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史诗》是当代作家
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首次出版于2018年。
内容简介
该作品内容包括史实开掘、现场还原、人物聚焦、事件提炼、精神升华,林林总总,再现上海城市开发的大手笔。并从上海浦东建设成就中,描绘中国现代化历史伟业和宏大远景,思考现代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一些问题。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2017年,何建明接受上海市宣传部和上海市作家协会的邀约,为上海、为浦东创作一部报告文学。何建明查阅逾千万字材料和文献档案,采访上百位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实地踏访浦东城乡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现场,书写下了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八年间取得的伟大成就,写成了40余万字的《浦东史诗》。
为了创作《浦东史诗》,何建明最多的一天安排了6个采访——白天采访、晚上写作。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浦东史诗》反映了浦东为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并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履行国家战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凸显了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样本意义与时代价值。
艺术特色
人物是纪实作品的灵魂。《浦东史诗》以人物串联史实,抒写宏伟,讴歌历史。史与人、人与事的综合书写,注重细节和生活场景,增强感染力。一些高级人才和管理者有事业心,勇于拼搏,眼界开放,又有深挚的人文情怀。他们或是被点将,或是被改革大潮吸引,成为“老浦东”。作品描写他们在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作为建设者、见证人的荣誉和自豪。像老市长汪道涵诚邀归国的世界级桥梁大家林同炎,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为开发浦东进“万言策”,成为几座大桥建设的担当者。开发的热潮吸引他们,情谊和道义感染他们,面对各种困难,不弃不离,坚守着对浦东也是对开放中国大陆的一份情谊。作为攻坚战,一线施工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洋山港跨海大桥施工队周亚军带领上百人团队,在32公里的海面上,“圈在用小舢板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坚持上千天劳作,与海浪台风斗,与远离家人的孤独抗争,胜利完成海上施工。一个特大城市的开发,上下齐心,合力奋进,领导者身先士卒。他们的拼搏、勤政是关键,他们平凡的人生故事和人生情怀也是作品的一道风景,《浦东史诗》通过不同的人物故事和创业经历,多角度描绘出“浦东人”的群体形象。
史实梳理与人物故事的描绘之外,哲理阐发与诗意升华使得作品的内涵蕴藉,晓畅中见隽永。何建明有意提升纪实作品的文学性效果,写人叙事,缘情生发,有理性地阐述,有诗意地发问,有深情地感怀。例如在《与天对话,我是“中心”》一节中,作者登上上海中心大厦632米高的顶层,高与天齐的震撼,与建设者对话,了解大厦创建了史上多个第一的奇迹。于是,想象飞腾,追寻当年屈原的“天问”、李白的“问天”,而今,浦东的恢宏创造,实现了飞向天空、飞往远方的梦。
作品影响
获奖记录
2019年4月,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201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名单。
2019年6月21日,该作品入选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
作品评价
中国文明网:本书是作家何建明采写的一部全面展示上海浦东开发建设的纪实文学。浦东开发是一个成就辉煌的“世纪工程”,也是一个大气磅礴的“史诗”工程。本书以浦东建设者、见证人为线索,将宏伟壮阔的历史抒写与个性鲜活的人物相结合,既有顶层设计的全局思考,又有具体施工的技术细节,将建设者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锐意改革、思想解放的创新意识,通过细节和生活场景多角度地呈现出来。史实丰富,内涵厚重。是一部文学感染力和可读性很强的现实题材力作。
出版信息
出版座谈会
2018年11月26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大型报告文学《浦东史诗》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
俄文版首发
2022年11月9日上午,何建明《浦东史诗》俄文版首发式在
浦东图书馆举行。
作者简介
何建明,江苏苏州人。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20世纪末以来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七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三获鲁迅文学奖、三获正泰杯全国报告文学奖、四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