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是200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远。
内容介绍
10月10日“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台有51幅画作参展的“
中法文化年”重头戏,将一直延续到11月27日。此后,全部展品将转至上海和香港。
这是法国印象派珍品首次如此大规模地在华展出,在北京产生了空前的反响。
截止到11月13日,中国美术馆已经售出门票20万张。“加上赠票和免费入场的未成年人,整个展期参观人数可以达到25万左右。”中国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吴琼介绍说。
这次来中国展出的印象派作品共51件,法国印象派的主要画家可以说囊括无疑——莫奈11件、西斯莱5件、德加4件、雷诺阿4件、马奈3件、毕沙罗7件、凡汀·拉图尔、莫里索、巴齐耶等人也都有作品与中国观众见面。
其中,像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酒馆女招待》,德加的《舞蹈课》、《咖啡馆(又名苦艾酒)》、《年轻女人像》,莫奈的《鲁昂大教堂》、《睡莲》,雷诺阿的《半身像,阳光的效果》,毕沙罗的《蓬图瓦兹:艾尔密塔日的坡地》,西斯莱的《鲁弗申的花园小路》等作,都属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典范之作。
这次51件珍品的总保价值约为50亿人民币,其中仅《吹短笛的少年》一幅,保价值就达到4亿人民币。“借
中法文化年的机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才得以举办保价值这么高的展览。”吴琼主任说。
而此次展会的珍贵之处也正在于此。
据介绍,在本次展会之前,法国印象派画作也曾登陆过中国,雷诺阿的作品就曾在广州、深圳展出过,但规模要小很多,而且展期也要远远短于本次展会。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印象画派”这样的“阳春白雪”居然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展厅内,从白发老人,到四五岁的孩子都全神贯注,仿佛都是业内专家。
“20块钱一张票,让我们也受受熏陶,挺值的。”一位正在参观画展的40岁左右北京口音的男子对记者说。
据了解,同期在北京举办的中法文化年展会门票,一般要50元每位。
本次展会票价低廉,除了得益于中法两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外,很多法国企业也积极为“中法文化年”活动捐助。路易·威登、轩尼诗等法国知名集团共赞助3500万欧元。
门票价格虽低,相关图书却依旧价格不菲。
百花文艺出版社为配合本次展会,专门出版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小册子。其中,囊括了参展51幅作品的图片(均由法方提供),以及作者简介。这部大32开的小册子售价28元,由三联书店组织,在中国美术馆内分两处销售,每一处都人流不息。
据三联韬奋图书中心总经理杨进介绍,这本小册子是美术馆与法方的合作内容之一,根据法方要求,必须原价出售。尽管如此,该书第一次印刷的5000册,还是在不到一周之内抢购一空。
“没想到销售情况这么好,我们甚至感觉压力很大。”杨进总经理说。
对于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现象,吴琼主任分析说:“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相对更容易为人们接受。”理论上讲,在经济能力提高以后,居民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的确都会相应增长。
但是,杨进总经理认为,作为一种“小众传播”的专门图书,美术类书销售增量不会十分明显。最近的销售旺盛现象更多的是得益于画展的火爆。一般来说,美术类图书销量只占三联书店总体销量的20%不到。
另外,从国内出版的画册本身来说,也还存在偏色现象。此次画展上,就有不少读者反映《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小册子与原作色彩不符。印象派是一个对光与色格外注重的流派,色彩的偏差对图书的收藏和研究无疑是一大遗憾。
相对来说,奥赛博物馆提供的单幅图画基本保持了原色。
这次展会透露出的国内读者微妙的心理诉求点,以及图书印制方面的不足,都让“中法文化年”感染上了除文化外的一点商业意义。
“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法国印象派珍品首次如此大规模地在华展出,在北京产生了空前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