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时期的地球与现今的地球截然不同,只有一块
大陆,这块大陆被称为泛古陆(Pangaea)。亦称之为盘古大陆。
泛大陆亦称“
盘古大陆”或“古陆”。北方的叫劳亚古陆,它包括
北美洲北部、
格陵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亚洲东部的古陆;南方的叫冈瓦纳古陆,它包括
南美洲北部、非洲的西部、中部和南部,以及澳洲的西部。在2亿年前的
中生代中期,泛古陆开始漂移分裂;到第四纪初期,形成为现代地球表面的大陆分布轮廓。
大致位于
非洲所在的位置。泛古陆分为北边的劳拉西亚古陆和南边的
冈瓦纳古陆。劳拉西亚古陆包括了现代的
北美洲、
欧洲和
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冈瓦纳古陆则包括
非洲、大洋州、
南极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印度等部分地区。不过到
三叠纪中期,泛古陆开始出现分裂的前兆,在北美洲、欧洲中部和西部、非洲的西北部均出现了裂痕。泛古陆之外的地表上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超大海洋,这个海洋横跨两万多千米,面积大小和现代的所有海洋的总面积差不多。而且由于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现代要短得多。三叠纪时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比较少,并且大多分布西欧地区,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是依靠
暗礁地带的
生物化石来确定的。
大陆漂移说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成一体的超级大陆。中生代以来逐步解体,形成现今的大陆、大洋。C字形中间的海域就是赫赫有名的古特提斯海(Tethys Sea),外面的叫泛古洋。泛古陆分成北边的劳拉西亚和南边的冈瓦纳。这两块大陆块原先由一条狭窄的陆地相连,在侏罗纪中期分开。
侏罗纪的一件大事就是泛古陆的分裂。估计在距今1亿8000万年之前的某一天,好象一张破碎的脸,当时地球上仅有的大陆,泛古陆碎成了两半,北面的叫欧劳西娅大陆,南面的叫贡德瓦娜大陆。欧劳西娅大陆和贡德瓦娜大陆进一步分裂,逐渐构成了现代五大洲,只不过位置和现代的很不一样。
有关研究采用严格的方法证明了大约在两亿多年前,地球的自由摆动周期(钱德勒摆动)正好等于一年。由于季节变化引起的激发,曾发生了巨大的极移共振,从而导致了泛古陆的分裂。可以首先利用古生物钟(
珊瑚、牡蛎和叠层石等)求得的年日数和月日数资料,以及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分析过去几亿年来由于月日潮汐摩擦和地球惯量矩变化所引起的日长长期变化,以及地球的
动力学椭率和迹(地球的三个主惯量矩的平均值)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假设潮汐耗散与潮高成正比时(即与月地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时),理论结果与
古生物钟资料符合得最好。由此可以给出在过去几亿年来地球的动力学椭率、迹以及日长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