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大洋(Panthalassa,或Panthalassic Ocean)又译泛古洋、盘古大洋,在希腊文中意为“所有的海洋”,是个史前巨型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环绕着盘古大陆。概念来源于
大陆漂移说。
泛大洋(Panthalassa,或Panthalassic Ocean)又译泛古洋、盘古大洋,在希腊文中意为“所有的海洋”,是个史前巨型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环绕者盘古大陆。概念来源于
大陆漂移说。
在9亿年前,一个三向联结构造(triple junction)的地堑形成,使得罗迪尼亚大陆开始分裂。罗迪尼亚大陆在8亿到7亿年前分裂为南北两个大陆,泛大洋从中开始形成。在南半球的劳伦大陆西部(现今的北美洲),与此次分裂有关的构造幕成为拗拉谷(Aulacogen),在劳伦大陆西部形成大型沉积盆地。原本环绕罗迪尼亚大陆的Mirovia洋,随者泛非洋与泛大洋的扩张而开始缩小。在6.5到5.5亿年前,新的超大陆开始形成-潘诺西亚大陆,潘诺西亚大陆呈倒V字形,倒V字形内侧是泛大洋,外侧则是泛非洋以及Mirovia洋的残余部分。
泛大洋的大部分海盆与海洋地壳,已经隐没至北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下方。泛大洋板块的残余部分可能有胡安·德富卡板块、
戈尔达板块、科科斯板块、以及纳斯卡板块,以上四者都为法拉龙板块的残余部分。在
盘古大陆分裂、特提斯洋被隔离后,泛大洋形成太平洋。
1620年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在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经与欧洲和非洲连接的可能性。1668年法国R.P.F.普拉赛认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与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开的。到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Eduard 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岩层非常一致,因而将它们拟合成一个单一大陆,称之为冈瓦纳古陆。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
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当时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
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