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浙中医大”(ZCMU),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浙江省文明校园”。
办学历史
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
创建于1953年6月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是学校的前身。1955年10月学校开始独立办学。1956年初学校搬至杭州市四宜亭,下半年又搬至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
浙江中医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于1959年6月成立,学校分别在1960年、1970年两度并入浙江医科大学,并于1974年9月恢复浙江中医学院。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80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由浙江省卫生厅直属划归浙江中医学院,成为学校首家附属医院。198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成为全国中医院校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的学校。1990年附属第一医院率先通过省第一轮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创建独立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滨江学院,2000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滨江高教园区,同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硕士专业学位工作。2001年获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2003年,获批设立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同年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07年设立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10月,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在校建成,成为浙江省首家综合性中医药博物馆。2011年,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临床医学、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年成为全国首批 63 所对港免试招生院校之一。2012年设立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独立设置国际教育学院,同年“中医风湿病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同年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省属高校首个国家级人才基地。
2015年9月,学校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正式开始两校区办学。2015年11月,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合作开办学校首家孔子学院。2017年8月,学校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同年9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的高校。2018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同年动物实验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省内高校第一家通过AAALAC认证的动物实验中心,同年12月获批开办南非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2022年2月,学校被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同年7月25日发起成立长三角中医药高等教育联盟。同年9月6日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成立。同年12月10日,学校担任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23年12月,学校成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并发起成立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
2024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皮肤病临床研究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以中医学、中药学为核心学科,推进医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的协调发展。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点10个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32个,其中中医临床基础为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共6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共2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共14个,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共64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共5个、医学支撑学科共1个。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和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中列779位(中医药院校第二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博士生导师215人,硕士生导师1711人。截至2023年9月,有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共11个,截至2023年9月,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共5个、浙江省一流专业共24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共8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共5个、新兴特色专业共9个,中医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国家教学团队共2支、浙江省教学团队共5支,国家精品课程共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共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共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18门、浙江省精品课程共22门、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15门、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共229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6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共1个、省级最美中医药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共1个、省级教材研究基地共1个。
截至2024年4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截至2023年9月,在近4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共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共16项。2001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再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中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分别在2010年、2013年、2014年通过国家试点认证。201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等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等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31年创建,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依托医院。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胃癌)、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全省唯一:血液内科)、国家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及疫病防治基地(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输出医院。有五个院区,2360张核定床位,临床科室40余个。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于1960年成立,2003年成建制划转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设有主院区、新华国际院区和浙中分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又名浙江省中山医院),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于1961年创建,前身是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同10余个市(县、区)共同创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等7个地方研究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校地合作平台。学校获批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国家及地区共16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达成合作,建孔子学院共2所、海外分校共1所、海外中医药中心共4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共1个。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和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共54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共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共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共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共10个、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1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共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共3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共6个,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共5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共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共14项。“十三五”以来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共89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共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共5项。学校发表SCI、SSCI、EI等收录论文共3500余篇,其中TOP期刊收录论文共370余篇;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松葛降尿酸颗粒)共1项;授权专利共9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共200余项,包括美国等国家发明专利6项。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于1959年6月创建,截至2023年5月19日,有滨文和富春两个馆区,总建筑面积约达2.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有3326个。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共达1102891册(含中医古籍9455余册),有CNKI(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瀚堂典藏等三十余种中外文数字资源。
博物馆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于2009年创建,2019年博物馆(新馆)建成使用。2020年获国家二级博物馆,2022年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2023年获评为国家3A景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综合类学术期刊。设论著、基础研究、国医传承、浙派中医、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药研究、针灸推拿、教学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硕博之窗、本科习作、学术进展等栏目。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俄罗斯《文摘杂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等13家检索系统收录,曾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性期刊,于1998年创刊,为月刊。设有专家论坛、医学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西医专科专病、诊治分析、检测诊断、综述、临床麻醉、临床护理等栏目。
CCMP期刊,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即临床补充医学和药理学期刊,由学校主办,核心内容为刊登中医临床循证研究和具有循证证据的药理学研究,2021年9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所获荣誉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精神文化
求本远志。
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引申为求实、求真、求是。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 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
“求真、求实”。
大医精诚、锐意创新”。
社团文化
学校社团组织众多,有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等。校学生会项目“挺膺担当”逐梦“思想高峰”/浙江中医药大学“青学+”思想引领计划荣获全国100个精品项目、全国100个“最受同学欢迎”项目和全国优秀项目等三项奖项。校研究生会项目“同爱同在,奔竞研途”/体育健身嘉年华荣获全国100个“最受同学欢迎”项目和全国优秀项目。校学生会在社会实践中,3年行走了浙江11个地市,完成了11卷共计167万字的《大学生浙派中医寻访丛书》,举办了青春红歌会、红色短剧大赛等特色活动及自编自演的2部中医药原创舞台艺术作品。
学校社团也有众多,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有学生推拿协会、针灸经络协会、武术协会、跆拳道协会、学生康复协会、习研会三临分会等,第二临床医学院有医之初协会、研医路协会、棋牌协会、数独协会、篮球协会、青云话剧社、社会主义研讨会二临分会、口腔保健协会等8个社团。学校还有艺术团、本草社、汉服社、摄影社等社团。
校区情况
滨文校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毗邻浙江第一大河流钱塘江,校区南门为正大门,西门为侧门靠近地铁站和附属口腔医院、名中医馆。17、18、19号是常用教学楼,2号楼为多媒体教学楼,4号楼为病理解剖实验楼,操场和体育馆均在校园西侧。滨文南校区位于滨文路481号,博爱楼是南校区的主体建筑,一楼有自习教室,十二楼是第二临床医学院办公场所,部分理论课和临床技能培训在博爱楼进行。本校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除去在富春校区就读的专业,其他专业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
富春校区
富春校区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校区有三个大门,南大门是正门,东门是侧门,北门常闭不开放。南大门处是时珍广场,李时珍雕像伫立于此。为珍广场的东侧是教学楼,教学楼共有A、B、C、D四幢。教学楼的东侧为人文楼,人文楼里配有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等。时珍广场的西侧为药学楼,校区还有活动中心、行政办公室、图书馆和会议中心、食堂、学生公寓。校区的东北角为操场、各种球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创新实验班)、中药学、药学(含专升本)、临床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专升本)专业在本校区就读。职能部门有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后勤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安全保卫处。
校园环境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校史馆、医史馆、中药馆三个展区,一进门是一个巨大的中医人体形象,它将通过多媒体系统交互显示阴阳十四经脉、脉会八穴合八卦等中医观念思想。校史馆主要是学校的历史。二楼是医史馆,展示各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成就与贡献。三楼是中药馆,展陈各种常用中药、珍稀药材和地道药材。
中医药文化碑廊
中医药文化碑廊,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脉络,从华佗到医圣张仲景,从金元四大家到温病四大家等中医的发展历程。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截至2021年8月,近10年学校毕业的校友有29162人,留杭率高达54%2023年8月,7名校友获“2023年浙江省医师协会优秀医师”荣誉称号。202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暨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推进会,5位校友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参考资料
学校章程.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
历史沿革.浙江中医药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47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