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是江苏泰州的著名景点,是
泰州的
标志性建筑。位于泰州凤城河风景区(4A级)内,初建于
南宋绍定二年,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2013年元旦前夕,胡锦涛主席回到家乡泰州登上望海楼俯瞰泰州城、察看城河水。
历史沿革
泰州“望海楼”,始建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初名海阳楼。由于战火和楼圮等原因,楼先后四次毁拆重建。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楼毁于大火后,州守鲍龙重建,改称望海楼。
清康熙年间重建,更名为靖海楼。清嘉庆初楼欲圮,拆而重建,又更名为鸣凤楼。
1938年8月,在政府下令拆除城墙的同时,望海楼也被拆除。
2006年重修,名字沿用古代的望海楼。
2012年11月,泰州“望海楼”获批加入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行列中第12位成员。
建筑布局
泰州望海楼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园内主要建设望海楼、州城墙遗址。其中,作为主要景点的望海楼位于公园东南角,楼高32米,取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下面筑高大石台,平面呈十字折角形,三层重檐十字顶,中层出回廊和平座。主体色彩取栗壳、青灰二色,古朴典雅。新望海楼的设计延续历史建筑风格,具体表现形式相对于历史记载更高大、壮美,线条流畅优美,表现手法高雅、脱俗,与泰州现有古建筑保持和谐一致的风格。
州城墙遗址将恢复原有风貌,在原泰州古城墙位置复建。望海楼重建方案由中国
四大名楼南京阅江楼的设计者、
东南大学杜宝顺教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而成。
重修望海楼之际,因造楼挖地基,意外发现宋朝泰州城地下
排水设施,并出土大量铜钱、陶器等文物,被列为重大考古发现。
节庆活动
望海楼风景区是泰州
传统文化的中心,每到重要节日,都会有独具地方特色的
民俗文化表演,如
舞龙舞狮、摇花船、采红菱、方言相声等,凤城河对岸的老街戏台也会唱响淮剧、
扬剧、
板桥道情等地方曲目,中秋时亦有汉服
祭月活动。
旅游信息
交通
2、
泰州市内乘坐1路、9路、10路、22路公交车到望海楼下车即可,火车站乘坐1路车。
门票
免票政策:本地60岁(含)或外地70岁(含)以上老人凭
老年证可免票;现役军人、导游、残疾人、
特困户、
低保户凭有效证(件)可免票;儿童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4米(含)以下实行免票。
优惠政策:6周岁(不含)-18周岁(含)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
学生证实行
半票。
文学作品
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长、《
经济日报》总编辑、《
人民日报》总编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
范敬宜先生二零零七年应泰州市政府邀请为泰州重修望海楼而作《
重修望海楼记》。现镶嵌在泰州望海楼二楼迎面高壁,金底黑字。全篇五百多字,以文言文撰写。文章简述了望海楼屡建屡毁的经历、有关泰州的文人雅事以及名楼重修的
必然性,抒发了笔者登楼的所见、所感、所思。行文简练,大气磅礴。先后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刊发。二零一零年被收录入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供全省各地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定书目。
重修望海楼记
泰州,汉唐古郡,襟江负海,壤沃物阜,人杰地灵。予先祖范文正公曾为泰州西溪
盐官,而
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把酒赋诗,以相酬酢。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已呼之欲出。历二十余载,乃有《
岳阳楼记》问世,发浩音于四海、振遗响于百代。泰州城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故前人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
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公历二零零七年秋,巍然一楼飞峙泰州凤城河之滨,上接重霄,下临无地,飞甍浮光,崇阶砌玉,其势可与
黄鹤楼、
滕王阁媲美,允称
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之再兴,岂独泰州一邑 “文运命脉”之象征哉。
予登乎
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则感孕育万物之德,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则感有容乃大之量,而思何以效之;望其神秘莫测之深,则感宇宙无尽之藏,而思何以宝之;望其波澜不惊之静,则感一碧万顷之美,而思何以谐之;望其咆哮震怒之威,则感裂岸决堤之险,而思何以安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