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Dermatophytes),侵犯
皮肤、
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Ringworm),分为三属,共37个种。
癣症病灶可见
有隔菌丝和
关节孢子,菌丝深入角化组织内生成营养菌丝体,纵横交织成网状,孢子可排列成链状或零散分布,在病发上可见孢子在毛干外排成厚鞘(毛外型感染)或毛干内排列成串(毛内型感染)。在
沙保氏培养基孵育1~3周,可生成丝状型菌落,产生各种孢子和菌丝。根据菌落形态与色泽,菌丝的构造与形态,大
分生孢子的形态和小分生孢子的有无及排列形式等,可作为鉴别种属的重要依据
特殊形态:丛生呈
葡萄状、梨状、棒状,较常见;有时可见 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
癣菌主要由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在临床上同一种癣症可由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
我国
头癣的病原菌:农村主要是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城市为堇色毛癣菌,铁锈色癣菌等。手足癣、体癣股癣及甲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癣病患者可出现
迟发型变态反应,用毛癣菌素(Trichphytin)作皮肤试验,出现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