米宽:往内一轮是花瓣,花瓣不甚明显,花瓣为线形,约10枚,黄色,约5-6毫米长,1.5-2毫米宽,长相和雄蕊相近;花瓣的内侧即是雄蕊,约30枚,黄色,花药约3毫米长,花丝约7毫米长,花药明显,和花瓣明显区分开来;中心的柱头在顶端平展成盘状,6-10裂,有些种类完全合生,红色,全世界约20种的萍蓬草类,它是有红色的雌蕊,柱头下方到子房的部位则会缩小像瓶颈一般,但有些种类则没有。
浮水叶近于圆形,浮水叶,基部有一个V形的缺刻,约10-12厘米长,7-10厘米宽,下表面具有许多短毛;叶柄横切面呈三角形,在基部有扩大成翼状。
果实与种子:果实为壶形,约2厘米长,宽度1.5厘米。种子卵形,草绿色,状似绿豆,长约3-4毫米,2毫米宽。
根茎
台湾萍蓬草的根茎肥厚,呈圆筒状,地下茎约在水底烂泥下一米深横走,直径可以到二厘米,老熟的地下茎呈白色,直径约三厘米。
生态特性
花部的特征外围最明显部分是萼片,萼片的外部常带绿色或暗红色,往内一轮才是花瓣,它的花瓣很不明显,长相和雄蕊很接近,不仔细看不容易区分,再往内则是数目繁多的雄蕊,上面有明显的花药,可以和花瓣明显区分。中心就是雌蕊的部分,雌蕊顶端的柱头展开形成像盘子的样子,有些种类完全合生,台湾萍蓬草的柱头则有6-10个分裂,柱头下方到子房的部位则会缩小像瓶颈一般,但有的种类则没有。
植株的特征
萍蓬草以浮水叶为主,在水中有少许的沉水叶;沉水叶较小且薄,边缘呈波浪状;浮水叶近于圆形,约10-12厘米长,7-10厘米宽,下表面具有许多短毛;叶柄横切面呈三角形,在基部有宽大成翼状的样子,《中国植物志》则将其描述为叶柄基部膨大。花梗圆形,具有白色的长柔毛;花萼五枚,萼片约1.6厘米长,0.8-1.2厘米宽;花瓣10枚,线形,黄色,约5-6毫米长,1.5-2毫米宽;雄蕊约30枚,黄色,花药约3毫米长,花丝约7毫米长;柱头在顶端平展成盘准状,6-10裂,红色。果实壶形,约2厘米长,1.5厘米宽。种子卵形,草绿色,有如小形的绿豆,长约3-4毫米,宽约2毫米。也许你不曾仔细看过台湾萍蓬草的根部,它在泥中横走的部位是地下茎,直径可以到二厘米,老熟的地下茎呈白色,直径约三厘米,叶子脱落后会留下明显的叶痕,台湾萍蓬草可以不断在蔓延其族群,其长像有如脊椎骨,所以日本人将其称为“河骨”,从地下茎长出的不定根则是以二或三条的方式长出,这种情形在睡莲属的一些种类,也具有相似的情形。
繁殖特征,除了地下茎以营养繁殖的方式不断长出新的芽和枝条之外,种子在繁殖和散播方面则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果实成熟之后裂开开,露出白色的内果皮,种子就包在这内果皮之中,而这白色的内果皮呈海面质状,且稍具有黏性,可以帮助种子在水面漂浮一段时间,最后种子才会完全被释放出来,沉到水底。种子只要在适当的温度之下就可以发芽,不会有休眠的问题。种子是萍蓬草散播的重要机制,而地下茎则是它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之后,拓展领域占领地盘最有利的方式。
与睡莲对比,相对于睡莲,大多数的人对“台湾萍蓬草”较为陌生,原因无它,主要因为台湾萍蓬草在台湾本来数量就较为稀对少,而且只分布于桃园龙潭的少数池塘中。尽管去在本省西部的桃园、新竹和南投等地区都有采集记录,但是缺乏更详细的资料,很难了解这种植物在过去的分布和数量了。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台湾萍蓬草皆生育于私人的土地上,而国人在土地使用的习惯上总多希将将农地变更为建地,如此可以有更高的地价。面对一批批农地转为建地的现况,有些地主痛恨它,原因在于它是濒临绝种的稀有植物,为将来土地的开发使用多了一个变数。笔者曾有一回到龙潭地区去找寻其它种类的水生植物,不料被一名当地地主从路中拦下,不让我与友人经过,还语带威胁的口气,从这位先生的口气中,不难听出他所讲的就是指台湾萍蓬草。“埤塘”曾是台湾蓬蓬草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而今日“埤塘”灌溉功能既失,台湾萍蓬草的命也吉凶未卜,或许未来我们只能到植物园或特定水生植物爱好者的池塘或水盆中才能见到它。
生长习性,性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
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土质肥沃略带粘性为好。适宜生在水深30~6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米。生长适宜温度为15~32℃,温度降至12℃以下停止生长。
耐低温,长江以南越冬不需防寒,可在露地水池越冬;在北方冬季需保护越冬,休眠期温度保持在0~5℃即可。
培养材料方法
材料及灭菌
于5一月份将在池塘浅水区生长非常旺盛的萍蓬草挖出来,将全株用自来水反复洗涤干净,将其根部置于0.001%的HgCl2溶液中初步杀菌48h后,把嫩根茎剪下,置于500ml的磨口广口瓶中,用自来水冲洗40min左右,再用0.05%安利洗涤液振荡洗涤15min,移至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将经上述处理的嫩根茎用无菌水洗涤至没有泡沫时加入70%乙醇灭菌约20s左右,迅速用无菌水振荡洗涤2次,再用0.05%HgCl2溶液振荡灭菌5min后将灭菌液倒掉,再倒入0.025%HgCl2溶液,继续振荡灭菌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5次。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上述灭菌处理的嫩根茎切成0.2-0.3厘米的根茎块,接种到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观察。
培养条件
以1/2MS和1/3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时,加蔗糖15g/L;以1/3MS为基本培养基时,加蔗糖10g/L。固体培养基胨力强度为160g/L,pH5.8-6.0,培养温度18—26℃,光照12脚左右,光照度2000~3000lx。
栽培管理
温度
温度对萍蓬草属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武汉4-7月的平均温度为16.5-21.7℃,对苗期的幼苗培养最为适宜;8月平均温度超过29℃时,对该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当气温长期在38℃时,植株停止生长或生长极慢;当气温在42℃以上时,地表气温在53℃时,水温随之升高,就会出现腐叶,重者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因此,在此期间必须保持水源的流畅。萍蓬草属植物的最适宜的温度:月均温度范围为16.5—24—29—13℃。当日均温度(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为10℃左右时植株终止生长。
照光
光照对萍蓬草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在武汉的光照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土壤
萍蓬草植物对土壤的pH要求不十分严格,在pH=5.5-7.5的条件下都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但肥力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肥沃,花多,色彩艳丽,花期长,整个植株生长旺盛,观赏期长,反之,失去观赏价值。
缸池的选择
我们选用缸高65厘米、缸内径65-80厘米,池内径直径1×1米或2×2米,深60厘米的定植条件。
病虫害防治
防治水绵(苔)可用硫酸铜喷洒于水中,幼苗期喷洒浓度为3-5mg/L,成苗期为30-50mg/L。蚜虫可用1000-1200倍的敌百虫、敌敌畏或用50%乐果乳剂2000倍均可起到杀虫的效果。斜纹夜蛾等虫类可用1000-1500倍的敌杀死喷洒于叶的表面可起到杀虫的效果。螺蛳类可用茶饼、生石灰、黄姜粉等均可达到杀虫的效果。还有田间管理法,即不断清除水绵与杂草。
芡实
芡实,中药材,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肇实等,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有收敛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另外,芡实为观叶植物。在中国式园林中,与荷花、睡莲、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又叫鸡头。芡茎三月生叶贴在水面上,比荷叶大,有皱纹,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茎、叶都有刺。茎长达一丈余,中间也有孔有丝,嫩对剥皮可食。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剥开后有软肉裹子,壳内有白米,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
荇菜
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根茎可供食用,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枝条有二型,长枝匍匐于水底,如横走茎;短枝从长枝的节处长出。公分,宽3至5公分,上表面绿色,边缘具紫黑色斑块,下表面紫色,基部深裂成心形。花大而明显,是莕菜属中花形最大的种类,直径约2.5公分长,花冠黄色,五裂,裂片边缘成须状,花冠裂片中间有一明显的皱痕,裂片口两侧有毛,裂片基部各有一丛毛,具有五枚腺体;雄蕊五枚,插于裂片之间,雌蕊柱头二裂。果实和种子也是莕菜属中较特别的一个种类,子房基部具5个蜜腺,柱头2裂,片状。蒴果椭圆形,不开裂。种子多数,圆形,扁平。果实扁平,种子也是扁平状且边缘有刚毛;而同属的其它种类果实为椭圆体,种子则为透镜状。
生长习性荇菜生于池沼、湖泊、沟渠、稻田、河流或河口的平稳水域。水深为20-100cm;其根和横走的根茎生长于底泥中,茎枝悬于水中,生出大量不定根,叶和花飘浮水面。水涸后,其茎枝可在泥面匍匐生根,向四周蔓延生长。通常群生,呈单优势群落。荇菜适生于多腐殖质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底泥和富营养的水域中,土壤PH值为5.5-7.0。经常与它混生的水生植物有殖草(Potamogetocrispus)、轮藻(CharsgPP.)、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llumdermersum)、浮萍(Lemnaminor)、紫萍(SPirodelaPolyrhiza)、细绿萍(Azollaimbricata)、菱(Trapaspp.)、苦草(Vallisncriaspiralis)和菖蒲(Acoruscalamus)等。
荇菜一般干3-5月返青,5-10月开花并结果,9-10月果实成熟。植株边开花边结果,至降霜,水上部分即枯死。在温暖地区,青草期达240天左右,花果期长达150天左右。荇菜的繁殖力和再生力相当强。它既用种子繁殖,又能用根茎芽繁殖。果实成熟后,自行开裂。种子借助水流传播;根茎斜伸在10cm左右的泥土中,节节生根和芽。越冬后,根茎或匍匐枝中断,由芽独立生长发育成新株。用它的匍匐枝、根茎投入水中或埋入泥中,很容易成活。它的再生力也很强,生长季节收获3-4次仍能再生。
分布情况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在中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均有分布,常生长在池塘边缘。
水鳖
水鳖别名马尿花,多年生水生飘浮草本。有匍匐茎,具须根。叶圆状心形或近肾形,全缘,叶面深绿色,叶背略带紫色并具有宽卵形的泡状贮气组织;叶柄长达10厘米。生静水池沼或稻田中;稻田以近地边日光充足较多。分布于华中、华南等地。形态特征水鳖浮水草本。须根可长达30厘米。匍匐茎发达,节间长3-15厘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生芽,并可产生越冬芽。叶簇生,多漂浮,有时伸出水面;叶片心形或圆形,长4.5-5厘米,宽5-5.5厘米,先端圆,基部心形,全缘,远轴面有蜂窝状贮气组织,并具气孔;叶脉5条,稀7条,中脉明显,与第一对侧生主脉所成夹角呈锐角。
雄花序腋生;花序梗长0.5-3.5厘米;佛焰苞2枚,膜质,透明,具红紫色条纹,苞内雄花5-6朵,每次仅1朵开放;花梗长5-6.5厘米;萼片3,离生,长椭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3毫米,常具有红色半点,尤以先端为多,顶端急尖;花瓣3,黄色,与萼片互生,广倒卵形或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1.7厘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近轴面有乳头状突起;雄蕊12枚,成4轮排列,最内轮3枚退化,最外轮3枚与花瓣互生,基部与第3轮雄蕊联合,第2轮雄蕊与最内轮退化雄蕊基部联合,最外轮与第2轮雄蕊长约3毫米,花药长约1.5毫米,第3轮雄蕊长约3.5毫米,花药较小,花丝近轴面具乳突,基部有毛;花粉圆球形,表面具凸起纹饰。雌佛焰苞小,苞内雌花1朵;花梗长4-8.5厘米;花大,直径约3厘米;萼片3,先端圆,长约11厘米,宽约4毫米,常具红色半点;花瓣3,白色,基部黄色,广倒卵形至圆形,较雄花花瓣大,长约1.5厘米,宽约1.8厘米,近轴面具乳头状突起;退化雄蕊6枚,成对并列,与萼片对生;腺体3枚,黄色,肾形,与萼片互生;花柱6,每枚2深裂,长约4毫米,密被腺毛;子房下位,不完全6室。果实浆果状,球形至倒卵形,长0.8-1厘米,直径约7毫米,具数条沟纹。种子多数,椭圆形,顶端渐尖;种皮上有许多毛状凸起。花果期8-10月。2n=16生活习性一般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植株的正常发育。温度的高低对植株的生长会有影响。常生活在河溪,沟渠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15:37
目录
概述
物种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