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宫位于莆田市黄石镇江东村,是纪念
梅妃春秋二祭修建的宫宇。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99平方米,宫内殿堂高大,威严雄伟,金碧辉煌,门楼两边抬梁精刻“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八个大字楷书,是闽东南仅有的皇宫建筑。
据《莆田县志·大事记》载称,浦口宫创建于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后经宋翰林院学士吴孟慈等人重修,明万历四年,清康熙二十八年,乾隆二十一年等多次扩建修葺,至今完整地保持明清宫宇重雕风格,一切按帝王后妃的礼节建造。
浦口宫建筑结构科学。其采用宫殿式建筑,由照墙、门楼、廓房组成,建筑古朴大方,富有皇家气派。拜亭、大门额以的斗拱层迭铺作,疏密有致,布局科学,独具一格;拜亭四周屋面方形翘角,浮雕生动,庄严大方;拜亭与主殿前檐连为一体,主殿为歇山顶带两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高大宽敞,尤其是屋面由100根木石柱抬梁穿斗混合支撑,结构科学,受力平衡,极具特色,被郭沫若称为百柱独特建筑。
浦口宫艺术品位极高。大门上高悬着精雕琢九龙八凤御赐“浦口宫”直匾,门前抱鼓石双龙戏珠和凤穿牡丹石刻浮雕生动活现,所有柱础、垂莲、雀替、驼峰、护棚及木石件皆雕刻精细,尤其是神龛护棚的金漆木雕,油漆技术高超,雕刻工艺精湛,所有各种花鸟人物故事形象生动,呼之欲出,为莆田金漆雕刻的代表作在,是全国三处透雕金漆的样榜。正殿中央供奉着仿旧塑的梅妃偶像,慈祥俊俏、栩栩如生。东西廓门上有清代名家精绘的莆田廿四景水墨画,令游客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浦口宫有许多名人题匾,有大文豪
郭沫若“梅妃生里”题书,有清书法大师
伊秉绶“贞烈垂芳”碑刻,有清大理寺卿
郭尚先“泽润生民”和原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
张群“正气浩然”题匾等,文物价值极高。浦口宫还有名书名联,主殿梅妃偶像前高挂着民国书法大师
于右任撰写“明珠辞一斛,亮节足千秋”的名联,赞扬了梅妃坚贞气节永载千秋,后因“十年动乱”,此联遭受破坏,幸得厦门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余纲重新书丹。主殿中央张挂着由著名诗人、大书法家、原福建省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玉林先生书写的“读采苹诗,效二南礼,奇志丹心唯报国;呈楼东赋,辞一斛珠,贞风亮节永流芳”的墨宝,上联概括梅妃入宫是为了报国,下联赞扬了梅妃高风亮节精神流芳百世。浦口宫内还有清监察御史江春霖“久藏胜境因人发,信知天地有精英”和于右任的“有怀期报国,所贵在无私”等名联,文化品位极高。
浦口宫集“古”“大”“美”于一体,被誉为“莆阳第一宫”。梅妃故里还有许多古迹和传说。如“抬头石”、“梅妃诼”,“牧鸭地”、“美人湖”、“梅亭”、“梅园”、“犀牛浦”、“白玉惊鸿”及“戏神第一庙”等,令人流连忘返。
浦口宫配套建筑飞云庙,是祀
莆仙戏祖师雷海青的庙宇。据传梅妃入宫时,
唐玄宗赐一班梨园带回莆田,以示恩图,这班梨园后发展为南戏活化石莆仙戏。因此当地人民为了缅怀梅妃和雷海青对莆仙戏来源的贡献,特修浦口宫的配套建筑,戏神祖庙加以纪念。
浦口宫有独特的民俗。
梅妃故里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七都在浦口宫举行隆重而庄严的春祭仪式,春祭内容有“大吹大鼓打通”,初三上午垒起“桔塔”,初四春祭开始,新娘晋宫朝拜,盼求龙子凤女,初四至初七连续四天演戏祭祀,初七上午11时梅妃等金身巡游。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彩旗飘扬,马队、车鼓队威严壮观,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巡游队伍于下午4时30分左右回宫,晚上7时偶像金身返位,全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春祭最独特是“红桔垒果龛”。每年正月初三上午,在浦口宫主殿梅妃偶像前香案上排着13座雄伟庄严的桔塔,这十三座桔塔是按照清嘉庆十三年重建时捐款多少而定桔塔高低,最高的几座桔塔是从香案直至宫宇脊梁,十分气派,象征皇家高大神圣。
垒起“桔塔”有一定的技巧。每社的信徒们都精心挑选德高望重、心灵手巧的“能人”去垒桔塔,一则表示对梅妃的敬仰,二则垒起桔塔技巧高,非一般人所能。每座桔塔底座直径只有40厘米,中间竖起一根坚韧的木条柱直到塔尖,每层用两个桔子相叠围成圆形,依次向上垒起,桔塔的形体和个数也随着内大圆圈变小圆圈,到了顶点的“塔尖”就只有4个红桔收尾。中间最高的桔塔是用800多个新鲜的红桔精心垒起,高度达到6米以上,体现村民信仰真诚,至高无上。到了正月初七,春祭结束,人们把桔塔的桔子卸下来,分发各家各户,以示赐福保安康。
浦口宫是纪念性古建筑,它是研究唐代历史名人梅妃及唐明皇为何导致
安史之乱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明清闽东南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莆仙戏起源的实物依据。因此梅妃故里1997年被
中国文物学会、
中国旅游协会、
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风景名胜协会评定为全国300个著名风景名胜旅游景区,收入《中国三百个著名旅游大观》一书,向海内外发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2001年1月被
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浦口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