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雪云散》是北宋词人
李元膺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时的情景,充满意趣,如柳叶以青眼待人,梅花轻颦浅笑的描写,尽显作者轻倩诙谐的笔风。下片写赏春须早,莫待浓芳馥郁之时的主张,深含作者对于盛衰转换的参悟,扣合主题,让人在惬意舒松中获得启示。全词以梅柳为主要状物对象,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寓理于景中,歌咏初春时节的美好景致达到极致。
作品原文
洞仙歌⑴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⑵,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⑶。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⑷。杨柳于人便青眼⑸。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⑹。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⑺,小艳疏香最娇软⑻。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⑼,但莫管春寒⑽,醉红自暖⑾。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等,双调八十三字,上片六句三仄韵,下片七句三仄韵。
⑵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⑶后时之悔:后悔错过了机会。
⑷放:露出。
⑸青眼:青睐。晋阮籍能为青白眼,喜悦时正眼相看,目多青处,厌恶时则白眼斜视。这里指春天柳叶开始泛出青绿色,好像对踏春游人示意欢迎。
⑹约略:大概,差不多。颦(pín)轻笑浅:微微皱眉,盈盈浅笑。
⑺浓芳:繁花浓艳。
⑻小艳:指小而稀疏的花朵。疏香:指淡雅的清香,指梅花。
⑼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⑽但莫管:只是不要顾及。
⑾醉红:饮酒后面色红晕。
白话译文
一年中春天的景物,唯有梅花柳树韵味最深,到莺飞燕舞,春花烂漫的时候,春天则已经快到迟暮,让人感受不到新意。我作的这首《洞仙歌》,让探春的人吟诵之后,再不会有错过时序的憾恨。
风雪过后,阴云散尽,拂晓时分,庭院已经放晴。杨柳如同向人们流露出青眼一样抽出新叶。更加风流多情的,是那一点梅心,在远处与杨柳辉映,隐隐约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清浅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的时候,并不在芳菲浓艳的时节,那梅柳初绽,清艳淡香的时候最是娇柔妩媚。到了清明时节,万紫千红,繁花正纷乱怒放之时,已失去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尽那短促的韶光,抓紧时间共同游乐玩赏,不要管早春料峭清寒,酒醉脸红,自然就温暖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但创作的缘由,小序已表白清楚,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词被前人许以“独识春光之微”(
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其实不然。因为词有所本,
杨巨源《
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亦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均先得此意。不过,同样意思发而为词,以比兴手法出之,仍饶有新意。
词的开篇,先点明季节性,“雪云散尽”,春回大地,然后再说明自己观察的具体时间(放晓晴)和地点(庭院)。庭院里所有,正如序言所写“一年春物,唯梅、柳间意味最深”,所以也就着重描写杨柳和梅花。杨柳才刚发出嫩芽,片片柳叶,就仿佛细长的眼睛一般,词人见此即喜,因为欣赏孟春,所以也欣赏孟春之柳,加以青眼。可是他不写自己青眼望柳,却说柳以青眼望人,这里足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柳眼”这一传统比喻相结合起来了。写完柳以后,再写梅花,梅花瓣小而蕊重,所以说“一点梅心”,前面既然以眼眉来喻柳,这里就用“颦轻笑浅”的表情来喻梅,远近疏隔,相映成趣,手法非常新颖。
下片开篇直陈“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而在于“小艳疏香”,小艳、疏香,无疑都是在说梅。然后再说待到仲春、季春之时,也就是清明前后,“百紫千红花正乱”,一个“乱”字,正说明浓艳过头,杂乱无章,群芳斗艳下毫无重点,也便不见佳处了。到那时候,“已失春风一半”,春季本身已经过了一多半的时间,月盈则亏,美丽到了极点,也便日益走向残败,故而词人不喜。
古人崇尚自然之美,这自然应该是天生有序的,不拥挤,不争闹,类似理念,便非常符合词人所写孟春的柳和梅,正如很多文人画那般,一枝疏梅,或者一丛淡兰,便见雅致,画面上涂抹太多东西,留白不够,反觉乱目而闹心。所以词人说:要趁着春光美好,多玩赏这早春景致,就算略微有些轻寒义何妨呢?喝几杯酒也便暖和了呀。“醉红”既指醉后面红,也可指代红花,
王安石《蔷薇》即有“浓绿扶疏云对起,醉红撩乱雪争开”句,所以这结句,也可理解为早春的梅花迎寒而开。
此词写景是为了说理,宋人惯说理,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把理代入诗词中的,正如
严羽在《
沧浪诗话》中所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但这道理只要不空口直言,而承接着完整的意象,即所谓有“理趣”,那也是不妨道之的。而且词人作此,很明显不是简单地向读者灌输早春最美的道理,他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迎寒而独立,不与群芳竞的士大夫的风骨。
名家点评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于人”二字,本杜诗:“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一半”句,似黄玉林“夜来能有几多寒,已度了梨花一半。”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以人喻物,生动。“不在浓芳”,在“疏香小艳”,独识春光之微。至“已失一半”句,谁不猛省!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小艳疏香最娇软”四句,中有至理,却是未经人道。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赏春须早,有“好花看到半开时”意。较“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尤为警动。日中则昃,操刀必割,凡事争天下之先,不仅赏春也。
作者简介
李元膺,生平未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
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赵万里辑有《李元膺词》一卷,共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