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彻
汉语词语
洞彻,汉语词语,读音为dòng chè,意思是彻底地理解,出自元·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一》。
解释
亦作“ 洞澈 ”,彻底地理解。
出处
唐·欧阳詹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良工磨拭成贯珠,泓澄洞澈看如无。”
元·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一》:“一日师令往某处,正雪中,既寒且饥,因结屦忽有悟,则见天地万物,洪纤曲直,如清浄琉璃,无不洞彻。”
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登抚》:“读后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里洞彻,殊令人可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海澄公家有一三足蟾,可为扇坠,视之如精金鎔液,洞澈空明,为希有之宝。”
《汉武故事》:“扇屏悉以白琉璃作之,光照洞彻,以白珠为帘,玳瑁押之。”
宋·苏轼《佛心鉴偈》:“ 轼第三子过蓄乌铜鉴,圜径数寸,光明洞澈。”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道士展其袖…… 尚窥之,中大如屋。伏身入,则光明洞彻,宽若厅堂。”
三国·魏·阮籍 《首阳山赋》:“下崎岖而无薄兮,上洞彻而无依。”
宋·叶适 《林正仲墓志铭》:“ 元章 新造广宅,东望海,西挹 三港 诸山,曲楼重坐,门牖洞彻。”
明·李东阳 《楚观楼记》:“盖耳目之所在,必虚空洞彻,四达不蔽而后能发。”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理洞彻於俗听,物惊恠於世心。”
元·杨暹《西游记》第一本第三出:“﹝ 玄奘 ﹞十五岁无经不通,本宗性命,了然洞彻。”
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研究,洞澈先王经世宰物之本,达於义理之原。”
赵自《第二双眼睛》:“他的确有了一双能够洞澈黑暗的海底秘密的眼睛。”
汉武帝内传》:“﹝ 武帝 ﹞至三岁, 景帝抱於膝上抚念之,知其心藏洞彻。”
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 韦生富春秋,洞澈有清识。”
宋·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 公明抱全德,洞澈无缁磷。”
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维公平生,恺悌忠实,内外洞彻,初终若一。”
参考资料
洞彻.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2 11:40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