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萤集》(英文名:Fireflies)是印度诗人
泰戈尔创作的诗集。《流萤集》是一部抒情短诗集,共收集小诗二百五十七首。它们的诗句简短,旨意明确,形式活泼而又自由,最短的仅有一句,最长的也不过八、九句。诗人惜墨如金,千锤百炼,字斟句酌,将多余的字句统统删掉了。
内容简介
《流萤集》记录了泰戈尔思想中闪现的火花和历久弥新的隽永之语。诗人所吟咏之物多是采撷于自然,取材于生活,已被无数文人墨客歌咏过,但作者却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后以独特的视角再吐新声,角度新颖,寓意深远,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知觉和语言魅力。
创作背景
《流萤集》中的诗篇写作于20世纪20年代,属于泰戈尔的后期创作。这时期,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反对德、日、意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也在酝酿和进行之中。由于时代的前进,形势的发展,泰戈尔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诗人由中期的脱离火热的群众运动,转向积极地投身到政治运动中去,顽强地进行反帝、反殖民、反封建的斗争,这时期诗人同劳动人民的距离也愈来愈小了。
1924年4、5月间,泰戈尔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访问,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随后泰戈尔转道日本,在日本逗留了六周左右。其间,中日两国的友好人士常常要求诗人亲笔题辞,将他的思想写在扇子或素绢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来,《流萤集》是印度和中国、日本文化交流的结晶。
作品鉴赏
在文学创作方面,泰戈尔主张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诗人认为:“世界懂得/少胜于多的道理。”(第一一0首)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是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的美学原则。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泰戈尔在第七四首诗中写道:“独秀的花,/无需羡慕/为数众多的蒺藜。”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品贵在少而精,忌在多而杂。在第六首诗中,诗人甚至认为,简洁、清新、飘逸的文字,能够超越时间,获得永久的魅力;而那些所谓鸿篇巨制则往往因文字连篇累犊而被人们所遗忘,被历史所淘汰:“我那清新飘逸的文字,/也许会在时间之波上轻轻舞蹈/而我的鸿篇已经因负载过重而下沉。”
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古今中外许多文学艺术家几乎都毫不例外地描写爱情,歌唱爱情。对于人类普遍关注的这一重大主题,泰戈尔同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流萤集》中,有关爱情的诗篇随处可见,它们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赞颂、探索和追求。
泰戈尔认为爱情是男女之间“心的记录”,是男女双方情感的交流,因此“爱的礼物是不能赠送的,/它期待的是为对方所接受。”(第二五四首)爱不能强求,一厢情愿决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在第一七一首诗中,诗人指责了这种轻浮的态度:“你的一掠而过的爱情,/以翅膀轻拂我的葵花,/可从来不问葵花/是否情愿献出它的蜜。”泰戈尔主张:爱情要以共同的思想作为基础。他认为相爱的双方应该平等,否则就会破坏爱的和谐和美。在第九首诗中,诗人写道:“爱情有所宽恕时/便有所惩罚,/而且以它可怕的缄默/伤害了美。”泰戈尔热爱人生,提倡现世幸福。他认为虚无缥缈的天堂并不可爱,甚至连神也厌弃它。在第三九首诗中,诗人写道:“神厌恶它们的天堂,/羡慕人。”
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呢?首先,泰戈尔主张人应该有正确的生活目的,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在第一四一首诗中,诗人说:“上帝喜欢在我身上看到的,/不是他的仆人,/而是为众人服务的/上帝自己。”诗人鄙视俯首贴耳、毕恭毕敬的奴仆式的人物,希望每个人都能将众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乐于为众人效劳。其次,泰戈尔主张要积极工作,认为只有热爱生活、积极工作的人,才会受到敬重。正如第九七首诗所写的:“我工作时上帝敬我,/我歌唱时上帝爱我。”第三,泰戈尔主张人应该珍惜时间,争分夺秒辛勤工作。在第一六二首诗中,诗人写道:“蝴蝶自有闲暇爱莲,/蜜蜂可不行,/它忙碌地储藏着蜂蜜。”诗人认为只有抓住刹那,珍惜一分一秒的光阴,人生才不会虚度:“蝴蝶计算的,/不是月份,/而是刹那,/蝴蝶乃有充足时间。”第四,泰戈尔还主张人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勇于反抗,敢于斗争,任何时候都不要软弱畏缩,意志消沉。因为“我消沉的时候,/上帝以其战斗荣耀我,/我消沉的时候,/上帝就不理不睬我。”(第一九五首)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诗中的“神”、“上帝”等词,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它们均含有祖国、人民等意义。按照这一理解,泰戈尔这几首短诗的意思很明显,诗人是说:正确的生活目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乃是祖国、人民的意愿,是神圣的,不容推辞的。数十年来,泰戈尔积极工作,辛勤创作,不屈不挠,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流萤集》中这些关于人生目的和态度的诗篇,既是作者长期生活的亲身体验,也是诗人自己工作和生活态度的形象写照。
作品影响
《流萤集》中“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一句,台湾作家
三毛当年曾把这段诗句引喻为自身的写照,许多人都对这一诗句爱不释手。
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
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
飞鸟集》、《眼中沙》、《
四个人》、《
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