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主义
生活方式
波希米亚主义(Bohemianism)是指称那些希望过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作家与任何对传统不抱持幻想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第二含义
背景
亨利·穆杰(Henri Murger)出版于1845年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让波希米亚人这个词普及于法国
穆杰小说中的概念为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1896年)提供了主题。
波希米亚在英语中的首次普及则是在威廉·梅克比斯·萨克莱1848年出版的小说《浮华世界》(Vanity Fair)中。甚至一个场景设在塞维利亚的法语歌剧中的西班牙吉普赛人卡门(Carmen),在梅哈克与哈乐维歌剧本(Meilhac and Halévy's libretto,1875年)中就被称为波希米亚人。
第二涵意:不受传统束缚的艺术家
虽然波西米亚人是指捷克波西米亚省的当地人,波西米亚人的第二个涵意却是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
波西米亚人这个词被用来指称那些希望过着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作家与任何对传统不抱持幻想的人。这个词反映了15世纪以来法国人对来自于波西米亚的吉普赛人的观感。在法国人的想象中,“波西米亚人”会让他们联想到四处漂泊的吉普赛人,他们是自外于传统社会的一群人,不受传统的束缚,或许还会带来一些神秘的启示,可能对他们也有一些太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指责意味在。
观念
“波希米亚”此词,现今已为广泛接受为对一种文艺的吉卜赛人的描述,不论说何种语言,不论居哪一城市,一个波希米亚人,便是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在生活上和艺术里脱离世俗常规。(《西敏评论》(Westminster Review), 1862)
这个名词和不同的艺术或学术社群产生关联,意指艺术家、文人或表演者过着自由漂泊、居无定所、不受一般社会习俗约束的生活,拥有与外在社会格格不入,或因与社会价值迥异的习性,而放逐自我的生活习惯与性格。并且被用来当作以下这些人物、环境或情况的普遍形容词:在《牛津简洁字典》中将bohemian定义为“不受社会习俗约束的人,尤以艺术家或作家为甚”;《美国大学辞典》中定义为“一个具有艺术或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生活和行动都不受传统行为准则的影响”。
解释
波希米亚的意思是任何你可以便宜地生活与工作,而且行事不落传统的地方,一个能达到心灵自由的社区。
19世纪与20世纪初在许多城市中都有兴起过波希米亚社区:德国慕尼黑的施瓦宾区(Schwabing)、法国巴黎的蒙马特区和蒙巴纳区(Montparnasse)、美国纽约市的格林威治村、苏活区、旧金山的北滩区(North Beach)以及之后的海特-艾许伯里区(Haight-Ashbury)、英国伦敦的切尔西区(Chelsea)和费兹罗维亚区(Fitzrovia)。
现代的波希米亚社区包括有中国的大理、泰国的清莱尼泊尔加德满都、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相关作品
法国作家亨利·穆杰(Henri Murger)出版于1845年的短篇故事集《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让波西米亚人这个词普及于法国。穆杰小说中的概念为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La Bohème,1896年)(又名《艺术家的生涯》、《绣花女》)提供了主题。
波西米亚在英语中的首次普及则是在威廉·萨克莱1848年出版的小说《浮华世界》(Vanity Fair)中。甚至一个场景设在塞维尔的法语歌剧中的西班牙吉普赛人卡门(Carmen),在梅哈克与哈乐维歌剧本(Meilhac and Halévy's libretto,1875年)中就被称为波西米亚人。
歌剧《波西米亚人》于1896年2月1日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波希米亚人》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要追述到1986年,已故的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将歌剧中的“波希米亚人”鲁道夫带到了中国观众跟前。
这个名词和不同的艺术或学术社群产生关联,并且被用来当作以下这些人物、环境或情况的普遍形容词:在《美国大学辞典》中将bohemian定义为“一个具有艺术或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生活和行动都不受传统行为准则的影响”。
保守美国人经常将波西米亚人和毒品以及自陷贫困连结在一起,然而,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许多最有才华的欧洲与美国文学名家都拥有波西米亚气质,因此如果列出一张波西米亚人名单的话会变得非常冗长。
甚至像巴尔札克这样的布尔乔亚作家都会赞同波西米亚主义,尽管大部分的布尔乔亚并非如此。事实上,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常常被视为是相反的团体。在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的《天堂里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一书中描述了这两个团体彼此碰撞的历史,以及现代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融合在一起之后产称的一个新兴上层知识阶级——“布尔乔亚波西米亚人”,简称为“布波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6 11:34
目录
概述
第二含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