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运河
浦东新区东部南北向干河
浦东运河,俗称运盐河、护塘港,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部。北起高东镇东北高界浜,南经曹路、川沙、祝桥、惠南、大团,止于浦东新区与奉贤区界。穿越赵家沟川杨河六灶港惠新港大治河等。长约44.5公里。各段宽窄不一,一般水深为1.5~3.4米,河底宽10~20米,底高-0.5~-1米。
干流概况
浦东运河,在浦东新区境内。北起高东镇(原杨园镇)东北高界浜(一说高东镇沙港村赵家沟),南经曹路、川沙、祝桥、惠南、大团,止于南汇与奉贤区界。穿越赵家沟、川杨河、六灶港、惠新港、大治河等。长约44.5公里 (一说46.8公里一说27.5+19.3公里)。各段宽窄不一,一般水深为1.5~3.4米,河底宽10~20米,底高-0.5~-1米。
水系变迁
浦东运河曾有运盐河与护塘港之称,这是由于它与老护塘平行,且向为盐船出入的河道而得名。该河溯源于明代,明永乐元年(1403年)夏原吉治苏松水患,浚华亭、上海运盐河。延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县成汝舟浚老护塘港,邑人金国栋等呈请捐输,议设董事,分段督浚。明永乐元年至民国23年(1934年)计有10次疏浚记载。该河原在浦东地区自北向南,折而向西道。流经浦东新区、奉贤区(原川沙、南汇、奉贤三县,含后来的浦东运河和浦南运河)。全长为87.0公里,其中川沙县境内长27.5公里,南汇县境内长19.3公里,奉贤县境内长40.2公里。建国后,各县对浦东运河分别进行了分期分段的治理,该河的疏拓工作,奉贤区于1958年疏拓浦东运河西段,南汇县于1961年、1973年分段疏拓浦东运河中段,川沙县于1977年开挖拓宽浦东运河北段,又在1986年冬将浦东运河向北延伸至高东乡沙港村。由于各县分别进行疏拓,造成整个河段断面标准不一与不衔接的情况,但它仍是贯穿浦东东部地区三县,且成为该地区南北东西向蓄排、航运的干河。
在1977年上海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中,曾拟将全河沟通,但至2000年代初在南汇与奉贤两县交界处仍未互相衔接,成为同一河名但又互不相连的河道。1990年代经上海市地名办公室调查研究确定,将奉贤区境内的浦东运河(东起大泐港,西至龙泉港,全长40.2公里),更名为浦南运河。故1990年代后的浦东运河仅指浦东新区境内的南北向河道。
水文特征
浦东运河,属平原水网河流。在外捍海塘(今钦公塘)塘西水系,属黄浦江水系,潮汐由黄浦口自由涨落,属感潮河系。1960至1980年代,东沿长江、西沿黄浦江相继建闸,内河水得到控制。后一般水位控制在2.5米至2.8米。
据《上海水利志》《上海通志》,浦东运河常水位吴淞基点2.3~2.6米,最高水位在3.35~4.52米之间。根据解放后将近30年的检测,浦东运河(惠南测站)最高水位3.38米(1976年7月2日),最低水位1.70米(1968年3月10日),平均水位2.43米(1981年)。
主要支流
浦东运河,沿河东西向与赵家沟、张家浜、川杨河、江镇河、六灶港、四灶港、新闸港(惠新河)、中港河、石皮勒港相交汇。
赵家沟,位于浦东新区北部。东起随塘河,西流经顾路、杨园、东沟、张桥4镇,经浦东大道九号桥,再经东沟入黄浦江。长9.2公里。枯水期水深1.8米,可通行4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1.1万公顷。
张家浜:位于浦东新区中部。东起长江口,往西流经王港、唐镇、金桥、张江、洋泾、花木、严桥等镇境,至塘桥入黄浦江。长24.4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8米,宽6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受益农田2600余公顷。张家浜与洋泾港、西沟港和川杨河等西口水闸已形成完整的引排水系统,不仅可引淡水灌溉和冲污,且能排除内涝。
北界河:西起浦东运河,过祝桥至人民塘随塘河,河道底宽4米,底高0.00米,边坡1:2,河口宽20米。水面积17253平方米,库容量14492立方米。原长3.5公里,1999年实际测量为1.5公里,其余的河段被填埋或筑坝。
川杨河:位于浦东新区南部。西起黄浦江,往东经杨思、孙桥、川沙,流入长江口。长约29公里。1978年11月~1980年1月人工开挖而成。有航运、泄洪、排涝、灌溉和引水冲污等功能。可通航100吨级船只。东西两端分别建有三闸港节制闸及杨思节制闸。当市中心区黄浦江水位暴涨至5.2米以上,或浦东新区遭受洪水威胁时,可打开杨思节制闸,将涨水积涝往东排入长江;反之,如浦东遇旱或水质污染严重时,可打开三闸港节制闸,引长江淡水入川杨河。受益农田2万余公顷。
江镇河:东起随塘河,西至浦东运河,流经江镇、六团2个乡,全长5.7公里。1953~1985年间,先后4次疏浚。
瞿家港:西起横沔港,东至浦东运河。流经张江镇(孙桥)长园村,镇域栏杆、界龙、妙境和城南村。全长8.6公里。为历史老河道,因姓得名。清嘉庆《松江府志》载:“自护塘港西流达横沔港。”可通航20吨位船只。
北八灶港:俗称八灶港。西起周浦镇咸塘港,东至浦东运河。流经南汇周浦,镇域赵行、学桥、六灶(南汇区)、牌楼、八灶、湾镇村。全长14.9公里。此港为古西运盐河六团运盐支渠,西端与周浦塘相接。为历史老河道,可通航20吨位船只。
小五灶港:俗称五灶港,也称小五灶港。西起横沔港,东达浦东运河。流经川沙镇域棋杆、 金家、新春、陈行村。全长9.1公里,为西运盐支渠、18条灶门港之一。 清嘉庆《松江府志》载:“小五灶港,东至护塘西流达横沔,又西接摇纱港,西北流经小高峰入盐船港。”可通航20吨位船只。
七灶港:北七灶港俗称七灶港。东起浦东运河,西至周浦镇。流经镇域储店、长桥、吴店、七灶、纯新村,周浦瓦屑地区、六灶镇七灶、明义村。全长14.5公里。清嘉庆《松江府志》载:“七灶港,自护塘西流,往沙涂港又西往利济桥至小汤港口人八灶港。”现通城河向东至浦东运河,可通航20吨位船只。
北六灶港:1969年冬进行拓宽加深,西自咸塘港劳动玻璃厂,与周祝公路平行,经瓦屑、六灶达浦东运河,注入祝桥船闸,全长16.8公里,河床底宽6米,底高吴淞零上0.5米,挖土8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1万元,参加民工1.75万人,实做35万工日。
五灶港:又名北五灶港,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开浚。西起咸塘港东至浦东运河,全长16.89公里,沿途流经下沙、坦直、六灶。河道底宽5米,底高0.00米,边坡1:2,河口宽21米。水面积286387平方米,库容量27424立方米。
四灶港:又名北四灶港,西起咸塘港,东至浦东运河,全长16.89公里,沿途流经航头、新场、宣桥。河道底宽8米,底高-0.50米,边坡1:2.5,河口宽30.5米。水面积266334平方米,库容量312243立方米。
大沙路港:西北东南向河道。西起浦东运河,与四灶港相接,穿盐仓、东海区域,至人民塘随塘河,全长7.53公里。河底标高-0.50米,底宽6米,边坡1:2,河口宽24米。水面积171782平方米,库容量189223立方米。该港为IX级航道。
北三灶港:西起四灶港,东至浦东运河,流经下沙、坦直、三灶、盐仓等地。
中港河:东西向河道。西起惠南镇东侧荡湾新村,东至老港镇人民塘随塘河,流经惠南、老港两镇,全长8.51公里。河底标高0.00米,底宽20米,边坡1:2.5,河口宽40米。水面积332091平方米,库容量523285立方米。其中泐马河至人民塘随塘河间5.9公里河段为Ⅷ级航道。
惠新港:又名卫星河,在浦东新区南部(原南汇县)中部。东起浦东运河,往西流经惠南、三灶、新场至航头接咸塘港。1958年11月~1959年2月疏浚南七灶港,称卫星河,1960年曾改名新闸港。15.7公里(一说14.4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3.2米,可通行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2900余公顷。河道全线为VII级航道。河底标高-1.00米,底宽20米,边坡1:3,河口宽40米。水面积641561平方米,库容量1042350立方米。
大治河:位于闵行区南部、南汇区中部。是上海市于1977~1979年期间开挖的人工河道。取拨乱反正加强国家治理之意命名。西起黄浦江,经闸港、鲁汇、宣桥,并与泰青港、奉新港、浦东运河、泐马河、五尺沟、白龙港、随塘河等交汇,东入东海。长36公里,河宽102米。枯水期航道水深4.2米,高程-2米,底宽64米。具有航运、灌溉、纳潮泄洪、排涝调蓄、冲污等功能。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3.1万公顷。
二灶港:又名南二灶港,西北东南向河道。西起大治河,东至浦东运河大团水闸,流经宣桥、大团两镇,全长83公里。河底标高0.00米,底宽15米,边坡1:2,河口宽31米。水面积255887平方米,库容量358758立方米。河道全线为Ⅷ级航道。
殷家港:又名洪波进出水河,是塘东路南片的主要引水河道。西起浦东运河洪波翻水站,东至万祥路字港,流经大团、万祥两镇,全长5.28公里。河底标高0.00米,底宽6米,边坡1:2,河口宽22米。水面积67140平方米,库容量70142立方米。
石皮泐港:西起浦东运河二墩翻水闸,东至人民塘随塘河,流经大团、万祥、书院镇,全长17.25公里。河道全线为Ⅷ级航道。河道底高0.00米,底宽8米,边坡1:2,河口宽24米。水面积357943平方米,库容量456677立方米。
团芦港:又名人民港,在浦东新区东南部。原名角头港。西起浦东运河大团水闸,东南行,至五尺沟转南,流经大团、泥城、芦潮港镇,与南北向的芦潮港、五尺沟、白龙港相交,入杭州湾。长18公里。水面积377296平方米,库容量439879立方米。受益农田约270公顷。遇洪涝时,可打开水闸排泄五尺沟白龙港诸河水入海。枯水期航道水深1.6米,河宽20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自浦东运河至大芦线(泐马河)间7公里河段为Ⅷ级航道。
治理开发
河道建设
浦东运河曾有运盐河与护塘港之称,这是由于它与老护塘平行,且向为盐船出入的河道而得名。该河溯源于明代,明永乐元年(1403年)夏原吉治苏松水患,浚华亭、上海运盐河。延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县成汝舟浚老护塘港,邑人金国栋等呈请捐输,议设董事,分段督浚。明永乐元年至民国23年(1934年)计有10次疏浚记载。
上海解放后,浦东运河始作整治疏拓,由各县分期分段治理。1958年冬,奉贤区全线开凿浦东运河,至次年4月,挖成县城段,余则貌似低田之耧漕,未能成河。1961年到1965年间,奉贤区继续开挖从横泾至金汇港段,使运河的部分航段(15.69公里)可通航60吨级船队。1961年冬,南汇县浚治惠南镇至大团镇航段7.8公里,国家投入资金20.15万元,用工8.8万人天,挖土19.8万立方米。1973年冬,南汇县又浚治惠南镇至川沙县界段11.5公里,国家投资46.8万元,用工40万人天,挖土81万立方米。至此,南汇县境内段运河全部完成,浚治后航段底宽增至12米。奉贤区境内运河于1970年代全部完成,其中大泐港至奉城北门段于1974年12月15日动工开挖,次年1月14日成河,长9.6公里,余则在1977年12月前分段拓浚整治而成。各航段首尾相连,河底标高均为吴淞零点-0.5米,底宽15~30米,边坡皆为1∶2.5,全线通航60~100吨级船队。
1977年冬,川沙县开始对浦东运河境内段进行全线浚治,国家投资265.5万元,投入大小拖拉机912台及斗式输送带、电动泥浆泵等机械,5万多民工参加施工,历时1个月余,挖土方745万立方米。浚治后,川杨河以南航段可通航100吨级船队,以北则可通航60吨级船队。
1979年11月至1983年底,市内河航运局对奉贤区境内段运河又进行全线浚治,机挖土方69.3万立方米,工程费用592.7万元,浚治后,28.8公里航段河底宽扩为20米~30米,河底标高吴淞零点-0.5~1.0米,可通航30~100吨级船队。此次工程除了上述航运功能外,并吹泥造田,改造废浜207亩、低洼地283.7亩。
由于各县分别进行疏拓,造成整个河段断面标准不一与不衔接的情况,但它仍是贯穿浦东东部地区三县,且成为该地区南北东西向蓄排、航运的干河。
在1977年全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中,曾拟将全河沟通,但至1990年前在南汇与奉贤两县交界处仍未互相衔接,成为同一河名但又互不相连的河道。1990年代经上海市地名办公室调查研究确定,将奉贤区境内的浦东运河(东起大勒港,西至松江县的龙泉港,全长40.2公里),更名为浦南运河。
河道建筑
三墩临时翻水站,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三墩社区(原为镇),进水口均设在浦东运河上,引塘西水入塘东路南片,通过翻水,对解决塘东路南片15万亩农田灌溉水源,降低盐碱度至为重要。
航道航运
航道情况
原浦东运河是浦东地区的一条东西转南北向骨干航道。西南自奉贤区龙泉港至大泐港,长39.9公里,南自奉贤区界经浦东新区南部(原南汇县)至浦东新区北部(原川沙县)赵家沟,长41.9公里。1977年曾拟将东西、南北向两条同名运河衔接,但由于工程由各县先后实施,致使南汇县与奉贤境内一段仍未衔接,形成同名但又互不相连的干线航道。
1990年代经上海市地名办公室调查研究确定,将东西向的奉贤区境内的浦东运河(东起大勒港,西至松江县的龙泉港,全长40.2公里),更名为浦南运河。故浦东运河仅余浦东新区(原川沙县、南汇县段)南北向航段长41.9公里。
其中,南段(在浦东新区原南汇县境内)长20.42公里,通航能力更差,有的航段只能通过10吨以下船舶(通航等级6级。),几近断航。北段(在浦东新区原川沙县境内)长21.46公里,开通时能通航40~100吨级船队,至1990年时只能通航40~60吨级船队。
2002年7月30日,上海市水务局确定把浦东新区与南汇区界至大治河这一段,由区管河道提升为市管河道,长15.28公里。把浦东新区与南汇区界至北四灶港这一段,规划为大浦线航段,航道等级为Ⅲ级;规划北四灶港至大治河段为Ⅶ级航段。
港口码头
浦东运河航道沿线,有码头(作业区)3处:原川沙县港,川沙镇作业区,浦东运河部分河段,航道可通航100吨级船舶。东沟作业区,浦东运河河段,可通航60~100吨级船舶。原南汇县港惠南作业区,浦东运河段精神病医院至沪南公路桥2.5公里。最大靠泊能力100吨级,一般均为60吨。
参考资料
第四节 河流.上海通志.
第二节 郊区干河.上海水利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23:21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水系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