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浙江村”,是指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以浙江
温州人为主的外地人,陆续来到丰台区
南苑乡的时村、果园村一带,租住当地居民和农民房屋,在京城经商,从而形成较固定的活动区域。
“在浙江村”生活的人主要是
温州人,其中乐清人占了大部分。 “浙江村”位于
北京丰台区大红门、木樨园地区,以木樨园桥环岛为中心,辐射周围5公里区域。“浙江村”主要从事的是服装生产批发、五金电器、
小商品市场、窗帘布艺。其中,著名的商场有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百荣世贸商城、京温服装市场等等。
1985 年,
北京商业流通领域放开,
温州人趁机以包租柜台的形式进入北京的大中型商场。“那个时候,浙江人在北京做生意像做贼一样,摆地摊时东躲西藏。”当今
百荣世贸商城开店的李温红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但从1988 年以来,“浙江村”开始形成拳头产品:
皮夹克。在以后的两年里,大批东欧和俄罗斯“倒爷”直接入村采购,生意火红得不行。那个时候,“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成了这些温州人的发家经历。“当时每户几乎都有过三四天连续不睡觉赶活的经历,确实很辛苦。一般租的柜台只有二三十平米,空间不大。白天摆满缝纫机等工具,晚上就睡在地板上。”李温红回忆说。1992 年,借市场经济大潮,京温服装批发中心建成使用,服装产销开始初见规模。“浙江村”出现了第一个稍具规模的中间批发点。
渐渐地,这个群落越来越大。据南苑乡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介绍,来此经商的浙江人并以每年50% 的速度递增。1994 年10 月的统计显示,该地有外地常住及流动人口11 万人,而当地农民仅有1.4 万余人。这些人主要来自
浙江省
温州市,其中
乐清人约占70%,永嘉人约25%,其余来自其他县。这些外来人口95%属于农业户口,从农村出来;只有5%的人直接来自城镇。
“浙江村”,一开始在北京人心目中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1993 年,
北京市人大代表的一项提案称,“浙江村”不仅成了超生游击队的集中地,更成了社会黑势力的据点,杀人越货事件时有发生,出租车开进浙江村,司机不仅拿不到车费,还要被劫掠一空..一时间,北京人谈虎色变,呼吁全面整治浙江村,将温州人“驱逐出境”。事实上,北京市也曾经以清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却演变成了长达十几年“清理—逃跑—回潮—再清理”马拉松式的拉锯战。
而如今的“浙江村”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成为了华北最大的服装集散中心,已经成为京城著名的“八大商圈”之一。2003 年的一项数据显示,该地区的货物日吞吐量平均为1600 吨,高峰时期达到2000 吨,年总交易额为300 亿元人民币,占北京同类产品交易总额的54.5%,吸引了国内20 多个省区以及德、俄、澳等许多国家的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