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泉寺
甘肃省靖远县境内AAA级景区
法泉寺,又名“红山石崖禅寺”,陇上千年古刹,集佛教、道教、儒教于一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文学艺术于一体。
历史沿革
法泉寺始建于北魏(386-534年)。法泉寺历朝历代都有增修。
唐宋时代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便派敬德监修法泉寺。
宋崇宁元年(1102年),对法泉寺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
宋崇宁五年(1106年),朝廷钦赐度牒五百道至古会州大红山岔法泉禅寺,差管事僧党真巴押赴西安州隷下景云而给之。景云即宁夏固原须弥山的圆光寺。
明清时代
明正统三年(1438年),靖虏卫都阃房贵在法泉寺祈求国泰民安。据清时县志记载:房贵,宁夏人,正统二年任汉中守备,正统三年奏设学校、仓场、驿递。
明正统四年(1439年),京师大慈法王徒桑迦班丹逰方到此,西行至法泉寺,喜其“山幽而林茂,石冽而泉清”,以为“修行之善地,证道之胜境”,于是筹措资材,大加修缮。拓展旧址,创建了大佛殿,整修天王殿、伽蓝殿、观音堂,以及大门、僧舍等建筑,用砖石加固屋基,并在梁柱之上涂抹丹雘予以装饰,整个寺院修葺一新,美丽壮观。
明正统五年(1440年),于法泉寺正龛前得(铜)鼎一枚,重三十斤,上铸大元至正三年(即1343年)。
明景泰元年(1450年),对法泉寺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
明景泰三年(1452年),靖虏卫守备房贵新建一大殿、伽蓝殿,其内塑释迦、药师、无量寿诸佛及阿难、迦叶、菩萨及忿怒众。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法泉寺内立《新修红山法泉寺记》碑,以记录桑迦班丹重修法泉寺的功德。固原兵备杨冕撰记,儒学训导徐寿亦撰有记。
明嘉靖年间,高僧圆明葺修废圮。
明嘉靖元年(1522年),对法泉寺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
明万历十年(1582年),固原北寺高僧宽玉(圭峰禅师)云游此地,喜其境幽地寂,可修戒定,同徒弟祖通(梁公)厚输资财,集合众多信士,招募工匠,开数孔石洞,僧舍厨库具备,凿地穿洞为僧院,依崖建阁,安置经藏。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圭峰禅师及其众信士已修建数个石窟,在藏经楼周围修建一十五间楼阁。《法泉禅林圭峯禅师道行碑》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圭峰禅师圆寂,其徒祖通与俗家信徒将圭峰禅师的柩龛供奉在法泉寺佛塔之中。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梁公募资修建地藏殿。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法泉寺内立《法泉禅林圭峯禅师道行碑》,以记录圭峯禅师的高深道行以及功德。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王家庄将田地二段舍给法泉寺以供香火之用。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靖远等仓同知吕老爷赏给法泉寺常住田地一百。
明末清初,印度游僧戈桑巴尼远渡重洋,来到法泉寺讲经说法,远近慕名求教者络绎不绝。
至清朝康熙年间,开凿石窟数十眼,时有天王洞、千佛洞、三教洞、藏经洞、鸿文洞、长者庙、觉世亭、卧桥、古塔、唐榆、宋柳、明钟等多处景观。寺院占地面积达四平方里,拥有佛田千亩,分前寺后寺,僧侣多达1500之众,鼎盛当时。
建国以后
20世纪50年代属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法泉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部队进驻法泉修房建营,寺院横遭破坏,同时也保护了一部分石窟。
1981年,靖远县人民政府公布法泉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以来,法泉寺石窟保护组织在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入抢救维修,落实了“四有”管理,划定石窟寺南至沙河、东、北、西三面崖壁外20米为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
1988年,成立靖远县法泉寺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和法泉寺维修委员会,并由张玉仙负责。至1996年,修复了23个石窟,补修了大佛殿、五方佛、十方佛窟、八仙窟、无量祖师石窟、鸿文阁、演阳宫、三教洞、药王洞、地藏王洞、云封桥、觉世亭等,新建了灵霄殿、书香阁、紫轩阁、天桥、山门、灵台、碧玉堂、天峰塔等,补塑彩绘了大小神佛像上千尊。从九华山接来了8尊木雕像,从缅甸接来了5尊玉佛像,同时发掘出土了唐代的达摩祖师和两个童子的塑像,极有考古价值。
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引水入寺,种花栽树,优化环境,法泉寺在整体上恢复了本来面目,局部建筑更胜昔日规模。
2004年,法泉寺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2009年8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寺院布局
从山门进入法泉寺,依次是寺院门楼,紫霄楼,千手观音殿,五百罗汉堂,大佛殿,天峰塔,法泉小桃园等。还有天桥,觉世亭等,其次是王母宫、地母宫、骊山老母宫、千手千眼殿、碧玉堂、演阳宫、药王庙、无量祖师殿、地藏王洞、八仙洞、三教洞、九天玄女洞、骨魂神洞、达摩洞、观音殿、玉皇阁、全佛洞、灵光菩萨洞、子孙宫、大佛殿、督刚洞、五方佛窟、天王洞、十方佛窟、龙王宫、文昌阁、书香阁、紫轩阁、华字楼、山神土地、车轮将军等50多座石窟殿阁,连置左右山崖。
主要建筑
山门
山门为城楼式,山门两边矗立着一对石狮。山门上的“法泉寺”写于1993年,山门联语“法泉地灵”及副联“法能护体,地翠千里;泉可洗心,灵映九州”为陇上著名书法家何裕书写。山门上楹联“岩前拄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隺归”是1941年张大千去敦煌考察时经过法泉寺所题写。
紫霄楼
2012年开始动工,到2016年9月9日落成,期间共用两千多根木头。该楼仿照黄鹤楼样式而建,为省内最大的纯木结构建筑,称得上是法泉寺标志性建筑。
千手观音殿
修建于1995年,殿内塑千手观音塑像,这尊像高13.6米 ,11面观音,1007只手,1036只眼睛。
五百罗汉堂
始建于2003年,2006年九月初九竣工,无论从建筑规模上,还是雕塑艺术上,都堪称国内第一。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共有塑像504尊,其中罗汉500尊,其余4尊为释迦牟尼、孔雀明王、疯僧和济公。 殿名是由时任中共甘肃省委原书记李子奇题写。
千佛窟
也叫大佛殿,现大殿修建于民国时期,窟深14米,宽9米,开凿于北魏时期。现由前后两窟组成,为支提式石窟,四壁开龛,龛内有圆雕、高浮雕、浮雕佛像。窟门有跏趺坐佛二尊,入门顶部绘有花瓣朝下的覆莲藻井一方,四周镶嵌层层花边,最外层缀饰彩铃和彩带,画面色调以蓝、红、绿、褐为主色,色彩绚丽,构图精美。
后窟正中佛龛内塑释迦牟尼说法像。以及佛的近侍是迦叶和阿难。右为药师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双手结禅印;左为阿弥陀佛,亦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双手结禅印。释迦牟尼塑像前为发髻高绾的观音菩萨。其左边为顶结五髻、手持定剑、骑在一头猛狮之上的文殊菩萨;其右边为手持法器、侧骑于大象之上的普贤菩萨。外侧是两尊菩萨,再外侧是两尊力士。东、西两壁,前壁塑有千佛浮雕和十八罗汉。龛边塑有维摩诘经变图。
后窟门正中上方有一结跏趺而坐的释迦牟尼浮雕塑像,身着瓷蓝色宽大袈裟,面庞丰满洁白,眉额正中有一朱砂红痣,为唐代雕像。前窟正中为弥勒佛塑像,赤足结跏趺坐于蒲团之上,光头圆脸,裸露着肥硕的前胸和肚皮,方口大开,笑容可掬,双耳垂肩,通体乳白。
法泉小桃园
位于天峰塔下的前进桥的拱门。五方佛、十方佛、天王三窟藏于桃林之中,悬于右崖的有聚贤阁、魁星阁、文昌阁。文昌阁旁塑有文昌帝君上天奏事所乘白龙神驹,阁下文昌帝君洗笔之墨池泉清澈见底。聚贤阁、魁星阁并列文昌阁两侧。
梵王宫
即藏经楼,俗称石楼。洞窟开于半山间,洞口为歇山式木楼。此洞开凿于隋唐时期,楼建于中华民国初年。此洞窟原为保存佛像、画像和经书的场所,四柱、四壁均绘有彩画,在清代遭遇同治兵燹而被毁。洞口与楼相接处共三间,中为洞口。东间为观音殿,塑像为千手千眼观音。整座塑像比例协调,身躯丰满,衣袂飘拂,色彩华丽。千手又有正大手和小手之分,千手内有千只眼,手或收或伸,眼或睁或闭。据说因为人间的苦难和烦恼形形色色,愿望和需求各式各样,观音为满足众生的各种需求,幻化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千眼表示智慧无穷,以拔除众生诸般苦难,广施人间百般乐利。西侧为南方增长天王及护法神韦陀殿,韦陀塑像魁梧高大,神色凝重,手持金刚杵。原雕塑已被毁,现存为今塑。
三世佛窟
为支提式建筑。主龛内塑有三世佛祖像,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皆为今塑。像后佛光壁画色彩艳丽。环绕主龛有小佛龛9座,内塑有9座小佛像。南北两壁有小佛龛塑像10尊。
观音堂
窟深7.5米,宽6米,开凿于北魏时期。原观音塑像塑于唐代,前殿为木结构歇三式卷脊三楹,前檐斗拱呈米字型,窟顶为红砂岩,两壁均为红砖砌墙。内窟塑有观音大士坐像,高约1米,身着绿衣蓝裙,体态丰腴,颈胸戴璎珞饰物,脸如满月,双目半合垂,手捧斜插杨柳的绿色净瓶。
前窟有一尊白色缅甸玉观音站像,高约0.7米。观音赤足立于莲台之上,身着白色点缀黄色星光图案的长袍,右手施礼供印,左手持宝瓶,袒胸,广袖,裙带结于腹前。
玉佛楼
佛龛内为玉雕释迦牟尼卧像。卧佛长约6米,重达13.5吨,呈侧卧状,右手指头,腋下枕一黄金嵌红宝石的宝枕,左手自然放置在微微弯曲的双腿之上,乌发卷曲,发髻高耸,双耳垂肩,右臂袒露,斜披袈裟,袈裟因卧位关系褶皱重叠,衣服如流苏般垂向右下方,其上臂、手腕均饰有黄金宝石手钏、臂钏。佛雕玉质细腻,光滑润泽,雕工精细。
紫轩阁
耸立在人工湖东侧的紫轩阁为近年新建。阁中塑有1尊高9米的女娲立像,身着红衣绿裙,仰首向天。像后为假山和壁画,内容选自女娲造人补天的神话传说,整幅壁画长约15米。假山上是女娲初始造人的模型,有的人面蛇身,有的狮头人身,有的有头无眼,有的无脚无手。
就安桥
也称天桥,位于鸿文阁北面,此桥现为水泥桥,全长24米,宽4米,通过台阶与鸿文阁相连。此桥在重修之前是一座木桥,修建时间无考。
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开凿于杨梢沟内的山崖之上,其山门位于西南方,从山门进入,洞窟群主要集中分布于深沟西北、东北两侧崖壁之上。据实地调查,法泉寺石窟内保存共有22个洞窟,其中北魏时期的洞窟5个,唐宋时期的洞窟14个,明代洞窟2个,时代不明者1个。
典藏文物
在众多石窟及其造像中,千佛窟、天王洞、达摩洞代表了法泉寺石窟的最高艺术水平,窟内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彩绘雕塑佛像及壁画等文物,其中有唐代所塑达摩祖师像一尊,保存完整,极其珍贵,为镇寺之宝。还有大佛殿内的藻井是珍贵文物,这方藻井位于大佛殿窟顶靠近窟门位置,整体呈正方形,边长约2.05米。藻井四角对应东南西北四方。大佛殿中的这方藻井构图比较精美,整体色调以蓝、红、绿、褐为主色。这方藻井上有花瓣朝下的覆莲,四周镶嵌层层花边,最外层缀饰彩铃和彩带。以及法泉寺内曾珍藏着的国家一级文物《四库全书》等古籍典章(后于20世纪60年代转移到甘肃省博物馆)。
内外碑铭
截止2019年,已收藏的法泉寺石窟石碑共计9通,其中法泉寺保存有7通(位于达摩洞旁的碑廊),靖远县博物馆收藏2通。且靖远县博物馆收藏的2通石碑保存较好,而法泉寺收藏的7通石碑保存欠佳,其中1通石碑破损严重,断裂为两部分,其余6通石碑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碑刻资料散见于相关专著中。
参考资料来源
收藏于法泉寺石窟的司法天神殿右侧庭廊中,此碑立于明成化丁酉年,即1477年。圆首方座,碑首高56厘米,正中阴刻篆书“新修法泉寺记”六字,周边阳刻云气纹。碑身高165.5厘米,宽90厘米,厚24.5厘米,材质为青石质(图2.3)。碑阳面周边阴刻缠枝卷草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23列,40行左右,约600多字,记述了新修法泉寺的相关事迹。碑阴面记录了众多人物姓名,主要有靖远卫的官员、本寺僧众以及功德善士等。碑趺为长方形座,正面有简单的、模糊的纹饰。碑趺长91厘米,宽47厘米,高51厘米。碑阳面下部风蚀严重,字迹已经完全脱落。碑阴面下部脱落严重,其余地方亦有风化痕迹。
此碑亦收藏于法泉寺石窟的司法天神殿右侧庭廊中,此碑立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即1606年。圆首鳌座,碑首高35.5厘米,正中阴刻篆书“法泉禅林碑记”六字,两侧各阴刻一条飞龙。碑首上部阴刻一龙珠,整体构成二龙戏珠之势。碑首背面亦阴刻两头异兽。碑身高142厘米,宽80厘米,厚6厘米,材质为青石质(图2.5)。碑阳面周边阴刻忍冬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23列,43行,约800多字,记述了圭峰禅师的功德道行。碑阴面记录有众多人物姓名,主要有靖远卫的官员、本寺僧众以及功德主信士等。碑趺为鳌座,长93厘米,宽80厘米,高46厘米。此碑保存较好,碑身上有风雨侵蚀的痕迹。碑阳面周边部分有少许脱落,但是没有波及碑面文字。碑阴面有风化痕迹,右侧下部有残缺。鳌座碑趺,四足残缺,鳌首前伸。
此碑原放置于靖远县法泉寺石窟内,于1995年后入藏靖远县博物馆。此碑立于明崇祯己巳年,即1629年。碑呈长方形,长106.5厘米,宽78.5厘米,厚4厘米,材质为青石质。碑正面周边阴刻卷草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27列,24行,约500字,主要记述了梁公修建法泉寺功德等内容,由太学赵国士撰文。此碑左上角残缺,右下角部分碑面脱落,但是都没有波及碑面文字。总体而言此碑保存较好。
此碑现放置于法泉寺石窟内,具体地点位于石窟寺内司法天神殿右侧庭廊最北侧。此碑立于明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圆首方座,碑首高43厘米,上部阴刻三朵云纹。碑身高92厘米,宽65厘米,厚15.5厘米,材质为青石质。碑阳面周边阴刻缠枝卷草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位于碑首,又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57字,右侧74字。下部分位于碑身,共计22列,明确已知有23行,约400字,记述了刘公祖置田供香的事件。碑趺为长方形座,不规整,无纹饰。碑趺长约81厘米,宽约43厘米,高约43厘米。此碑碑身阳面下部风蚀严重,碑文字迹已经完全脱落。碑身周边纹饰有残缺,其余部分保存尚可。碑身阴面上部有残缺,下部字迹脱落严重。碑趺表面风蚀严重,凹凸不平。
此碑现放置于法泉寺石窟内司法天神殿右侧庭廊最南侧。此碑立于明崇祯壬午年,即1642年。圆首方座,碑首高32厘米,正中楷书“刘公德政碑记”六字,周边阴刻两头异兽。碑身高127厘米,宽75厘米,厚5厘米,材质为青石质。碑阳面周边阴刻缠枝卷草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24列,明确已知有40行,约780字,记述了刘公的功德。碑趺为长方形座,不规整,无纹饰。碑趺长约92厘米,宽约56厘米,高约25厘米。此碑碑身下部风蚀严重,字迹已经完全脱落。碑身周边纹饰有残缺,其余部分保存尚可。碑阴面脱落严重。碑趺表面风蚀严重,凹凸不平。
此碑原放置于靖远县法泉寺石窟内,于1995年后入藏靖远县博物馆。此碑立于清康熙乙卯年,即1675年。碑呈长方形,长90厘米,宽82厘米,厚5厘米。材质为青石质。碑正面周边阴刻缠枝卷草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32列,34行,约800字,内容为清康熙乙卯年修建法泉寺置田经过。此碑正面下部偏左部分有小部分脱落,其他地方均保存较好。
现安置于法泉寺石窟鸿文阁内东壁北侧墙壁内。此碑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碑呈长方形,长134厘米,宽73厘米,材质为青石质。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38列,20行,约726字,碑文内容记述了创建法泉寺鸿文阁以及就安桥事件的始末。此碑除碑面周边部分漫漶不清外,碑面左侧及中间风化痕迹明显,其余部分保存尚可。
此碑放置于法泉寺石窟内的书香阁右侧草地上。此碑碑文中提到僧心积、徒源□,这两人在《创建法泉鸿文阁就安桥记》与《重修法泉寺大殿碑》中亦有提到,故此推断此碑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与清道光二十年之间。碑呈长方形,长187厘米,宽75厘米,厚12厘米,材质为青石质。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13列,能够确定的碑文约190字,记述了断案法泉寺田产的事件。此碑破损严重,已经断裂为两部分。碑面风蚀严重,大部分字迹已经完全消失。
现放置于法泉寺石窟内的司法天神殿右侧庭廊中,此碑立于清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碑呈长方形,高178厘米,宽75.5厘米,厚11厘米,材质为青石质(图2.12)。碑正面周边阴刻缠枝卷草纹,碑文为阴刻楷书,共计15列,43行,约500字,记述了重修法泉寺大殿的事件。碑趺为长方形座,长84.5厘米,宽45.5厘米,高45厘米。碑趺正面有残缺的图案。此碑碑阳右侧上部明显残缺,碑身上有四个穿孔,穿孔附近碑面破坏严重,四个穿孔呈对称分布,推测此碑曾被用于固定某小型机械。碑阴面上部及下部字迹脱落严重。
所获荣誉
1990年-1993年,“法泉寺”三次被评为文物保护先进单位。
1994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兰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从天津带来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李鹤年书写的“法泉寺”三个匾额大字以示祝贺“法泉寺”的修复。
2000年,法泉寺位列中国百大名寺第39位。
历史文化
寺名由来
由于法泉寺因寺身被红山石崖环抱,远看恰似一把古铜大锁,因而寺院所在地又被称作锁口,也称锁口石窟。锁口石窟之所以叫“法泉”其因红山崖下有“龙骨”、“墨池”、“月牙”三泓清泉喷泻,法泉寺与陕西法门寺,宁夏景云寺一脉相承,古有“东有法门寺,西有法泉寺”之说。又以陕西法门寺为上院,法泉寺为下院,以“法门”与“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亦因寺建红山之下,又称红山法泉寺。
神话传说
相传,北魏时,菩提达摩魂示锁口人在红山石崖开凿石窟,绘塑凿造佛像,以静坐修心,破除妄想,安心耕读,以求四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锁口人便造塑了许多佛像,并造塑了菩提达摩祖师像。从此,锁口香火缭绕,仙气腾腾。唐贞观年间,一夜,太宗李世民梦孔圣演化,会州(靖远)佛气泛泛,翌日早朝,钦天鉴袁天罡上殿奏本日:夜观天象,会州东南一道佛光,空中宝塔金光灿灿、唐太宗派尉迟敬德查询,佛塔显像圣地正乃会州锁口,于是便派尉迟敬德监修。后来,立于法泉寺的《敬德监修法泉寺碑记》记载了这一史实。
诗词文化
古往今来,法泉寺不知留过多少文人墨客饱含激情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彭泽、刘果斋、于右任、张大千、张云锦、范振绪、陈国均等许多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连观光,留下了遗墨。
“法能护体,地翠千里;泉可洗心,灵映九洲。”城楼式山门上的那副嵌有“法泉地灵”的联语是陇上著名书法家何裕书写;矗立在方池旁边的“法泉寺”碑刻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年近百岁时应高财庭函邀,书写“法泉寺”之名;“因机利导,和风谐俗;洞玄入微,达天通人。”“岩前柱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吕洞宾、张大千撰写的联语分别挂在演阳宫和天桥的楹柱上。
明代兵部尚书彭泽就读于此寺,并作《法泉八景》诗作。其中《石窦寒泉》曰:“幽谷云根涌冽泉,潺湲呜咽几经年,清寒不特缨堪濯,更喜佳音到枕边。”
明人路升诗《法泉地灵》曰“层岩叠岫倚天边,路入烟霞见法泉。万斛珠玑随地涌,清流昼夜自涓涓。”
文化交流
法泉寺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始于1988年,初始为当地传统节日,四月初八“浴佛节”。2015年,白银市委、市政府为充分展示和弘扬靖远独具特色的丝路文化、灿烂绚丽的民间艺术、淳厚古朴的民俗风情、钟灵毓秀的人文景观,将法泉寺四月初八“浴佛节”盛会升格为白银市法泉寺民俗文化旅游节。截止2021年,法泉寺已举办七届民俗文化旅游节。
地理位置
法泉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红山岔中,介于东经104°44′26″—104°44′34″,北纬36°36′04″—36°37′30″之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2 0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