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摩崖石刻,位于长江北岸白荡湖畔的
安徽省铜陵市
枞阳县浮山风景名胜区,西南距县城36公里。浮山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金谷岩、会圣岩、张公岩三处,除此之外大都零散分布于道边,这些大区域内的石刻多为文人留下的诗文、题词。
历史沿革
浮山摩崖石刻历经东晋、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历时1700余年。
遗址特点
浮山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金谷岩、会圣岩、张公岩三处,除此之外大都零散分布于道边,这些大区域内的石刻多为文人留下的诗文、题词。由此可见,大的分布区域内,题刻主要由文人这一群体构成。零散见于道旁的多为乡绅记录修路情况以及僧人筹款、兴建修缮等事宜,而少见文人题刻。会圣寺附近石窟中所保留石刻数量最多,且基本以文人石刻为主。在会圣寺附近石刻中,最为集中的则是马蹄洞、隐贤岩等处,其它地方则多小聚集点。
文物遗存
综述
据清代《浮山志》文献记载,浮山共有摩崖石刻483块,登记浮山上下尚可辨认的摩崖石刻有300多块,其中有确切纪年或题刻作者姓名可考的238块,年代由唐宋至民国。其中会圣岩景区142块,张公岩景区88块,金谷岩景区75块,其它景区10块。字数少则2字,多有千文,有的凿于千尺峭壁,有的刻于幽深岩洞,几乎峰峰可见题诗,洞洞可览铭刻,数量之多,分布之密,在安徽省的山岩石刻中堪称第一。另金谷岩洞北壁现存宋明时期摩崖造像30尊,均为佛教人物造像。(从年代看,唐代1块,北宋15块,南宋17块,元代2块,明代81块,清代75块,民国24块,建国后1块,年代不详的有102块)。最早的是唐人孟郊题刻,最晚的刻于1954年,跨时1100余年,基本上包括了唐代以来的各种代表性书体。
作者
浮山摩崖石刻作者有唐代的孟郊,宋代的陆宰、宋用臣、杨杰、张同之,明代的王守仁、钟惺、林古度、雷鲤、黄辉、强存仁、于若瀛、方大镇、齐之鸾,清代的方以智、朱筠、江恂、戴移孝等历史人物近百名。
书体
浮山摩崖石刻的书体有楷、行、真、草、篆、隶、八分等多种,字径或大于100厘米,或小于5厘米。
内容
浮山摩崖石刻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诗词歌赋、景物景观命名、纪事、佛教用语等类。
文物价值
浮山摩崖石刻是较为著名的书法宝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书法演变的基本轨迹,具有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宗教文化、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等多方面、多学科的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1981年9月,浮山摩崖石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浮山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浮山摩崖石刻位于长江北岸白荡湖畔的
安徽省铜陵市
枞阳县浮山风景名胜区,西南距县城36公里。
交通路线
自驾
北京——京台高速——蚌合高速——京台高速——232省道——浮山摩崖石刻
广州——南邵高速——樟吉高速——沪渝高速——335省道——232省道——浮山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