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中世纪到1795年,波兰先被
公爵、后来又被国王(11至18世纪)统治。从1025年国王
瓦迪斯瓦夫一世加冕成为波兰国王开始,在位最长的两个
王朝是发源于波兰的
皮亚斯特王朝和后来继承波兰的
亚盖隆王朝,随后波兰经历了从贵族中选举产生君主的时期。1795年1月7日,随着波兰国王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统治告终,波兰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君主制。
12世纪中叶,
波列斯瓦夫三世(1102年至1138年在位)死后,由于王公、贵族和教会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全国分裂为几个公国,波兰进入封建割据时期,达200年之久。
瓦迪斯瓦夫一世(1314年至1333年在位)统一
大波兰、小波兰、库雅维,于1320年在
克拉科夫加冕为波兰国王。
国王
齐格蒙特二世没有继承人,在1569年经过
卢布林联合,成立联邦是
雅盖隆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齐格蒙特二世的标志性成就。他为了维护
君主立宪制,还创造了选举君主制。他于1572年逝世,紧接着就是三年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创造了增强贵族(施拉赤塔)权力的宪政制度,并确立了真正的
选举君主制。选举带来的弊端在后期显现,当王位定期留空待补时,贵族们偏好推举还未承袭其他强大王朝的外国继承人。这种策略使得瑟姆常常选出完全无能的,或在与贵族的冲突中处于下风的君主。此外,除了某些有名的例外情况,如有才干的特兰西瓦尼亚
斯特凡·巴托里(1576年-1586年)之外,外国血统的国王一般瞧不起联邦势力而倾向采用自己国家的势力执政。这种情况在来自瑞典瓦萨王室头两位获选国王的政策与行为上特别明显。这两位国王的政策将联邦带入与瑞典的冲突中,而在1648年称为大洪水的战争中冲突更是达到了顶峰,而这场战争是许多标志联邦黄金时代结束的事件之一,也是联邦衰败的的开始。
1772年5月,
俄罗斯帝国、
普鲁士王国、
奥地利大公国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联邦的条约。据此,联邦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联邦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联邦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联邦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 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联邦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联邦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和一部分玛佐夫舍地区,共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普鲁士夺得其余的西部地区、华沙、其余部分的玛佐夫舍地区,共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多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