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坝镇洁源村位于瑞金西北远郊,距市区8公里,毗邻江西省瑞金经济开发区。因境内蕴含
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取“洁白的致富资源”寓意取名为洁源村。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45亩、林地4000亩。有村小组15个,自然村18个,总户数712户、2654人,党小组6个,党员79名。
简介
沙洲坝镇洁源村位于
瑞金西北远郊,距市区8公里,毗邻江西省瑞金经济开发区。因境内蕴含丰富的
石灰石资源,取“洁白的致富资源”寓意取名为洁源村。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45亩、林地4000亩。有村小组15个,自然村18个,总户数712户、2654人,党小组6个,党员79名。
红色古村
苏区革命时期,洁源村人民无私奉献支红支前,积极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时仅千余人的洁源村就有186人参加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工作,支红支前人员达400多人,105人为革命牺牲,解放后被认定为革命烈士的有89人,“两红”人员19人,参加长征后幸存的仅有
曾汉周(正部级,曾任最高法院副院长,特别法庭副庭长兼第一审判庭审判长)、欧阳华(副部级,转入地方曾任广西花沙布公司经理)2人。同时,为了支持革命,洁源村人民甘愿吃红薯渣、挖野菜充饥,慷慨捐粮捐款,踊跃献鞋献物。
据史料记录,苏区时期洁源村人民共支援粮食2000多担,认购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8200元,投工投劳帮助红军运输物资、修筑工事不计其数。
生态绿村
洁源村古时曾名樟树村,村内多产古樟树,不完全统计,全村现有树龄100年以上的樟树56棵,整个村庄掩映其中。洁源人民一直把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在上世纪70、80年代,村民大力发展水稻、油菜、白莲种植,是瑞金闻名的物产丰裕、四季花开的村庄。当前,洁源人民更加注重村庄环境保护,更加善于把保护环境与发展转型融为一体,策划启动了洁源农业观光园建设,围绕“一朵花、一篮菜、一体验、一桌饭、一台戏”,对村庄、田块进行整体性开发,致力打造建设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普、农家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使之成为瑞金红色旅游的重要补充和市民休闲游乐的“后花园”。
和谐新村
洁源人素有樟树般坚韧顽强、淳厚朴实的品质,长期的发展演变始终保持着善良纯朴、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村没有出现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和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村“两委”班子立足于加强自身建设,致力于发展经济、服务群众,具有极 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号召力,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妇女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计生协会先进村、江西省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红色历史
洁源村位于沙洲坝镇西北,辖15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目 前人口3018人,是
九堡镇、
冈面乡等乡镇进入城区的“咽喉”。洁源村始建年代已无可考,据《
瑞金县志》记载,早在宋代,洁源境内石山开始建窑烧制石灰,便有人在这一代活动。由于石头品质好,烧出来的石灰洁白如玉,烧制石灰的工艺日臻完 美,因此名扬周边。苏区时期,洁源属下肖区樟树乡,1984年改为洁源村,取意“洁白的致富源头”为洁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诗人
于谦一首《
石灰吟》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富产石灰的洁源也孕育了一批拥有这些品格的人民,苏区时期,崇德向善、敢于拼搏的洁源人谱写了一个个英勇斗争、流血牺牲的感人故事。
《七子参军》故事至 今广为流传。欧阳汝明出生在民不聊生的清末,父亲欧阳光轩英年早逝,欧阳汝明与母亲刘氏相依为命,为地主打工赚取微薄的收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欧阳汝明十几岁开始在田间劳作,二十八岁才结婚,二十九岁生子。1928年中国革命的火种点燃瑞金时,他的大儿子欧阳克茂快年近而立了,但是想起封建社会的深仇大恨,欧阳汝明就热血沸腾,希望能为革命战争尽一份力。为此,他积极做通老母亲刘氏的思想工作,要求儿子们都去参加革命。1934年红军北上时,刚满16岁的小儿子欧阳克蓉跟随哥哥们一起参军,在长征路上七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这是洁源村的真实写照。1933年1月至1934年6月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央红军部队驻扎此地,在中央苏区扩红运动中,洁源人民积极响应“送郎当红军”的号召,当时仅1100余人的洁源村,就有400人参军和参加苏区工作,因扩红成绩突出,被中央苏区“扩红模范”的光荣称号。
红军队伍驻扎洁源期间,与当地人民结下了难忘的军民鱼水情。士兵们深入各家各户了解村情民情,积极热情地帮助村民解决挑水劈柴,维修破房等生活问题。为了支持革命,洁源村人民甘愿吃红薯渣、挖野菜充饥,慷慨捐粮捐款,踊跃献鞋献物。据史料记录,苏区时期洁源村人民共支援粮食2000多担,认购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8200元,投工投劳帮助红军运输物资、修筑工事不计其数。
在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陈列着战争时期用于斗争的武器弹药。斑驳的枪杆于今人而言,它们是历史的生动诠释,而在硝烟四起的战争时期,它们是凝结着人民军工智慧的杰作,抗御着敌人的侵犯,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1927年的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兵工厂的成立亦为工农红军创造了“枪杆子”的历史。1933年,中央红军兵工厂在我市冈面乡竹园村组建成立,从各地需要出发,中央苏区分别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兵工厂、枪炮局或修械所。1930至1934年,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洁源埠角桥边万寿宫,设立中央红军兵工厂下辖的军械修理所,调来四五名军械维修专家,并在洁源招编下肖区赤卫队欧阳克椿等七八名优秀赤卫队员做维修助理,十几人在此维修前线运来的坏枪械。因设备简陋,修械所的工人凭着一个风箱炉、一个铁砧、几把火钳、几把铁锤,因陋就简地修理枪械,修好的枪械,抬到修理所前面草坪试枪,草坪上的一排排牛根子树因子弹射击留下密密麻麻的弹孔。不仅如此,他们还帮助百姓修造镰刀、锄头等农具,在为提供武器装备的同时,支援根据地生产和建设。
1934年8月
红军长征前夕,修械所接到上级通知,妥善处理不能带走的枪械,于是把一些木质枪托集中烧毁,零部件用油纸包好运到石螺岭的无名山谷秘密掩埋。修械所撤离,兵工人员轻装上阵,随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
军械修理所旧址
“欧阳可伦、欧阳克英、欧阳光湖……”翻开保存在烈士馆内的烈士名录,一张张薄透的纸张微微泛黄,清晰地钢笔字迹记录着一个个真实且厚重的生命。透过简洁的记录内容,洁源村父送子、妻送郎,兄弟双双上战场的情景逐渐显现。据统计,苏区时期洁源村参加红军人员190名,到达陕北时仅存2人。
80多年时光荏苒,
红军长征的步伐已渐行渐远,但是革命的印记却永远留在洁源人民的心中。在红色基因的引 领下,借助《若干意见》的东风,勤劳的洁源人紧抓机遇,感恩奋进,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中,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产业转型迈上快车道,民生实现大改善,呈现出村庄美、产业旺、人心聚、党旗红的崭新景象,走上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征程。
洁源村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三产富民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为特色,推进村庄整治,对破旧土坯房进行统一改造,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白墙灰瓦的客家建筑风格,整个村庄镶嵌在古樟翠绿之中,洁源显得诗意而美丽。
在做好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洁源村引导村民利用村庄改造成果和良好的田园风光,通过“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村民致富,启动建设了集果蔬产销、采摘、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洁源生态产业园,种植葡萄、草莓、四季豆等
经济作物,成立洁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52户村民率先走上生态发展路子,采取大户带动方式,发展精品脐橙园、大棚果蔬、葡萄采摘园,形成了“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大部分村民从原来的“赚苦力钱”变成赚“技术钱”“市场钱”,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5100元提高到6100元。
村中古樟飘香,村前荷花摇曳,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今 天的洁源,如小巧别致的玉雕,魅力四射。过上新生活的洁源人民感铭党恩,红色基因始终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据村干部杨桂华介绍,踊跃报名参军是洁源村的传统,近年来已经有105位烈士后代纷纷走进部队接受磨练,杨桂华的丈夫、儿子均有着十几年军龄。“红色是鲜亮的,它催人奋进。”透过杨桂华的话语,可以看到洁源人民内心深处对红色的浓烈感情,始终不变、喷涌如昔。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