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山东省济南市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寺(Lingyan Temple)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地处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灵岩寺历史悠久,建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前秦苻坚永兴中(357年)“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数十区”。
朗公创建的寺院,兴盛不到一百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遭灭佛之劫,庙宇全部被毁。至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法定禅师来此,重建寺院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在小寺村南现仅存遗址),后又建寺于方山之阳曰“灵岩”(在今寺址东北甘露泉旁)。
现存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慧崇高僧建造的,但经宋、元、明几代修葺,已非原建(多属宋代)。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灵岩寺改称“敕赐景德灵岩禅寺”。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琼环长老(法号重净)拓广,重修五花殿(今已圮)。嘉佑六年(1061年),重修千佛殿时再次扩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又改称“敕赐崇善禅寺”,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复名灵岩寺,至此灵岩寺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灵岩寺兴于北魏,盛于唐宋,最盛时殿阁40余处,禅房500多间,僧侣500余人。唐李吉甫在《十道图》中将它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同称“城中四绝”。经历代修葺增建,寺院布局恢弘,文物古迹丰富,主要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辟支塔等,还有积翠证明龛、墓塔林、五花殿石柱及唐代李邕书《灵岩寺颂碑》、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书《息庵禅师道行碑》等唐宋以来碑碣,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的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以及“五步三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都别具情趣。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据寺内现存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十方灵岩禅寺田园记》碑及《灵岩志》载,灵岩寺区,东起棋子岭,西到鸡鸣山,南自明孔山,北至神宝寺遗址。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5公里,从寺院到山颠,依山布置,有殿宇36处,亭阁18座。由于历代帝王利用佛教为其统治服务,对该寺的保护和税收均有敕赐,如宋代“免服差役,止纳税粮”。金元明各代均免税、粮米和徭役,明代明文规定:“寺产籽粒全为供奉香、烛之用,官定赡寺地三十五顷”。灵岩寺因拥有众多的田产,所以附近的六律庄、第四峪、小寺、野老庄、花岩寺的农家大多是寺院的佃户。
建国后,1956~1985年,共拨款299.5万元,10余次对灵岩寺主要建筑物进行全面维修,使其恢复原貌。1982年3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灵岩寺,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东南31.5公里(直线距离,下同)处的灵岩山南坡上。据寺内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十方灵岩禅寺田园记》碑及《灵岩志》载,灵岩寺区,东起棋子岭,西到鸡鸣山,南自明孔山,北至神宝寺遗址。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5公里,从寺院到山巅,依山布置,有殿宇36处,亭阁18座。由于历代帝王利用佛教为其统治服务,对该寺的保护和税收均有敕赐,如宋代“免服差役,止纳税粮”。金元明各代均免税、粮米和徭役,明代明文规定:“寺产籽粒全为供奉香、烛之用,官定赡寺地三十五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年对灵岩寺主要建筑物进行全面维修,使其恢复原貌。
主要景点
灵岩胜景坊,屹立在寺区的西端,为石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灵岩胜境”4字为乾隆皇帝亲笔题写。
金刚殿,也称一山门。清代,门外左右各一碑,书“千崖万壑”4个大字,为明嘉靖时(1522~1566年)张钦所书,门后也有2碑书“绝俗持戒”4字,为明隆庆中(1567~1572年)李复初所书。金刚是守护佛法的2位天神,置于山门左右,左为“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山门内有3座石桥,中为聚善桥,东为虎溪桥,西为接引桥,初建于宋,重修于明。
天王殿,也称二山门,建于明朝,单檐硬山顶,房梁为5架梁,两边以穿插坊连成一整体,柱头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其柱础为复莲式,内壁左右嵌有唐、宋、金、元、明、清石碑17通,中立宋皇佑经幢1座,二山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
大雄宝殿 ,原为宋代的献殿,在千佛殿偏东处。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住持僧仁钦创建,是寺僧诵经的地方。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鲁王捐塑佛像于其内后,更名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6间,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是山顶,建造精巧,勾角玲珑,上施黑瓦,现存的殿是清朝中叶建造。
千佛殿,位于寺内,是灵岩寺中保持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主体建筑物。为唐高僧慧崇所建,宋代扩修,唐宋时为大雄宝殿,千佛殿一名始见于宋庆历年间(1042~1048年),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禅寺记》:“千佛殿、般舟殿,辟支塔皆为古刹塔”。现存之殿为明嘉靖年间(1522~1156年)重建,梁间有“时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的墨迹为记。千佛殿屹立于踏步11级高约2米的石基之上,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上盖灰简瓦和绿琉璃瓦,前檐8根石柱,雕刻精丽华美,柱周雕深凹入直棂16条,至顶微微收分,檐下多棱石柱,彩绘斗拱,檐下出“铺作”斗拱3跳,使该殿出挑疏朗宏大。该殿虽经历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它仍保存着唐宋的风格。
千佛殿正中,置长方形石座,上有3尊大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传为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僧惠在钱塘制造运来,是藤胎髹漆塑造,端坐在莲花座上。东为药师佛,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西侧为阿弥陀佛,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这两座佛像均为铜铸。周壁有数以千计高30厘米铜铸或木质小佛(明代所置现存不足半数)。千佛殿由此得名。殿东西及后壁台座上有40尊罗汉泥塑,这些罗汉像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宋齐古施舍的,原列于鲁班洞(在辟支塔东)上“十王殿”中,殿前有碑记之。清末移于千佛殿。每尊罗汉身高1~1.2米,泥塑罗汉身上的妆銮用朱砂红、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皮紫等矿物质颜料涂饰,故永不退色。每个罗汉不同肤色、袈裟、袍袖、手帕、衣带、缨穗以及花边图案等,设色非常和谐精当,与身份神态十分协调。服饰的细微处也卓见天巧。每尊罗汉的神情状貌喜怒哀乐俱形于色,无一雷同,摆脱了一般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
关于罗汉塑造年代,史料记载不详,只在《山东通志》上载:“宋灵岩寺施工五百罗汉记,宣和六年”。1982年,济南市文管会对其维修时,在泥塑腔体及殿壁上,发现有铜币78枚,其中“五铢”1枚,“开元通宝”16枚。余皆为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共18种61枚,另有宋代亚形缠枝铜镜多面及宋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墨书题记等,根据以上实物资料,罗汉确系宋代塑造,距今已800余年,是中国泥塑依存的艺术瑰宝之一。“戊戌变法”领导者之一、清末学者梁启超,1922年7月来此游览,亲笔写下的“海内第一名塑”碑碣,立于千佛殿前。
辟支塔,耸立在千佛殿西北百米处,是一座8角9层12檐的楼阁式建筑,底围48米,通高54米,通体呈灰白色,基座石砌,有阴曹地府酷刑场面浮雕(现埋于地下)。塔身为青砖砌筑,东西南北四面设门,底部3层为重檐,余皆单檐。塔檐由华拱两跳组成,朵数逐层变化,塔层高度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挺拔雄伟。塔内地层有塔心柱,1~4层内设有登塔阶梯,第5层以上为实砌塔体,台阶设于塔身外檐,登塔时须沿檐平座绕行,可登塔顶。塔顶是铁制塔刹,由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另有8根铁链分别由9层塔檐的8尊金刚拽引加固。倘若登上9层塔顶,可以尽览灵岩风光。辟支塔的建筑年代说法不一。《泰山道里记》载:“唐天宝中建,北宋嘉祐年间重修,元明相继维修之”。现代人于中航、乔苏在《济南文物》中说:“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成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灵岩寺鲁班洞宋淳化间题记:“石作王万于淳化五年岁次甲午中秋月重回,塔基作八角……”。灵岩寺嘉祐二年、三年的十方刻石证明,辟支塔创建于宋淳化五年,建成于嘉祐二年,历时63年建成的说法是可信的。现代古建筑学家陈从周考证,辟支塔结构为“北宋通行砖塔”之一种,也证明此塔创建于宋代。
墓塔林,位于千佛殿西南0.5公里,有唐宋至明清各代灵岩寺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唐代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其余为元明遗物),志铭碑81通。这些墓塔和志铭,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刻特征,寺宇史实。墓塔的形制多样,造型古朴、雕工精细。一般墓塔均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多呈方形或圆形,雕刻成莲瓣式金刚、力士顶托,多至数层,有的做成须弥座式。塔身一般较高大,有圆形、长方形、钟形等,每个上面皆刻师僧之名和年号。塔顶一般呈长方形,雕刻着莲华瓣的覆钵和圆形相轮,上置宝瓶或相轮式宝尖。
在墓塔林历代墓志铭碑中,有日本和尚邵元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为灵岩寺第39代禅师息庵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碑记》,此碑高1.63米,宽0.74米,碑额刻篆书《息庵禅师道行碑记》。碑文共25行,满行49字。首行题“灵岩禅寺第三十九代息庵让公禅师道行之碑”,第二行题“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沙门邵元撰并书”。字体为行书,间有草字,潇洒有致,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慧崇塔,是墓塔林中的典型塔刹,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是唐贞观中(627~649年)高僧慧崇的墓塔,为一重檐单层方石塔,全部石砌。塔底面为45.5平方米,通高5.3米,上雕狮头、飞天、伎乐、武士等图案。塔身的南面辟真门,东西两门雕凿成半掩式假门,内侧身迈出1人做启门状,券门上火焰状半圆浮雕。塔顶为重檐,以石板叠涩挑出,又逐层内收,以露盘、仰莲、宝珠组成塔刹。此单层石塔古朴淳厚,颇盛唐风格。
积翠证盟殿,亦称证明功德龛、方山证盟殿,位于千佛殿北、灵岩山颠南坡半腰,依山凿壁而成。古有“灵岩削出玉芙蓉,岚光秀色自重重”的诗句。龛中镌刻唐大中八年(854年)进士牟珰撰写的《修方山证明功德记》题刻,证明龛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开凿,距今1300余年。龛平面呈椭圆形,殿楣上题“积翠证盟殿”5个大字。殿正中雕有一尊高约5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面部硕圆风韵,体态丰盈自然,身着袈裟,结袈趺坐,掌前伸。龛东西两壁各有菩萨1尊(原有4尊,2尊已佚),雕刻手法与释迦牟尼相同,皆为唐代造像。龛内有唐宋题记多处。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又在龛外增修方形石室,叠涩出檐一坡水顶,墙垩朱红色,故亦称红门。
御书阁,位于千佛殿东北面,是唐代住持僧慧崇和尚专为存放皇帝赐书建造的。现存建筑为明代遗物。原藏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炅、仁宗赵祯等御书。金贞祐年间(1213~1217年),曾遭兵燹。珍藏御书尽毁,唯阁幸存。阁额为宋释仁钦篆书。阁前有宋人蔡卞所书圆通经碑,书体优美豪放,成为灵岩名笔。御书阁门楣的墙壁缝隙间长出一棵青檀,古枝纵横,盘根错节,状若云朵,称“云檀”或“银檀”,亦称“千岁檀”,视为一大奇胜。
五花殿,位于大雄宝殿北邻,为宋嘉祐中(1056~1063年)僧琼环创建,明正统中(1436~1449年)僧志昂重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僧性端重修。据载,五花殿亦曰五花阁,阁架两层,上层祀“毗卢”、“药师”、“弥陀”3佛;下层祀“圆通菩萨”,龟首四出,回廊壮丽。可惜清末毁于大火,现仅存门前八棱石柱及复莲柱础。石柱上刻龙、儿童、牡丹花、宝相花、卷草等图案花纹,刻工精细。
其它景观
泉石
卓锡泉,位于汉柏东北,苍苔之崖,世传为佛图澄锡杖卓出者,又名锡杖泉。崖上镶乾隆题“卓锡泉”大字额碑及诗刻碑2通。
双鹤泉,在卓锡泉东,《齐乘》称“立鹤泉”,又名“白鹤泉”,今已塞涸。金皇统七年(1147年)陈寿恺撰《灵岩祖师观音托相圣迹序》称:“昔法定建寺,患其无水,双鹤飞鸣,其下涓涓,果得2泉(指卓锡、双鹤泉)。”
滴水崖,又名雨花岩,在通灵桥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弘历皇帝游览至此,挥笔写下“雨花岩”3个大字,雨花岩石碑矗立在滴水崖旁。
可公床,白云洞证明殿可公床,俗称大石棚,有“名山石宝”的美誉,位于御书阁东北峭壁上。可公,明代灵岩寺僧,自号“僧可”,皇帝赐号“达观大师”。因他常在此石上坐禅,死后其弟子称此石为“可公床”。石床之上,有石刻《朗公传》。白云洞门高2米,主洞进深7米,洞壁上镶嵌着清乾隆皇帝钦书御碑文5篇。洞门上亦是悬崖。证明殿在方山之巅,开凿于唐初,又名“方山积翠证明殿”,亦称“证明功德龛”,俗称“红门”。龛内北壁上有雕塑释迦牟尼像,高约5米,面容生动壮硕,体态丰满自然,身着袈裟,左右各塑菩萨1尊。龛上绝壁如削,状若斩云,山下塔影殿廊,交映生辉,景色壮观。
碑刻
灵岩寺颂碑,在灵岩寺鲁班洞中。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于天宝元年(742年)撰文并书写的。字体为行书共21行,满行41字。碑最早见于宋赵明诚《金石录》。清乾隆间,阮元撰《山左金石志》时,此碑已不详所在。咸丰六年(1856年)书法家何绍基来济南访得此碑,已断为二石,文字也有不少残缺。
十方灵岩禅寺田园记碑,在灵岩寺天王殿内,正面刻“十方灵岩禅寺田园记”由乡攻士周驰撰写碑文。碑阴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简称界至图),图高2.5米,宽0.97米。该图碑被收入《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是古地图中的珍品。
大灵岩寺碑,原嵌于广场戏楼前,今位于灵岩寺山门西南处,成为迎接游客的标志。“大灵岩寺”4字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山东廉访副使文书讷书写。
桥梁
通灵桥,俗称大石桥,曾名崇兴桥、崇福桥,在灵岩胜景坊之东。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灵岩寺住持僧仁钦修,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桥西有宋碑(即“大观碑”),碑文是北宋末知名学者、画家郭思撰,思子郭升卿书石,行书,碑阴飞白大书“灵岩道场”4字,为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兵部郎中王临所书,立碑时补刻。
明空桥,也叫小石桥,在通灵桥东,明代重修,清乾隆间修葺,桥头古柏蓊郁,远望如搭的松门,故有“对松桥”之称,是僧侣迎客的地方。
新石桥,为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释圆桂建造。桥栏望柱上雕刻有形象逼真的石狮,桥头北面崖壁上嵌“十里松”大字石刻,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户部主事刘亮彩所书。桥下为饮马沟,据传宋真宗游灵岩时,曾在此饮马而得名。
文物保护
自明代以来,灵岩寺就有“灵岩寺为泰山背幽绝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之说。建国后,1956年-1985年省、市、县各级政府共拔款300万元,10余次对灵岩寺主要建筑进行修缮。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0年代以来,灵岩寺年均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1993年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作为泰山的组成部分,灵岩寺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10月,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历史文化
灵岩寺得名于灵岩山,灵岩山又名方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玉符山。系东岳泰山12支脉之一,在泰山主峰西北麓20公里处,海拔683.7米。[道光]《长清县志·灵岩志略》载:玉符山“苻秦时改名昆仑山金舆谷,盖重其人而神其地也”。灵岩名字的由来和朗公和尚的故事有关。《神僧传》云:“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遂名灵岩。”灵岩寺因山而得名。
旅游信息
自驾公交京台高速万德出口下沿104国道北行约200米,灵岩广场处沿景区指示牌东行约9公里。灵岩寺,下高速后约10分钟车程。
1、长清区旅游巴士直达灵岩寺 (购全价门票可享受免费乘车)
2、济南好运巴士796路“灵岩寺”站下车即是。
3、济南市旅游发送中心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4、济南市旅游汽车站 济南市英雄山路71号
5、济南市长途客运中心堤口路75号
地理环境
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灵岩山脚下。灵岩山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主峰海拔668米。灵岩山原名方山,因山顶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玺,亦称玉符山。山之阳,是满目葱茏的灵岩峪,曲折起伏的山峦向东西两侧延伸,灵岩寺就坐落在这翠谷之中。
灵岩寺周围的山岭,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下层叫结晶基底,是距今24—26亿年的太古代晚期侵入形成的中粗粒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上部称沉积盖层,为距今6亿年的古生代寒武纪沉积形成的灰岩和页岩,不整合覆于结晶基底之上,成为山岭的主体。
灵岩山一带的地质构造,除了断裂构造,还发育有重力滑动构造及其形成的各种褶皱构造,新构造运动也十分普遍而强烈,呈间歇性上升的趋势。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及各种地质作用,构成了灵岩山脉秀、奇、幽、奥四大特点。
灵岩寺,自然景色壮美,这里石秀、岩峭、洞幽、泉甘、树奇。有方山、狮山、香山、朗公山、明孔山、珠山、灵山、象山、鸡鸣山、黄岘山;有巢鹤岩、朗公岩、拂日岩、仙人岩、雨花岩、快活岩;有麻衣洞、白云洞、观音洞、黑云洞、涵云洞、朝元洞、老虎洞;有甘露泉、卓锡泉、白鹤泉、袈裟泉、石龟泉、上方泉、华严泉、朗公泉、神宝泉、观彩泉、黄龙泉、卧象泉、擅抱泉;有汉柏、唐槐、宋银杏、摩顶松、鸳鸯檀、龙凤檀等古树名木。
灵岩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动植物丰富。据统计:鸟类共80种,隶属14个目,37科;兽类共5个目,9个科,15种;爬行类共4个目,5个科,9种;两栖类1个目,2个科,4种;昆虫共8个目,62个科,194种。共有管维束植物506种,隶属95科313属。其中野生植物317种,栽培植物189种。灵岩主景区共有林地面积一万余亩,分为针叶林、竹林、经济林三大类。针叶林,主要以侧柏构成的森林群;竹林,主要为淡竹;经济林,包括苹果、山楂、杏、核桃、柿子、枣、银杏、香椿等树种。灵岩景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42科,98种,常见的有枸杞、何首乌等。你若春天到这里来,还可品尝到众多的山间野菜。据调查,可食用野菜有15科,35种,常见的有藜、蓬子菜、马齿苋、荠菜、藿香、薄荷、茵陈蒿、山菊花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3: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