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佛教圣地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举行。细雨中合十舍利塔灯光璀璨越发显得庄严宏伟,四面LED屏播放着大典的盛况,合十舍利塔下的万人广场上人头攒动,海内外高僧大德和佛教信众、嘉宾约3万余人参加盛典。通过恭迎、供养、安奉一系列隆重的活动,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将永久性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
历史沿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西距宝鸡市90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起迹于北魏,中兴于隋,鼎盛于唐,是“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圣地灵境。法门寺因供奉着举世仅存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千年来受到佛教界和中国历代王朝的拥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大典介绍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确吉尼玛活佛、陕西省政府省长袁纯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门寺住持学诚等相关领导及海内外高僧大德、嘉宾、著名专家学者、各界代表和佛教信众约3万余人参加了盛典。大典由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姚引良先生主持,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袁纯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门寺住持学诚法师,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等相关领导分别致辞。
早上9点50分,伴随着阵阵鼓声,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李辉走上舞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大典拉开序幕。典礼上,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赵乐际、袁纯清、叶小文等为法门寺文化景区启幕,披着金色幕布的合十舍利塔模型出现在舞台中央。顿时舞台上屏风旋转,十舍利塔下14名身着唐代宫廷服装的“侍者”闻乐而动,将莲花布局的旋转屏风拼组成“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主题背景,这如卷轴水墨画似的12个大字彰显着佛都法门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历史考释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至今时历二千五百年,它的存在是个奇迹。可能,它立意停留在这个成住坏空的尘世上,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不论是长逾千年的湮灭无闻,还是二十年前重见天日的辉煌和惊喜,在宇宙时间来说,都只不过是一瞬,但对当日亲历其境见证佛指重光的考古学家及佛门众信来说,这已象征了佛的世界中“圆轮具足”的永恒。
唐代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宋代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明清以后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庆三年,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清顺治十一年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现当代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参加法会。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前任方丈澄观、净一法师的住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2006年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