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末年,拜同庆班胡琴戏圣罗元清为师,工旦行。后搭九成班,(灯影戏班)坐唱“玩友”颇有名声。民国三年(1914),胡填斋等力图革新川剧,筹组以
票友为主的川剧进化社,少闻改艺名为浣花仙,同
贾培之、张克成等一齐加入这个表演团体。并致力于川剧胡琴腔的改革。次年”下海“登台于锦新舞台,继而又入永乐班,民国四年起转入三庆会。浣花仙不仅能唱扬琴和秦腔,还能拉琴,且戏路宽,不仅主攻青衣旦,有时也演花旦乃至摇旦。其拿手戏有《龙女牧羊》《乔子口》《三祭江》《别姬》《江油关》《前后帐会》《三尽忠》《绛霄楼》《南华堂》等。由于浣花仙一生精研胡琴、弹戏,唱腔独具一格,自成一派。川剧界素有“浣”派一说。中年以后,因对黑暗的旧社会愈益愤懑,便看破红尘,潜心佛学,皈依峨眉山九老洞修炼。民国十四年因病死于邛崃。在川剧界“浣派”传人甚多,名旦
白玉琼就是传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