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剧情片,由
张艺谋执导,芦苇、余华编剧,
葛优、
巩俐等主演。于1994年5月17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剧情简介
《活着》主要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福贵(葛优饰)因嗜赌成性导致家破人亡,妻子家珍(巩俐饰)带着孩子离开,福贵戒赌后家珍回归,一家人在贫困中相依为命。内战期间,福贵和春生(郭涛饰)被国民党充军,后被解放军俘虏,最终释放回家。20世纪50年代,福贵因家境贫寒被定为城镇贫民,逃过一劫,而龙二(倪大红饰)因地主身份被枪决。大跃进时期,福贵的儿子有庆(董飞饰)被区长(即春生)意外撞死。文革中,春生遭迫害,妻子自杀,他将积蓄交给福贵后企图自杀,但被家珍劝住。凤霞(刘天池饰)与二喜(姜武饰)结婚后生下馒头,但因产后大出血去世。影片最后,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在凤霞和有庆墓前祭奠,福贵对馒头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参考资料来源于:
职员表
角色介绍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张艺谋选择余华的小说来拍摄,是因为这个题材正符合他想“向过去的自己挑战”的愿望。张艺谋最初看中的是余华的另一篇小说《
河边的错误》,因为想全面了解他,所以
张艺谋要求看他所有作品。余华就给了张艺谋《活着》的清样。张艺谋看完了这篇小说后,被小说写出的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而感动。张艺谋决定拍《活着》之后,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和剧组主创人员讨论故事、人物、影片结构和语言。最后张艺谋确定用最平常的方法讲一个平常家庭的故事。
剧本创作
在张艺谋看完《活着》的清样后决定将其拍摄为电影,剧本由余华、芦苇创作改编,前两稿由余华进行改编,1993年3月3日到3月4日,《活着》剧组主创集中在北京开始全天讨论剧本,吕乐、曹久平、陶经、余华和芦苇到场后开始了对剧本的主题、人物形象特点、剧情走向等进行了讨论,余华改编出第三稿剧本,但未达到预期要求。1993年4月5日到4月6日,张艺谋再次将主创召集讨论剧本,总结上次讨论结果的失误,讨论了人物的性格及剧情走向,并决定第四稿由芦苇进行改编。
角色选择
主角
在《活着》剧本大致修改方案敲定后,导演张艺谋与副导演王斌开始讨论主角与配角演员的选择,首先是男主角,因姜文有自己的事而无法考虑,李保田的脸过于沧桑,不适合演年轻时代的福贵,张艺谋提出葛优是否能够当选此角,经过讨论,王斌和张艺谋达成共识,因为不想电影主题太过沉重,葛优得天独厚的形象,本身具备了颇多幽默色彩,会使影片增色不少,所以决定选择葛优为男主,而女主角的人选则非巩俐莫属。
配角
王斌与施润玖在拍摄前开始物色配角,施润玖对戏剧学院的人才情况了然于心,向《活着》剧组推荐了该校毕业的倪大宏和郭涛,而王斌因曾到戏剧学院小剧场看一出实验小话剧《思凡》,剧中女主角饰演者刘天池的表演吸引了他的注意,尤其是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颇有戏感,使其联想到凤霞是个哑巴,正好需要用眼睛说话,所以选她作为大凤霞的扮演者。随后,王斌与施润玖一起去电影学院演员资料库选择其配角,正巧遇见姜文的弟弟姜武进来找人。王斌与姜武在此之前已互相认识,且对他在韩刚执导的《葛老爷子》一片中的表演颇为赞赏,于是将其作为配角备选人,而这几位配角人选均被张艺谋相中,在《活着》一片中出演大配角。
场景取地
1993年2月,活着剧组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实地考察拍摄取景地,选取了西安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的周家大院,山东淄博的周村与丁家庄,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杨村、长春等地进行拍摄。
相关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
票房信息
《活着》在全球多个国家上映,全球总票房共计233.2万余美元。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价
专业评价
影片《活着》洗掉了余华的血腥写作,留下了对境遇的冷静呈示。《活着》的故事讲述和人物表演、镜头处理都实得很,老实得让评论家没说头,但里头的境遇和人的状态非常实在,真实得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 评)
影片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观众身边一样。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此外,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好,二胡拉起的渺渺空间里,渺渺人生的种种无奈就流泄而出了。(凤凰娱乐 评)。
相关事件
在《活着》拍摄结束后,在送往电影局审查后受阻,由于《活着》的人生主题中蕴含一些政治内容,审查并未通过。
参考资料
《活着》.凤凰网.2007\u5e7410\u670831\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