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东风螺
蛾螺科东风螺属动物
泥东风螺是蛾螺科东风螺属动物,贝壳长卵形。壳高51.3mm,壳宽30.0mm。螺层约9层。缝合线明显。壳顶部各螺层膨圆,基部3~4螺层各在上方形成肩角。壳面生长纹细而明显,壳表黄褐色。壳口长卵形,内面瓷白色。外唇薄。内唇稍向外反折。绷带宽而低平。脐孔明显,不深,有的被内唇掩盖。厣角质。泥东风螺俗称“南风螺”,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食用贝类。由于资源衰退,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开展泥东风螺的人工育苗和增殖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和前景。
形态特征
壳呈长卵形,螺层约8层,基部3层在缝合线下方形成狭而斜的肩角面。壳面平滑,黄褐色,外被薄的壳皮,有的个体隐约见到斑块。壳口长卵形。外唇薄,弧形;内唇稍向外折。绷带在脐孔边缘部分具皱褶。脐孔小。厣角质。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下带泥质海底。肉食性生活在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泥沙质海底。
地理分布
人工繁殖
亲螺应采集临近产卵期的野生体质较好,平均壳长6cm的,雌雄比约1:1。放养在经过滤消毒的产卵池中,池水比重1.018~1.022,水温28~31℃,池底铺一层8cm细沙,保持微流水适当充气,每天喂切块小杂鱼1次,及时清除残饵。产卵时亲螺紧贴池壁,产出卵囊粘附在池壁上,呈乳白色,连成片,透过包膜可见到龙褐色的受精卵。收集卵囊用过滤海水冲洗去除污物,再用聚维酮碘消毒冲洗干净,入进20目网箱,然后垂吊浸泡在经400网目过滤海水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在海水温度28~31℃,比重1.018~1.022,池水微充气微流水条件下,5天幼体可出膜。幼体出膜后,移掉孵化网箱,用200μm尼龙筛绢收集浮游面盘幼体,用过滤海水冲洗3遍,放入过滤海水的培养池,边续充气。幼虫密度控制在10~20万个/m3,每天轮流投喂金藻、小球藻2次,日投喂量为2×104个/mL。刚孵出的面盘幼体有一个透明的薄壳,一对翼状的面盘,趋光浮游。经过8天培育,面盘逐渐退化,可见吸管触手,缘膜裂片脱尽,出现足并游近池底。用捞网捞出放入大盘集中搅拌一次,诱导其慢慢附着沉淀,再放入底铺一层5cm细沙的育苗池,附着后的幼贝部分埋在沙里,大部分时间静止不动。
苗种培育
变态后幼贝行底栖匍匐生活,将稚贝放养在流水育苗池,缓缓冲气,放养密度一般1~2万个/m2为宜,密度过高易爬离水面,影响生长及成活率。要经常用水淋池壁,避免贝苗爬高缺水而死亡。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如果饵料不足会导致自残,饵料过剩易使水质恶化,因此掌握合理投饵量十分重要。从投喂单胞藻到改投碎鱼肉,摄食率随个体增大而提高,前期每天投喂2次,后期投喂1次,喂饱为止。捞残饵时要小心,一般都有稚贝附着在残饵上面。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纤毛虫的危害。
参考资料
泥东风螺. 农业户 .
0041.victorswan photos at pbase.com.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4:0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人工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