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索洛芬
洛索洛芬
洛索洛芬(loxoprofen)化学名为2-[4-(2-氧代环戊烷-1-基甲基)苯基]丙酸,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分子式为C15H18O3 ,分子量为246.30200,密度为1.18 g/cm3 (20ºC),熔点为108.5 - 111ºC,沸点为418ºC,常温常压储存。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洛索洛芬
中文别名:2-[4-(2-氧代环戊烷-1-基甲基)苯基]丙酸;Α-甲基-4-[(2-氧代环戊基)甲基]苯乙酸钠;
英文名称:loxoprofen
英文别名:IOXOPROFEN;Benzeneaceticacid,--methyl-4-[(2-oxocyclopentyl)methyl]-;KOLOXO;Loxoprofen;
CAS号:68767-14-6
分子式:C15H18O3
分子量:246.30200
结构式:
精确质量:246.12600
PSA:54.37000
LogP:2.7864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
密度:1.18 g/cm3 (20ºC)
熔点:108.5 - 111ºC
沸点:418ºC
折射率:1.567
稳定性:常温常压储存
储存条件: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生产方法
2-氧环戊烷羧酸乙酯和氢氧化钾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在80℃和2-(4-氯-基苯基)丙酸乙酯反应2h。得到的产物和47%氢溴酸反应,水解脱羧,得洛索洛芬。
用途
苯丙酸类非甾体消炎药。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病、腰痛、肩关节周围炎、颈肩腕综合征以及手术后、外伤后、拔牙后的镇痛和消炎。
药理毒理:
生殖毒性:当大鼠给予洛索洛芬钠剂量为8mg/kg时,出现黄体数、植入着床数减少,死胎率增加,胎儿死亡率增加,体重减少及发育轻微延缓。洛索洛芬钠可致大鼠分娩延迟并可通过其乳汁分泌。
洛索洛芬钠为前体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其活性代谢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
药代动力学:
根据文献报道:
本品口服后,在胃肠道很快被吸收,以洛索洛芬钠及反-OH代谢物(活性代谢物)两种形式出现于血液,并以较高浓度分布于肝、肾、血浆中。
健康成人口服本品60mg后达峰时间原形物为30分钟,活性代谢物为50分钟左右,原形物的蛋白结合率为97.0%,活性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为92.8%,其后大部分变为原形物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或羟基化物的葡萄醛酸结合物,主要经尿迅速排泄,口服后8小时内约排出50%。连续口服5天,没有蓄积性。原形物的半衰期为1.2h,活性代谢物的半衰期为1.3h。
适应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痛、肩周炎、颈肩腕综合征,以及手术后、外伤后和拔牙后的镇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热镇痛。
不良反应
洛索洛芬钠是一前体药物,在吸收入血前对胃肠道无刺激,也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只有吸收入血后转化成活性代谢物才发挥作用,因此,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作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低。
消化系统不适较多见如腹痛、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烧心等,有时会出现皮疹、瘙痒、水肿、困倦、头痛、心悸等,偶见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间质性肺炎以及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AST、ALT、ALP升高等。
据文献报道 :(本项包括不能计算发生率的不良反应报告)。
总病例 13,486 例中, 409 例( 3.03% )报告有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症状(胃及腹部不适感、胃痛、恶心及呕吐、食欲不振 2.25% )、浮肿及水肿( 0.59% )、皮疹及荨麻疹 (0.21%) 、嗜睡( 0.10% )报告。
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详)
休克 :可能发生休克,故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置。
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可能发生,故应进行血液检查等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皮肤粘膜眼综合征可能发生,故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急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可能发生,故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由于伴随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能出现高钾血症,故使用该药时应特别注意。
间质性肺炎 :可能发生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 X 线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的间质性肺炎,若出现此类症状,应速停药并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等适当处置。
消化道出血 :严重的消化性溃疡或大肠、小肠的消化道出血,例如:呕血,黑便,以及便血,有时伴有休克的发生。病人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立刻停药并作适当处置。
肝功能障碍,黄疸 :可出现 AST(GOT) , ALT(GPT) 和 γ-GTP 升高,伴随着黄疸的肝功能障碍或突发肝炎。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刻停药并做适当的处置。
哮喘发作 : 可出现哮喘发作等急性呼吸性障碍。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刻停药并做适当的处置。
同类其它药品的重大不良反应
再生障碍性贫血 :据报道,其它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可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它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皮疹、发热(发生率 0.1-1% 或发生率不详) ;瘙痒感(发生率 0.05-0.1% ) ;荨麻疹(发生率 <0.05% )。发生过敏反应时应停药。
消化系统 :腹痛、胃部不适感、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腹泻(发生率 0.1-1% 或发生率不详) ;消化性溃疡、便秘、胃灼热、口腔炎(发生率 0.05-0.1% ) ;消化不良(发生率 <0.05% )。发生消化性溃疡时应停药。
精神神经系统 :嗜睡(发生率 0.1-1% 或发生率不详) ;头痛(发生率 <0.05% )。
血液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0.1-1% 或发生率不详) ;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生率 <0.05% )。
肝脏 : AST ( GOT )、 ALT ( GPT )上升(发生率 0.1-1% 或发生率不详) ; Al-P 上升(发生率 <0.05% )。
其它 :浮肿(发生率 0.1-1% 或发生率不详) ;心悸、颜面热感(发生率 <0.05% )。
禁忌:
以下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根据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
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
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
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c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尚未确立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
因动物实验(大鼠)有延迟分娩及有胎仔动脉导管狭窄的报告,妊娠晚期妇女禁用。
哺乳期妇女避免用药,必须用药时,应停止哺乳(大鼠实验报告本品能泌入乳汁)。
儿童用药
尚未确立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婴儿、乳儿、幼儿或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老年患者用药
高龄者易出现不良反应,故应从低剂量开始给药,并观察患者状态,慎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华法林)合用时,会增强该类药的抗凝血作用,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减量。(因本品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力,对该药的抗凝血起相加作用。)
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等)合用时,会增强该类药的降血糖作用,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减量。(本品在人体的蛋白结合率洛索洛芬为 97.0% ,反式-羟基代谢物为 92.8% 。因此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时,会增加合用药物的血中活性形式,而增强该药的作用。)
与新喹诺酮类抗菌药(依诺沙星等)合用时,有可能增强该类药的诱发痉挛作用。(新喹诺酮类抗菌药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 GABA 与受体结合,引起痉挛诱发作用。合用本品会增强新喹诺酮类药的抑制作用。)
与锂制剂(碳酸锂)合用时,可能使血中锂浓度上升而引起锂中毒,故注意血中锂浓度,必要时应减量。(虽尚未证实,但因本品抑制肾脏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减少碳酸锂的肾排泄,并使血中浓度上升。)
与噻嗪类利尿药(氢氟噻嗪及氢氯噻嗪等)合用时,有可能减弱该类药的利尿及降压作用。(因本品抑制肾脏前列腺素生物合成作用,而减少水及钠排泄。)
参考资料
洛索洛芬.摩贝化合物.
洛索洛芬.医脉通·用药参考.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10:18
目录
概述
化合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