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
鲁藜创作新诗
《泥土》是当代诗人鲁藜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哲理小诗。此诗赞美了泥土的无私奉献精神,宣扬了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朴素清丽,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又摒弃了华丽的装饰,给人以哲理性的深思。
作品原文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42年,发表于1945年的《希望》创刊号上。当时为“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曾经发生过所谓抢救失足者运动,作者也是被清洗者之一,所以才有“被埋没的痛苦”,有“被误解的痛苦”,有“被怀疑的痛苦”,而作者被组织怀疑时的痛苦,刻骨铭心,历久难忘,后作者怀着良好的心愿,写下此诗,既自勉,亦告诫他人。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此诗赞美了泥土的无私奉献精神,既是诗人的自勉,也是诗人对他人的善意告诫。许多人把它作为座右铭。诗歌将个人痛苦归咎于自视太高,“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所以才“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只有将自己放低,自视为“泥土”,进入“无我”境界,才能减少痛苦。诗中蕴含一种反求诸己,通过自省来抑制自我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儒家用“修身”“克己”为本“致良知”的方式遥相呼应。
此诗表现了作者公而忘私的人生态度。它所阐发的是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另外,此诗亦反映了诗人来到延安,投入人民革命战争生活后的心理变迁。
艺术特色
这首小诗写得朴素而清丽。
全诗共有四行,分为两节,前后两节在意思上还有一个小的转折。第一节:“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这里道出了引人思索的生活哲理,告诫人们不要孤芳自赏,自视特殊,争名夺利,而陷入个人利益的泥坑中不能自拔,以致时时给自己带来痛苦。第二节:“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则着重在劝勉,是勉励人们要甘于平凡,乐于做铺路的泥土,不要考虑索取,而要多些给予。 
在诗体上,诗人采用了格言式的诗体,把审美意象与哲理意味交融一体,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诗人将“珍珠”与“泥土”的对列,实质是告诫人们:对待现实生活应有正确态度。“珍珠”,它光泽诱人,价值昂贵;“泥土”,它朴实无华,平凡卑微。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把自己当作“珍珠”,他们刚学会一点本事,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一旦理想和现实有巨大的反差时,就会怨天尤人,认为自己被放错了位置,总觉得所处的岗位辱没了自己的才华。这种自视殊高的人,必然就会步入人生的误区,时时产生被埋没的痛苦。这样使朴实无华与爱慕虚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在强烈的对比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教益。
而且,“珍珠”、“泥土”和“路”这三个意象自身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经过诗人全新的思想,使它们之间的变幻与沟通变得意味深长。“把自己当作珍珠”,是一种以荣华富贵为主要目的的个人奋斗。“把自己当作泥土”,是一种甘为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理念。这样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说服力强。
总之,这首小诗写得朴素而清丽给人带来哲理性的沉思。诗人多处运用比喻,让人们在其中获得良好的教益,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又摒弃了华丽的装饰,从而取得了诗的艺术生命。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又摒弃了华丽的装饰,给人以哲理性的深思。
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诗人、评论家王玉树《迎水晚霞吟谈录》:“他所写的《泥土》这首经典作品,坚定主张明智者要以“泥土”为荣,不可自诩不凡充当闪亮的“珍珠”,其思想境界和艺术性远远高于一般的哲理诗,有着超时空的文学意义。”
现代诗人、诗歌评论家阿垅《小诗片论》:“它像宝石一样含蓄着许多光彩,鲜花一样含蓄着不少芳香;它只是有着说理的外貌的抒情,它是誓言!……它是宣誓的抒情,是达到了认识的高度又从那一高度跃出的革命的感情底火花。”
当代诗人、复合型学者魏丕植《读鲁藜》:“这首诗,把最常见的不被人重视的泥土化为诗歌意象,语言明白晓畅,却将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倡导和赞扬忘我奉献的革命精神,表达得透彻有力。”
当代诗人周良沛《致鲁藜的信》:“您‘把自己当作泥土’的人格的诗,我把它作为座右铭。”
作者简介
鲁藜(1914—1999年),原名鲁徒弟,笔名有许流浪、流云、鲁家、老鲁、司马仑等福建同安人。七月派诗人。少年时代在越南过。1932年回国。曾在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学习。1934年后在上海、安徽等地从事教育及文艺工作。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到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1942年起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在晋冀鲁豫文联和北方大学文学系作。1949年任天津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55年受胡风错案株连,到农村劳动。1977年平反后,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出版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时间的歌》,散文《枪》《李村沟的故事》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2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