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汉语一级通用汉字(
常用字),读作tài,最早见于
战国文字。本义为滑的;还可指安定平和、奢侈、大之极、通达、宽裕等义。
泰, 形声字。《说文》于“泰”下出古文,像正面站立之人形。中从“二”或表示身体部位(或以为区别笔画以别于“大”),犹如甲骨文、金文之“文”字或加饰画以表示文身交错之形。《说文》古文形体为后世“太”字所本。按:商、周无“太”字,每以“大”为之。典籍亦每以“大”为之。“大”、“太”,古今字也,乃一字之分化。至战国陶文而有“泰”字,是小篆形体所由出。汉后,渐合“𠬞”为“大”状,复与上部相连,遂成“𡗗”形,为楷书所本。于是变小篆“泰”字由从大、从廾、从水三部结构为从𡗗、从水之两部结构字。 按:诸家或由此以寻造字之义。或谓古文“夳”下“二”形当作“仌(冰)”以取滑义;或谓“泰”为双手(即廾)捧水,示水从手(指)中溜下以表滑义。然则是以会意释之。清
邵瑛《群经正字》谓“今经典无此义”,是释字可,于义则无徵。姑阙之。或释“太”之义,以为古文“夳”乃“太之上者,从大、从古文上(即二)会意”,似亦勉强。兹以古文“夳”为象形,以“泰”为形声,俟考。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泰”下言:“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即《说文》 ‘夳’字,‘夳’即‘泰’,则又用‘泰’为‘太’。”按:大、太、泰三字之关系,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太”下说解至为简赅。其言曰:“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为象形,太为分化,泰为假借。”《书·泰誓上》孔颖达疏:“顾氏以为,泰者,大之极也,犹如天子诸侯之子曰太子,天子之卿曰太宰。此会中之大,故称‘泰誓’也。” “泰誓”即“太誓”,极言其盛。《礼记·曲礼》:“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
孔颖达疏:“泰,大中之大也。”上所列“泰”字多用为大、太义,例多不备举。要之,大、太一字而分化;太、泰成两条脉络歧而为二,始每通用,后分而为三。
此以曡韵为训。字从水,水在手中,下澑甚利也。与辵部达字义近,皆他达切。《
周易》:“泰,通也;否、塞也。”《左传》:“汏輈,及鼓跗,著于丁宁。”“汏輈,以贯笠毂。”皆滑之意也。滑则寛裕自如,故引伸为纵泰。如论语《论语》“泰而不骄”是也。又引伸为泰侈,如《左传》之“汏侈”、《
西京赋》之“心奓体泰”是也。汏卽泰之隶省、隶变,而与淅米之汏同形,作“汰”者,误字。
按,当作夳,从仌、取滑之意也,从大声,转写恐失其眞矣。後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卽《说文》夳字,夳卽泰,则又用泰为太,展转貤缪,莫能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