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鼻巨蜥
巨蜥科巨蜥属动物
圆鼻巨蜥是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爬行动物,又叫五爪金龙、四脚蛇、鳞虫。头窄长,略呈三角形;鼓膜大而明显,鼻孔呈椭圆形;舌长且分叉长,呈蓝紫色;四肢粗壮,爪大而长;背面黑褐色,体背具数行黄色铜钱状花纹所构成的环纹,四肢具零碎的黄色斑点;尾侧扁,具数个黄色环纹;头吻部具数个黑褐色环纹,眼后有一黑色眉纹。幼体色斑十分明显,成体后色斑逐渐模糊不清。
动物学史
圆鼻巨蜥的同义学名较多,同义学名见下表:
形态特征
圆鼻巨蜥体形巨大,体全长1482(662+820)毫米,体重20-30千克。头窄长,略呈三角形;头与颈间有一明显的弧形缢痕。吻较长,吻端圆。吻鳞较小。头背鳞片较大,呈六边形,扁平无棱。眶上鳞较宽,7枚,呈弧形排列,其内有一团小鳞,外周亦有一圈较小鳞片。枕部鳞片稍小。鼻孔大,周围有10枚小鳞围绕。瞳孔圆形;眶上脊发达,向后延至眼后角后方,向前伸达眼与鼻孔之间。眼下方与上唇鳞间有3排小鳞。颞区鳞片较小,平滑无棱。耳孔椭圆形,竖立,鼓膜可见。
圆鼻巨蜥躯体壮实,略扁平。全身被粒鳞。躯干和四肢背面鳞片起棱,略呈菱形。躯干腹面鳞片较背面鳞片大而平滑;颈腹面与胸部鳞片基本一致,呈椭圆形;胸部向前,鳞片渐小;胸部往后至胯前的鳞片呈长方形,排成横行,按整齐的横行计算,可达70行。自领围至胯前一纵线上,有鳞片90行左右。腹面最粗一排鳞片74枚。泄殖肛孔横裂。尾背鳞片75枚左右,尾腹鳞片较大,横排。四肢粗壮,爪长而坚硬。尾侧扁,尾基较粗,往后渐细,尾背由并列的2行鳞片形成棱脊;尾末端圆钝,坚硬而上翘。
圆鼻巨蜥的头、躯干背面黑褐色,散有黄色小点或黄色纹;腹面一般黄色。腋胯间有黄色圆斑构成的环纹5条,每环纹间散有小黄点。四肢色斑与躯干相似。尾两侧有黑黄相间黑纹11条。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圆鼻巨蜥主要以陆地生活为主。一般在山区的溪流附近,以及沿海的河口、水库、山塘等都是它们最喜欢的栖息地。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圆鼻巨蜥昼夜都出来活动,但外出最频繁的则是清晨和傍晚,它们会在水中游泳,或是爬到矮树上去找食物。圆鼻巨蜥的食谱很广泛,从鱼、蛙、虾、鼠到其他的一些小型的爬行动物甚至昆虫和鸟卵都是它们的食物;偶尔它们也吃动物尸体,甚至偷食附近村庄里的家禽。
圆鼻巨蜥生性好斗,凶猛异常,遇到危险时,常以强有力的尾巴做武器抽打对方。在感到情况不妙时,圆鼻巨蜥也会有很多方式自救,如立刻爬到树上,用爪子抓树,发出威吓对方的噪音;或者鼓起脖子,使身体变得粗壮;再或者一边吐出长长的舌头,一边发出“丝丝”的声音恐吓对方;有时还会把吞吃不久的食物喷射出来引诱对方,乘其不备再赶紧逃走。但更多的时候,是与对方进行搏斗。在搏斗之前,圆鼻巨蜥会将身体向后,面对敌人,摆出格斗的架势,相持段时间后,乘对方的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圆鼻巨蜥就会慢慢地靠近对方,抬起尾部,出其不意地向对方抽打过去,使对方惊慌失措,落荒而逃,甚至因为这一击而丧命。不过,偶尔在遇到非常强大的对手时,圆鼻巨蜥也很会辨别形势,迅速地爬到水中躲起来。
分布范围
圆鼻巨蜥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具体分布国家和地区为孟加拉、柬埔寨、中国(海南、云南、广西、香港等)、印度(安达曼群岛、尼科巴岛等)、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加里曼丹、巴厘、圣吉吉、北苏门答腊等)、老挝。
繁殖方式
卵生。雌性于6-7月的雨季产卵于岸边洞穴或树洞中,每窝产卵15-30枚,卵的大小为70毫米×40毫米。孵化期为40-60天。
养殖技术
圆鼻巨蜥生性胆小,白天很少活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自主采食鲫鱼、青蛙和小白鼠等活的动物,也可自主采食牛肉、精猪肉和鹌鹑蛋;常患寄生虫、感冒并继发肺炎等疾病。人工饲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90%;安全越冬的基础温度20℃,相对湿度60-90%。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1989年,圆鼻巨蜥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极危。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圆鼻巨蜥被认为在很多地方都很丰富(全球),包括一些城市,如曼谷,但没有具体的种群数量数据。在中国,因圆鼻巨蜥原有数量不多,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导致分布地人们对其随意捕捉,使原本数量就较少的圆鼻巨蜥到达灭绝的边缘。
2023年5月14日消息,科研人员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圆鼻巨蜥。据保护区管护局的科研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圆鼻巨蜥身长约1米,全身为黄褐色,且布满了颗粒状鳞片。
在中国,不仅建立了圆鼻巨蜥保护区,同时还大力鼓励人工饲养繁殖,以此来拯救数目稀少的圆鼻巨蜥。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7:20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