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麦21是一类小麦品种,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
石4185同期。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片细长,
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稍松散,
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8.4万穗,穗粒数34.1粒,
千粒重40.3克。
特征特性
较抗倒伏,抗寒性较好。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
冻害3++级,越冬茎98.2%,死茎率1.8%;2003-2004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死茎率38%,越冬茎62%。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
纹枯病、
白粉病、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8/783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0%,温面筋含量33.0/32.8%,
沉降值32.5/30.7毫升,
吸水率58.1/60.3%,面团稳定时间5.4/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6/172E.U,拉伸面积42/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4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8.6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9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
2、合理密植:适宜播期内每亩基本苗一般为15万左右,高产田应适当降低基本苗。
3、肥水运筹:高产水平下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配合施用磷、钾肥。肥料运筹应施足底肥,控制返青肥,施好拔节孕穗肥。田间沟系配套,防止明涝暗渍。
4、病虫草害防治:及时化学防除杂草,适期做好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防治工作。
5、及时收获:成熟后(蜡熟末期)应抓紧收获,以确保丰产丰收。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西省中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种植。
济麦21(鲁农审字[2004]022号)
原代号988044,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865168/农大84-1109)F1为母本,冀84-541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该品种2001-2003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5.17公斤,比对照
鲁麦14号增产5.97%;2003-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61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9.14%。
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07.5万个,亩有效穗42.8万穗,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较好;株高76.9厘米,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8.1克,容重769.7克/升;株型较紧凑,叶色淡绿,叶片细长,旗叶上冲,穗层整齐,较抗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03-200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4.30%、湿面筋32.3%、出粉率72%、沉降值30.6毫升、面粉白度93.8(aacc测试法)、吸水率59.8%、形成时间4.5分钟、稳定时间3.5分钟、软化度104FU。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5~10月15日,每亩基本苗8~12万,立冬至小雪浇冬水。春季返青后至拔节期浇足水、施足肥。挑旗抽穗至灌浆初期浇足水,适量追施氮肥或根外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人工收获宜为蜡熟末期,机收宜为完熟初期。
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