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2019年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郭帆执导,龚格尔严东旭、郭帆编剧,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等领衔主演的科幻电影,该片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领航员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 饰)长大,他带着妹妹韩朵朵赵今麦 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 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与木星相撞,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12年,中影股份购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版权《流浪地球》,2014年中影股份就决定了要启动《流浪地球》电影的拍摄工作,2015年确定了郭帆作为影片的导演,2017年寻求合作伙伴,北京文化加入到项目当中,和中影作为影片的主出品方。
前期准备
《流浪地球》在筹备期间做的大量工作,为拍摄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引入了VR堪镜技术协助美术的置景工作。拍摄前,团队制作了8000余格的分镜、30多分钟的动态预览、详尽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方案以及以镜头为单位的统筹和通告单等,所有的这些工业化流程的探索和准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的浪费并提高工作效率。
拍摄过程
《流浪地球》在东方影都开机拍摄,使用了影视产业园8座摄影棚,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等都是实景搭建。电影开篇为整个地下城的长镜头,围绕着一棵倒掉的大树,有书店、小吃店、舞龙、彩灯等场景,这组镜头是在影视产业园20号摄影棚中完成拍摄的。电影中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助推下开启流浪之旅,行星发动机的视觉元素是在影视产业园12号摄影棚置景拍摄的。为呈现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奇观,美术团队从线稿、上色到动态预览,设计了十几版方案,对置景车间的细节精雕.细琢。
道具制作
影片中所有的道具,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了多件道具来满足拍摄的需求,导演更是亲自上手测试道具,调整细节。电影中最为的吸睛的重要道具,防护服由两家公司合力完成——北京物理特效421工作室及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强强联手。防护服在最初概念阶段就设定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最为直观的就是民用的要“软”,军用的要“硬”,北京421工作室按照郭帆导演与郜昂带领的美术组定下的“重工业质感”及写实的设计基调,专门为《流浪地球》设计并制作了5套军用外骨骼装甲,15套头盔及背包,还有19套软质防护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特殊道具制作。
特效镜头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视效镜头达到4000个,最后缩减到2200个,这一数量仍超过了一些常规电影全片的镜头量。其中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比如用全CG镜头将上海砌入冰墙等等。影片还专门成立了UI组,负责片中所有仪表和显示屏交互界面的设计。为了提高真实感,让屏幕反射在演员脸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动更加逼真,剧组全程坚持实景UI拍摄。
制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18年12月25日,电影《流浪地球》在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的中华航天博物馆举办发布会,并公布影片预告与概念海报,同时宣布定档2019大年初一上映。11月4日,该片发布科幻特辑。特辑中制片人龚格尔向大家讲述了影片筹拍、特效制作等从无到有的 心酸历程。12月3日,电影发布“行星发动机”版预告及“行星发动机城市版”海报。12月12日,电影公布“行星发动机全景版”海报,展现了发动机全貌和未来世界的生存环境,将原著中的文字转化为视觉呈现。12月19日,电影发布“创想特辑”,特辑中影片原著兼监制刘慈欣以第一人称视角为观众口述了想象成为影像的感受,走进了影片幕后,恢弘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悉数呈现。
2019年1月8日,影片发布了“意义特辑”与 “冒险小分队”角色海报。1月14日,发布“父与子”版预告片,与此同时,影片还发布两款“冒险一搏”主题海报。1月16日,电影公布了IMAX专属海报。穿着宇航服准备拯救地球的年轻人背对观众,黑色的涂装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1月21日,电影发布终极预告。1月28日,电影在北京举行首映发布会。2月3日,电影发布充满童趣的想象力主题海报。2月7日,电影发布众人拾柴特辑。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该片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
2020年10月,该片在“2020国防军事电影盛典”系列活动中,被选送作为2021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重点推介影片,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基层部队官兵推荐观看。
主创公司
上映日期
播出信息
票房收益
2019年2月5日电影《流浪地球》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以11.4%的排片,获得1.89亿人民币票房(包括午夜场票房1280万人民币),单日票房第四名;2月6日,以17.4%排片,票房获得2.58亿人民币,从单日票房第四名一跃而至单日票房亚军,逆势上涨38%;2月7日,以24.2%排片,票房获得3.38亿人民币,登顶单日票房榜冠军;2月8日,《流浪地球》一片独霸3.7亿人民币;2月9日,再收4.15亿人民币,累计票房15.92亿人民币;2月10日,单日票房再破4亿,累计票房20亿人民币;2月14日下午2时40分,影片票房正式突破30亿人民币;2月19日晚,该片票房累计40亿人民币;3月3日,累计票房已突破45亿人民币。
《流浪地球》首轮档期为2月5日-3月5日,后密钥延长2个月,继续从3月6日上映至5月5日,累计上映90天,最终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全球累计票房为6.998亿美元。
2022年7月1日,20部国产优秀电影重映,其中就包括了《流浪地球》。
截至2023年2月12日,《流浪地球》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五名。
宣传活动
2024年8月1日,入选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繁花竞放”优秀影片回顾展。
影片评价
《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人民日报 》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是要维护同一个人类的安全和福祉,不能因为某个人群、族群的自私性和优越感,而毁灭了这个星球,让全人类遭殃。尽管《流浪地球》描述的场景,在可预知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但电影立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却是十分高明、积极和正确。(香港《文汇报》评)
《流浪地球》的观众人群覆盖了老中青群体,很多家庭扶老携幼共赴两个多小时的科幻之旅,其所带动的观影热潮与话题性成为当年春节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打动亿万观众,赢得口碑与票房双赢,在笔者看来绝非偶然。首先要说,这个电影呈现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很“中国”。
从精神层面来说,在影片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下,人们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无论是牺牲、忍让、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
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关键性发动机的核心样貌参考了古代地动仪的设计,太空空间站的样貌则参考了古代计时器日晷,当中国观众看到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
在肯定《流浪地球》人文情怀的同时,人们也要看到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意义。科幻电影起源于欧美,是类型电影中重要的一种。长久以来,大家都觉得中国缺少科幻的土壤,但刘慈欣获雨果奖就表明我们在科幻文学领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在导演郭帆的带领下,《流浪地球》用4年时间证明中国也能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科幻电影。在探索中,《流浪地球》借鉴了西方特别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创作模式,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资本状况,建立一套中国科幻电影前期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而最终呈现的影片效果也让西方媒体惊叹中国有能力挑战这一曾经由好莱坞垄断的题材。(《光明日报》评)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取得不俗票房成绩的科幻电影,无一不是立足于技术力量的投入,并兼顾了艺术转化与现实表达,从而实现了技术、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为同类作品提供了良好示范。(《经济日报》评)
相关事件
2021年10月,在侵犯《流浪地球》等热门影视作品著作权犯罪案中,对8名被告人判处实刑并追缴违法所得,彰显严惩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力度和决心。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2:40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