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是水深一般超过3000M的大洋底部,全球洋底平均深达3800M。洋底的地壳厚度很薄,一般仅为5至10千米。洋壳是
玄武岩质的,洋壳表面覆盖着薄层
深海沉积物,一般只有几百米。
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高峻脊岭,它彼此相接,全长约八万公里,贯通四大洋,统称
大洋中脊。最为壮观的
大西洋中脊宽达1,500~2,000公里,约占大西洋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对高度约1,000~3,000米,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呈“S”形,南北延伸。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有火山露出水面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4,000~5,000米,这里分布有
海岭、海峰、
海台、
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
海盆。海盆底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洋底大规模热水环流系和富金属堆积的存在是近年来人类重大发现之一,,它们沿快速扩展的东
太平洋中脊分布。作为金属来源的新生玄武质
洋壳、由地壳拉伸出现的裂隙系和驱动海水环流的热源是
矿床生成的三个必要条件。但此类生成物能否存留下来还取决于
洋流是否发育,陆源沉积的补给程度等其他因素。综合起来,像
红海、加利福尼亚湾等裂陷早期的伸展小洋盆和弧后盆地对此类矿床的寻找最为有利。现代洋底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现对陆上石化矿床研究的启示在于,只要条件具备,陆壳范围内也可以出现类似的成矿作用,华南和秦岭中、晚泥盆世的层控矿床即其实例。
(1)研究表明,全球三大洋洋底都是从距今160Ma左右的中
侏罗纪开始增生的,此为第Ⅰ构造变动幕的开始。以后,在137Ma左右、97Ma左右、58Ma左右、36Ma,10Ma左右又依次经历了第Ⅱ、第Ⅲ、第Ⅳ、第Ⅴ、第Ⅵ变动幕。每个变动幕之后至下一变动幕之前为一个增生期,共有6个增生期。第Ⅱ、Ⅲ、Ⅳ幕表现出全球性、同步性、突发性明显的大规模的增生格局的重大变化,其他活动幕则多半是规模较小,剧烈程度较低,同步性稍差,陆续发生的全球性变动;
(2)按照增生历史的差异和结构的不连续性,将全球三大洋洋底划分为49个相对独立的增生区,后期增生区对前期增生区常常有明显的改造作用,表现为“X”型裂解,“T”型或“V”型楔入,洋脊的平行跳位等形式;
(3)事实表明履带式洋底
板块运动模式,即威尔逊循环概念,应当改变,而代之以受
地幔不同深度层的构造热过程导致的热物质上涌,侧向对流的运动模式。而且运动的格局不断变化,上涌的过程有始有终;
(4)某些洋底超级
转换断层与大陆内岩石圈层的
构造异常带的可对接迹象,进一步揭示出地球整体构造变动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