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战役
英国与北美民兵之间的战役
列克星敦战斗之后,汇集在波士顿近郊的各地民兵把英军压缩在波士顿市区。1775年6月17日,北美民兵与英军在布雷德发生战斗(邦克山之战),英军伤亡1054人,北美民兵伤亡441人。北美民兵虽然最后撤退了,但它重创英军,打破了民兵不能与正规军作战的神话。
事件背景
莱克星顿战斗打响后,北美独立战争全面展开。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后主张独立的一派掌握主动权,2万多民兵把波士顿围得水泄不通。
邦克山战役
1775年4月19日,美军开始了对波士顿的围困。
1775年5月,托马斯·盖奇得到英军的支援,威廉·豪、亨利·克林顿和约翰·柏高英三位将军受命赴北美。
1775年6月16日,起义军接到情报,称英军指挥官盖奇准备越过波士顿南面的水域,夺取多切斯特高地,然后通过坎布里奇——爱国者部队的司令部所在地——向北横扫。美军得悉后立即派兵到查尔斯城(1783年改名为查尔斯顿)半岛,这里有邦克山和布雷德山(Breed's Hill),可以俯瞰波士顿。美军原计划是16日夜在靠近连接半岛和大陆狭地的邦克山设防,但普雷斯科特上校占领了离波士顿更近的布雷德山(这是一个战术上的失误,天亮之后,他必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很难把守:陆地上并没有炮兵防守通往查尔斯城的咽喉,盖奇有可能在查尔斯河与米斯迪克河中驻扎船舰,集中火力封锁,使得无人能够通过两河间的地峡;这样,英军就可以占领邦克山,把起义军围困在陆地上。)。但是英军并没有发现这一失误。
1775年6月17日晨,斯塔克率领新罕布什尔的军队火速驰援普雷斯科特。盖奇同意其他三位将军的建议正面进攻。下午3点,2000多人的英军已摆渡越过海湾,准备向前挺进。豪派遣先遗部队在罗伯特.皮戈特将军的率领下从左侧直接进人布雷德山牵制美军,而他自己带领一支队伍沿着海岸直接深人栅栏区爱国者的阵营,以从侧面突破防线,然后立即挥军向左,切断普雷斯科特部队在同皮戈特的英军决战后的退路,希望用刺刀战结束这场战斗。
起义军猛烈的火力挫败了英军第一次攻击。爱国者部队把射击拖延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开始一阵猛烈的攻击。英军踟蹰不前,并向后撤退。左面远处皮戈特的部队,也被普雷斯科特布置的防守火力击退。
英军全线后撤,重新集结,想再次实现豪的计划。在这节骨眼上,豪重新调集一支400人的部队,决定置一切于不顾,没想到的是普雷新科转的部队弹药告馨。在强大的火力攻击下,普雷斯科特的部队只能有序地撤退,但也造成严重的伤亡,因为许多人未能及时撒退,其中包括塞缪尔·亚当斯的政治密友约瑟夫·沃伦医生。
那一天,英军和美军总计伤亡人数高达1465人,英军伤亡1054人——占其参战人数的40%;美军共伤亡411人——占其参战人数的30%。美军虽说战败了,但他们作为非正规的民兵与英军正规部队进行了第一次交锋,打破了民兵不能与正规军作战的神话,大受鼓舞,而胜利者却沮丧不已。最终英国人并没有真正赢得什么,因为美洲爱国者一直控制着查尔斯城半岛的周边地区和波士顿。
邦克山之战(实际上是在布雷德进行的战役)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北美殖民地由农民和镇民组成的军队,虽然缺乏军事训练,缺少正规军的指挥作战系统,但却进行了阵地防御战,使英军伤亡惨重。这初次表明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和北美人民抗战的潜力。经此战,“美国民兵的作战决心和能力得到证实,英国人再也不敢低估他们交战的对手了。”
波士顿撤退
为了适应革命战争日益增加的需要,1775年6月15日,大陆会议接受包围波士顿的民兵部队为大陆军,批准征召6个步兵连,并授权乔治·华盛顿指挥这支军队。7月3日华盛顿在波士顿附近的坎布里奇就任大陆军总司令。美军远征加拿大失败后,华盛顿加强了对波士顿的围攻。1766年3月,大陆军占据了多尔切斯特高地,并将提康德罗加缴获的大炮架在高地上,把波士顿城及其港口都置于大炮射程之内,完全控制了英军阵地。英军统帅威廉·豪本认为波士顿不是战略要地,只因等待英国船队运送军队到加拿大的诺法斯科西亚海军基地才留驻当地,不愿意为拔掉这个钉子而进行第2次邦克山之战。华盛顿的进攻加速了英军的撒离。英军1776年3月17日被迫放弃波士顿,撤离了波士顿市,并很快又撤离了波士顿港撤往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休整待援。大陆军缴获英军大炮250门,步枪数千支,此外还有大量其他军用物资。
美军攻占波士顿的意义在于缓解了远征加拿大失败所引起的失望情绪,鼓舞了军队的土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4:50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邦克山战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