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
1971年徐叔华作词的湖南民歌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由徐叔华作词,唐璧光原曲,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最终版本于1971年8月完成。这首歌自创作以来,相继有多位演唱家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包括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流传甚广。
歌曲创作
创作历程
1950年9月,徐叔华作为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成员,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与队员们帮助农民土改分田,同时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过程中,徐叔华创作了一部“送粮路上”的小歌舞剧《双送粮》,并在第三段中套用了《小放牛》的曲调。
1951年初,该剧被选送进京演出,但在武汉集中排练期间,被有关专家认为音乐风格不一致,无湖南地方特色,建议换成湖南民歌风格。于是,剧组的乐队指挥兼鼓手朱立奇想到了花鼓戏《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子。在得到剧组领导的赞同后,他与民乐伴奏员齐芝田一起为乐曲完成了衔接的编配。《双送粮》第三段的曲谱,因此被《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子替换,由于二者的唱词词意相近,情调相同,最终只是将原曲的慢四拍改为快二拍。同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谈判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了给签字仪式助兴,《双送粮》 被安排在签字仪式后进行演出,该剧在北京的首次演出一炮打响,获得成功并被灌制成唱片。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接待方经过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的第三段单独分离出来演唱,并以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作为歌曲名。至此,《双送粮》的词、《田寡妇看瓜》 中《送瓜调》的曲,被“组装”成了民歌《浏阳河》。1971年8月,年近八旬的毛泽东在南方视察途中,欣赏了转播的歌曲《浏阳河》,并提出听不够该歌曲的细节。词作者徐叔华在接令后,把两段歌词添加成了五段。
创作团队
歌曲歌词
发行信息
发行历史
歌曲鉴赏
《浏阳河》优美的旋律深受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熟悉的旋律经过数代人的传唱,穿透了数代人的岁月,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该歌曲就像一个载体,用音乐的旋律跨越了国界、语言、文化,让全世界都听懂了它。该歌曲的曲调优美婉转,带着浓郁的湖湘风情,已经成为浏阳的一种文化符号。
重要影响
获奖记录
社会影响
《浏阳河》被选编进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全国统编教材音乐课本。
重要演出
衍生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7:23
目录
概述
歌曲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