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叶红果树
蔷薇科红果树属植物
波叶红果树是蔷薇科红果树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叶片较小,椭圆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边缘波皱起伏;复伞房花序密集多花,近无毛,萼片三角状卵形,花瓣白色,近圆形,基部具短爪;果桔红色;种子长椭圆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蔷薇科红果树属的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10米,枝条密集;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密被长柔毛,逐渐脱落,当年枝条紫褐色,老枝灰褐色,有稀疏不显明皮孔;冬芽长卵形,先端短渐尖,红褐色,近于无毛或在鳞片边缘有短柔毛;叶片较小,椭圆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边缘波皱起伏,长3-8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突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全缘,上面中脉下陷,沿中脉被灰褐色柔毛,下面中脉突起,侧脉8-16对,不明显,沿中脉有稀疏柔毛;叶柄长1.2-2厘米,被柔毛,逐渐脱落;托叶膜质,钻形,长5-6毫米,早落;复伞房花序密集多花,直径5-9厘米,近无毛;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梗短,长2-4毫米;苞片与小苞片均膜质,卵状披针形,早落;花直径5-10毫米;萼筒外面有稀疏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全缘,长2-3毫米,长不及萼筒之半,外被少数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约4毫米,基部具短爪;雄蕊20,花药紫红色;花柱5,大部分连合,柱头头状,比雄蕊稍短;子房顶端被绒毛。果实近球形,桔红色,直径6-7毫米;萼片宿存,直立;种子长椭圆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区。生长于海拔900-3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河谷、山沟潮湿地区。
生长习性
波叶红果树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阴,要求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
繁殖方法
波叶红果树繁殖方式为播种、扦插或分蘖繁殖。
外植体消毒:选取健康波叶红果树植株的叶片,先用洗洁精水溶液漂洗1-5分钟,再于自来水冲洗5-10分钟,擦干表面水分后在超净工作台中以70-80%乙醇浸泡5-10秒,0.1%升汞溶液消毒1-10分钟,再用无菌水清洗3-5次后无菌滤纸擦干后备用。
愈伤组织诱导:将步骤①处理后的叶片切成0.5厘米×0.5厘米的小块接种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接种后置于每天光照12-15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培养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愈伤组织,接种25天后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情况并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
增殖培养:将步骤②形成的愈伤组织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条件下全暗培养3-7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勒克斯,培养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转接一次。
分化培养:将步骤①或②形成的愈伤组织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条件下全暗培养3-7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勒克斯,培养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不定芽和不定根。
炼苗移栽:待幼苗长至健壮后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5-7天后,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由营养土:沙土=3:1混合成的基质,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每天以1/2MS大量元素营养液给幼苗浇水,保持湿度,待幼苗成活后再移栽大田。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波叶红果树树姿美丽,具盆景状,冬季红果累累,叶色变红,极具观赏价值,适宜孤植或配植在假山、岩石边,也适宜作盆景栽培。是中国园林中常用的观赏灌木树种,其初夏花繁色白,秋季叶色朱红,红叶期持续达一个月之久,红果累累,果实经冬不凋,起到丰富园林、美化环境等作用。
经济价值
波叶红果树干缩率小,强度中等,干燥快,不开裂,稍变形,稍耐腐,可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单板等。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参考资料
波叶红果树.植物智.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4 19:2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