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墨晶石雕
中国古老的民间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
洞口墨晶石雕是中国古老的民间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为湖南省独具一格的传统手工艺品。是以洞口特产墨晶石,又叫紫石,古称楚石,为雪峰山区之特产,石质细腻,黝黑发亮,黑色而脂润,抛光以后格外晶莹,所以又被人称为“黑玛瑙”。以浓黑为贵,有“晶石”或“晶玉”之称。
简介
始于清朝同治年间,早在300多年前,境内艺人用以雕刻印章、墨砚和小件玩具,俗称“洞口墨晶石雕”。墨晶石雕造型生动,刀法洗炼,纹理奇妙;产品庄重古朴、浑厚典雅。陈于室内观赏,犹如置身旷野;随身携带嬉弄,似跃然手掌,因而被观赏者和珍藏者誉为“洞口一绝”。
墨晶石,亦名“墨玉”,又叫“紫石”、“楚石”,为雪峰山区之特产。由于它质地细腻,黑色而脂润,抛光以后格外晶莹,所以又被人称为“黑玛瑙”。洞口县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组织民间雕刻艺人深入挖掘、不断创新,先后创作了万余件雕刻新作品。
产品既似玉雕的晶莹细腻,又不失石雕的粗犷豪放,陈设室内,雅俗共赏。这些艺术特色使墨金石雕明显区别于其他石雕工艺品而独树一帜。
制作历史
洞口墨晶石雕,已有300年的制作历史。
文化底蕴
洞口墨晶石雕是中国古老的民间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它虽然没有玉石、玛瑙石、水晶石等名贵石材水质般的明净珍贵,但它温顺的质地、细腻的石面、没有燥硬腻涩的感觉,特别是经过上蜡打磨后所显露出来的那种墨黑之中厚重的油质感,生动质朴,独具一种艺术魅力。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楚湘文化的重要遗存,对于研究古楚文化、楚地民俗、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墨晶石矿蕴藏量少,主要埋藏在湿润的良田沃土之下,采矿相对较难;墨晶石自身材质缺陷,易损易碎,不便于长途寄运,存世的臧品极少。
洞口墨晶石雕是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艺术,是普通民众的物质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洞口墨晶石雕从雕刻印、章、符、信等使用为主演变发展为雕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神话历史故事等观赏品为主的工艺美术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民间雕刻技艺的重要内容。
濒临失传
洞口雕刻工艺源于湖南民间,始于明代,清末民初达鼎盛时期,其工艺代代相传,历久不衰,远近闻名。1952年建县后,县工艺厂随即诞生,并成为县财政的支柱产业,其主要工艺产品墨晶石雕和竹木雕刻大都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部分艺术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至90年代初,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工厂被迫解散,人才外流严重,集体工厂变为家庭作坊后,都因信息、资金等缺乏而难以形成产业。
由于墨晶石矿蕴藏量少,主要埋藏在湿润的良田沃土之下,采矿相对较难;墨晶石自身材质缺陷,易损易碎,不便于长途寄运,存世的臧品极少,而且收藏市场的价格一直比较低等等原因,使洞口墨晶石雕正在消失,特有的墨晶石雕工艺技术已濒临失传,现在在洞口本地只有唐文泰74岁的老艺人还在苦苦坚守带徒传艺,带了几个徒弟,况且不能维持正常生活,都已半途而废,已从事其它工作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2 01:0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