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
眼的辅助装置
眼的辅助装置。由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出泪液泪道组成。泪腺有拇指盖大小,位于眼眶的外上侧,经常分泌泪液。泪液不仅能洗刷眼球表面以维持其清洁,还能保持角膜的湿润。
概述
泪液中的溶菌酶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眼球起保护作用。泪道包括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泪液从泪腺的排泄管流向结膜上的泪腺开口,流经眼球表面而集中于内下方进入泪小管,上、下两条泪小管合并流入泪囊。泪囊位于泪囊窝内,下端是鼻泪管,鼻泪管和鼻腔相通。泪腺不但在大哭和大笑时分泌泪液,平时也在不断分泌,只是分泌量少,从鼻泪管流入鼻腔,不易引入注意。若泪道发生狭窄或阻塞时,眼睛总是泪汪汪的,叫泪溢。
泪器的发育
1、泪腺的发育:
所有的结膜腺体(包括泪腺)都由表面外胚叶内陷所形成。泪腺是由颞侧上穹隆部结膜上皮细胞陷入中胚叶组织内发育形成。胚长30~50mm时可见泪腺原基,胚长50~55mm时,团状结构的中央部细胞崩溃,开始形成腺体和排泄管腔。因上睑提肌肌腱的发育,泪腺被分为两部分,眶部泪腺出现较早,睑部泪腺出现较迟。胚胎28周时,可见泪腺细胞中的分泌颗粒,直到胎儿10个月时,仍有不少未成熟的腺体细胞,出生时泪腺未完全发育,通常,泪腺要到3~4岁时才发育完全。副泪腺也是结膜上皮细胞陷入中胚叶组织后增殖形成的,发生较晚。胚长70~95mm时,Krause腺开始形成;胚长82~120mm时,Wolfring腺开始发生,胚胎9个月时,副泪腺内可见分泌颗粒,至出生时仍未发育完成。
2、泪道的正常发育:
泪道的发育形成与外侧鼻突、上颌突和眼睑的发育有关。胚胎第6周时,上颌突向前生长,与内外侧鼻突接触,形成胚胎颜面部。此时,表面外胚叶组织在外侧鼻突和上颌突之间下陷形成一沟状结构(鼻泪沟),泪道的发育即由此沟逐渐形成的。此后,鼻泪沟与表面上皮分离,逐渐加深,在中胚叶组织中形成肥厚的不规则细胞索,埋于表面组织的下面,该细胞索就是泪道的原基。也有人发现胚胎在第6周末,从未发育成熟的鼻腔有上皮细胞索向前述的细胞索下端延伸对接,共同形成柱状细胞结构,以后细胞柱的中央有空腔形成,变成泪道。细胞索向上生长进入眼睑,形成上、下泪小管,向下生长时进入鼻内形成鼻泪管。有人认为上下泪小管起源于同一细胞索,先发育成下泪小管,然后自下泪小管再形成上泪小管;也有人认为上、下泪小管是各自独立发生的。泪小管约在胚胎3~4个月时形成管状,胚胎7个月时尚未形成在睑缘的开口。上、下泪小管形成后,泪囊和鼻泪管也逐渐形成。鼻泪管的上端变粗形成泪囊的原基,鼻泪管原基的细胞索中央形成的空腔,起始时为断续的数个独立的短管,胚胎6~7个月时,数个短管连通形成一个管道。胚长60mm时,除上下泪点和鼻泪管开口外,其余泪道部分都已形成管道。胚胎第7个月时,泪小点开通,胚胎第8个月时,鼻泪管下口开放,至出生前泪道完全通畅,也有部分婴儿出生时鼻泪管开口仍未发育完成。
泪器的异常发育
1、先天性无泪腺:
极少见,因泪腺起源于上穹隆结膜的上皮,所以无泪腺多见于无结膜无眼球等先天异常患者。
2、先天性泪腺脱垂和异位泪腺:
较少见,系由于眶隔等筋膜发育缺陷所致,使泪腺脱出眼睑皮下,致上眼睑外侧隆起,长期脱垂会使眼睑皮肤松驰、红肿等。经手术使泪腺复位并加固眶隔等筋膜组织效果良好。异位泪腺是指泪腺位于泪腺窝以外的部位,多见于眼球外侧、结膜下等。极少数可发生于虹膜和脉络膜等眼内。一般可作手术切除异位的泪腺。
3、先天性泪小管和泪点缺如或闭锁:
较少见,系由于泪道原基上端未能分化,或即使分化但仍未形成管道。其中以单纯性下泪小点闭锁多见,泪小管正常,表面开口处被上皮覆盖,也可表现为甚小开口或完全闭塞,多有遗传性,为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时也可表现为额外的泪点和泪小管,如一眼两个下泪小点和泪小管等畸形。
4、先天性鼻泪管闭锁:
临床上十分常见,系由于泪道分化形成管道的过程中发育缺陷所致。约有6%的足月婴儿鼻泪管未完全开通。大部分是由于鼻泪管下口有上皮残屑堵塞,或管道上皮层发生皱褶和黏膜憩室所致,少数为骨性鼻泪管不通引起。绝大部分经泪道探通术可治愈。
5、先天性泪囊瘘:
较常见,为发育变异所致,可能与泪囊外侧下端过度生长有关,也有人认为系皮肤内陷,以后发生管道化而形成。最常见的部位为开口于内眦韧带下外侧即鼻外侧。可单侧或双侧,常流出清液,有的排出黏液脓性分泌物,若瘘口小、症状轻则易被忽视。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瘘管,但须保持泪道通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08:42
目录
概述
概述
泪器的发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