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自若
汉语成语
泰然自若(拼音:tài rán zì ruò)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元·脱脱等《金史·颜盏门都传》。
词语出处
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迺号令士卒如平时,由是人益安附,而功易成焉。(元·脱脱等《金史·颜盏门都传》)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泰然自若”。
成语故事
在宋金交战中,有个金人名叫颜盏门都,身材高大,美须飘飘。他的哥哥羊艾在进攻汴梁的战斗中不幸牺牲,门都继承哥哥的事业,开始了军旅生涯。那时金朝都统完颜杲准备进攻饶风关,派门都带着60名骑兵做先遣队。作为侦察员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展露了他的军事才华。完颜杲非常欣赏他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便将他带在身边。
金朝天眷初年(公元1138年),宋朝定国军节度使李世辅与他的父亲一起被金军俘虏,父亲被杀,李世辅投靠西夏,伺机报杀父之仇。一次,李世辅设下家宴,派人邀请完颜杲来做客,席间,以献甲胄为名,劫持了完颜杲。颜盏门都看到情形危急,冒死逃了出来,带援军救出了完颜杲。
颜盏门都性情忠厚,谨小慎微,制订作战计划特别缜密周到。他遇事沉着镇静,有敌人突然进犯,即使矢箭如雨落下,他仍泰然自若,像平时一样布置行动计划,发出行动命令。颜盏门都又有豪侠心肠,对待士兵宽宏大度,因此他的队伍军心稳定,任何情况下都有良好的秩序,士兵们也死心塌地跟随着他。
成语寓意
颜盏门都遇事的泰然自若是赢得众人钦佩的成功的原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竞争十分激烈,掉进别人挖的坑中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了从容应对不期而遇的诡计和陷阱,人们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将其克制,尽量将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好是泰然自若,不受影响。因为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镇定和坦然,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局面,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给对方以致命的还击。
马斯洛曾经说:“在人们感到非常疑惑且好像闯下了大祸的时候,如果你能掌控好自己的那些消极情绪,或许事情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局面,控制情绪都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保持镇定,整个事件的脉络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随之浮现出来。
成语运用
“泰然自若”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含褒义。
现代·华而实《汉衣冠》三:“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现代·茅盾《腐蚀·十二月十日》:“我表面上虽还泰然自若,心里却感得急了。”
现代·萧乾《赞孙用》:“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他总是那样恬静安详,那样泰然自若,永远保持自己本来的面貌。”
参考资料
泰然自若.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7:25
目录
概述
词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