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3′18″—117°56′22″,北纬33°20′09″—北纬33°26′16″,规划面积为1001.18公顷,是集保育恢复、科普宣教、湿地功能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公园。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宿州市
泗县南部,在
大路口镇、墩集镇境内,北距泗县县城15千米,南接五河县。西北至大路口镇戴庄,东北至343国道,南至龙须沟和石梁河交汇口,四界基本以17米水位线(黄海高程,除涝水位)为界。湿地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3′18″—117°56′22″,北纬33°20′09″—北纬33°26′16″,总面积为1001.18公顷,其中保育区186.61公顷,恢复重建区439.17公顷,合理利用区375.40公顷。
地形地貌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
黄淮海平原南缘,受地形条件影响,形成独特的河流湖泊及沼泽混合型湿地。
气候条件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97.1毫米,雨季一般始于7月中下旬,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平均日照时间2085.9小时,年均无霜期207天。
水文特征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
石梁河下游、天岗湖上游,在龙须沟和石梁河交汇处,属石梁河水系。正常水面约1万亩,汛期水面达3万亩,湖泊最深处约10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植物有44科129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8科28种。
动物资源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有各种湿地动物资源7个类群,总种数超过200种,浮游动物共计有33种。鱼类32种,两栖爬行类15种,鸟类96种,兽类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东方白鹳,国家级二级重点保护
小天鹅等鸟类,安徽省重点保护动物有30种。
主要景点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内北部的大营街是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东北部霸王城是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驻兵之地,垒土城墙;南部有赵谷堆、黄谷堆、牌坊等古迹。其中
霸王城周长1200米,面积约76000平方米,城址清晰可辨,城墙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城的东、南、西部,距平地约有六、七米高的城墙保存完好,城墙上长满了杂树、蒿草,中间有一条人行小道,护城河尚断续有水,踪迹依稀可辨,城墙处处可见陶器碎片和秦砖汉瓦。
另外石龙湖湿地有四绝,即芦苇、温泉、候鸟、奇石,湖中有泉眼,周围水温常年稳定在23℃—24℃之间。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07年,安徽泗县石龙湖湿地公园开始筹建。
2008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泗县石龙湖湿地公园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
截至2021年11月,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投资7000多万元,实施“引河入湖、破塘扩湖、环路护湖”三大生态修复工程。
截至2022年8月,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文旅片区投资建设景区的景观绿化提升、吊桥及两侧广场和连接道路,引河南侧水上森林、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以及片区内香樟大道等5条道路的白改黑工程、9座桥梁工程、破塘扩湖工程、廊亭、雀台、休憩广场等工程。
品牌建设
2009年12月,泗县石龙湖湿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试点建设单位。
2016年8月16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林业局关于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林湿发〔2016〕107号)文件,安徽泗县石龙湖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2月5日,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交通线路
安徽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内环湖西路东临龙须沟,西靠苗圃,北起081乡道,南至湿地公园游船码头,全长约1756米,宽约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