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
河北省辖县级市,由
沧州市代管,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西南部,地处河北平原腹心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7个县,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泊头市辖3个街道、9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泊头市常住人口为573842人。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泊头境域大部属晋国,东部(今运河以东部分)属
齐国。
战国时期,隶赵国。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在
浮阳县(今
沧县旧州)治,置
渤海郡,在今献县河城街置
河间郡,市境东部属
幽州渤海郡,西部属
冀州河间郡。
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河间郡改置
河间国,市境西部即改属河间国。
汉武帝
元朔三年(前126年),置建成县于今市内
齐桥镇,置
成平县于今齐桥镇
大付村附近,置
乐城县于今
献县河城街,市境分为三县属地。建成,成平属幽州渤海郡,乐城属冀州河间国。
王莽新朝时期,将乐城改为陆信,不久复故。东汉初年,全国合并
郡县,省建成入成平,改隶冀州河间国,市境分属成平、乐城二县。
三国时期,复故。同时,将河间国改为河间郡,隶于冀州。
晋朝时期,改为河间国,并改乐成为乐城,与成平均属其辖。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
定州、
冀州置赢州,辖河间、章武诸郡。
北魏
延昌二年(513年),徙成平县治于景城故城,改隶
章武郡,乐城仍属河间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直接统县,变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为二级制,河间、章武郡废。成平,乐城改隶
瀛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于长芦置
景州。同年,置
弓高县,设治于今市境后城子,隶于
观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成平为景城,并改隶景州。
隋
仁寿初年(601年),改乐城为乐寿,仍隶瀛州。今市境东南部隶于弓高,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分别隶于景城,乐寿。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州复郡,乐寿、景城改隶河间郡,弓高改隶于平原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观州,治弓高,弓高县改隶观州。同时,改河间郡为瀛州。乐寿、景城改隶于瀛州。
唐贞观元年(627年),景城又复隶于沧州。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废观州,弓高改隶于沧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瀛州为河间郡,沧州为
景城郡,乐寿改隶河间郡景城,弓高改隶景城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河间郡、景城郡复称瀛州,沧州。乐寿复隶瀛景城,弓高复隶于沧州。
唐
大历七年(772年),景城改隶于瀛州。大历中后期乐寿曾先后两次改隶
深州。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省弓高入东光。
北宋
熙宁六年(1073年),调整政区合并州县。景城省入乐寿,属
河北东路河间郡,景城降为镇。同年,在石家圈(今西交河村)立镇。
金大定七年(1167年),废镇立县,名交河,隶属河间路献州,另置新桥镇于运河西岸,属
交河县。
元至元二年(1265年),合并江北州县,交河并入乐寿,未几复故。属
中书省河间路献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徙县治于今
交河镇,仍称交河县,属河间府献州。
明洪武八年(1375年),因献州降为县而改隶河间府。
明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合并州县,交河县省入
献县。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属京师河间府。
清朝时期,属直隶河间府。
民国二年(1913年),
北洋政府决定撤府留县,同时设置行政监察道,交河县隶直隶省渤海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交河县隶属河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交河县划归河北省第八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市境国民党政权自行瓦解。日寇操纵汉奸建立伪交河县政府,先驻泊头,后移交河,属伪河北省政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交河县抗日民主政权县佐公署在市境西部毛家营成立,属冀中区第一专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冀中区析交河县、献县置献交联合县。交河县、
献交县同属冀中八专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又析交河县东北部,沧县西部与青县组成青沧交联合县也属冀中八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撤销献交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撤销青沧交县,恢复原政区,仍属冀中八专区。同年5月,泊头解放,冀中区决定:将泊头城区由交河、
南皮两县析出,设立泊头市,直隶冀中区。同年10月,重建献交、青沧交联合县,仍属冀中八专区。
1949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设置沧县专区,三县一市均改属沧县专区。同年9月至10月,撤销两联合县和泊头市,恢复原交河县,并改泊头市为泊头镇(县级),同隶于沧县专区。
1953年11月,政务院决定复置泊头市,直属河北省,由沧县专区代管。
1956年,复归沧县专区。
1958年4月,泊头市及交河县改属
天津专区。同年12月,泊头市,交河县、
东光县、
阜城县、
南皮县四县一市合并为交河县,泊头改为镇,为县政府驻地,天津专区撤销而改隶
天津市。
1961年,沧县专区恢复,交河县还属。同年7月,
南皮、东光恢复建制,
泊镇划归南皮。
1962年5月,恢复阜城县,又将泊镇划归交河县辖。
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泊头市,隶于沧州专区。
1983年5月,交河县撤销,其政区并入泊头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泊头市辖3个街道、9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市人民政府驻裕华中路1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泊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西南部,介于北纬37°54′—38°13′、东经116°2′—116°5′之间,毗邻7个县,东与
南皮县相连,南与
东光县、衡水市
阜城县毗邻,西与衡水市
武强县、
武邑县交界,北与
沧县、
献县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08.9平方千米,市境南北最长距离约34.9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61.4千米。
地形地貌
泊头市地处
河北平原腹心地带,属典型平原地貌,东接滨河平原,西连山前平原,无山无丘,平坦开阔,地形简单。古河残堤及淀泊淤积形成的槽形浅平洼地自西向东分布在市境北部一线,地势自南向东北缓倾,最高点西辛店乡秦村,海拔16.1米,最低点文庙镇楚贾杜村,海拔10.1米,平均海拔13.2米,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
气候
泊头市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冀南暖湿轻干旱区。大陆度64.69%,干燥度1.6%,由于受欧亚大陆季风与地理位置影响,气候季间差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常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秋、冬三季多有西北风,夏季以西南风为多。年平均气温12.7度,无霜期187天,年均日照2.784小时,年均降水54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8月。
水文
土壤
泊头市土壤多为古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壤土,层理清晰,土层深厚,厚度可达180—220厘米。
自然资源
泊头市土地资源丰富,国有土地面积87226.09亩,国有耕地1272.20亩,土地利用率为98.6%。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泊头市常住人口为573842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泊头市地区生产总值222.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1亿元。
第一产业
2017年,泊头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47.2万亩,总产超过19.68万吨,比去年增加0.19万吨;秋粮播种面积69.39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5.4万亩,总产28.33万吨,比去年增加0.11万吨。
2019年,泊头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8.41亿元,设施农业种植占地面积197公顷,油料产量367吨,棉花产量114吨。
第二产业
2016年,泊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7.6%。有制造业企业4444家、制造业个体户3291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53家。其中铸造产业有573家,固定资产40亿元,规上企业75家,产值150亿元;汽车模具产业有企业71家,固定资产10亿元,其中规上企业19家,国家模具骨干企业5家;环保设备产业有企业106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拥有全国百强环保企业3家,省环保产业十强企业6家;军民融合产业有39家,产值达30亿元,其中,军民融合型企业18家,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质认证企业14家;数控机床产业有41家;压瓦机产业有110家;泵阀产业有89家;汽车零部件产业有170家。
2019年,泊头市第二产业增加值91.75亿元,从业人员17497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28个。
第三产业
2016年,泊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亿元,同比增长10.3%;有商业网点10912个,餐饮业经营网点1335个,大中型商贸企业5家,各类专业市场4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
2019年,泊头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6.80,从业人员115029人;固定电话用户数36221个。
交通运输
泊头市地处京、津、冀、鲁的中心,距北京250千米,距天津120千米,距石家庄190千米,距济南210千米,交通便利,境内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及客货站,京台、黄石两条高速公路和G105、G106、G338三条国道,处在京津唐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位置。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末,泊头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9513人、小学在校学生70631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末,泊头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有2416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末,泊头市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有7个,床位数1201。
基础设施
截至2016年末,泊头市累计投融资95亿元,建成城建工程136项。新建平安大街、明珠大街、人民路、长安路等街路,现有主要街路20条,总长115.36千米,道路总面积255.89万平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5.19平米;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和水表出户2.8万户,市区实现24小时供水;集中供热从无到有,供热面积达到381万平米;投入4.1亿元完善电网,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增强了电力保障能力;建成地表水厂1座,市区居民喝上黄河水;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设计日处理城市污水5.5万吨;建成垃圾填埋厂1座,日填埋垃圾230吨;先后建成市民健身广场、城工部游园、明珠游园,占地400亩的人民公园;建成运河景观带、运河橡胶坝等运河景观工程;市区现有广场游园31个,绿化面积189.219公顷;建成区绿化面积711.78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8.5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3平方米;建成城市绿廊16.023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2.4%。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读史方舆纪要》称:“泊头镇,县东五十里,卫河(即今南运河)西岸,商贾凑集,筑城于此。并置新桥驿,俗名泊头驿。”泊头,即停船的码头。
方言
泊头市方言体系属北方方言区—华北方言次区—河北方言群。除市区东部、西部受相邻的沧县、武强、献县影响略有区别外,市境居民大多以交河方言为主。而交河方言的声韵读音,以及语汇的表意性,与现今推广的普通话相比无太大区别,但在个别字词的读音,特别是在音调的调值,以及生活日常用语方面,明显带有本地土语特点,多由古代流传下来,沿用至今。解放后,随着境内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以及境内外人民的相互交流,不少方言已为普通话所代替。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在书面读音上已接近普通话。但口语方面字音与声调还无多少改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沧州武术(六合拳),河北省泊头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六合拳以六合为理论基础和技术核心。六合拳谱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合,拳法之基本理论讲阴、阳、起、落、动、静协调配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这六合倘若运用自如劲力便可发于脚、撑于腿、冲于胯、拧于腰、送于肩、开于手,称为六合劲。演练之时,心意为先,形化随意,势式相随,刚柔相济。技击实战时讲究后发制人,见招化招、以招破招、借力发力、以柔克刚、以快打慢、随机应变,使之化打结合,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其招法灵活多变,攻防协调配合。2011年5月23日,沧州武术(六合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军屯惨案纪念碑
军屯惨案纪念碑,位于河北省泊头市营子镇东北3千米的军屯村,为纪念日寇侵华期间制造的“军屯惨案”中遇害的一百多名死难者,中共营子镇军屯村支部、军屯村委会于1999年建立。纪念碑基座高3.77米,正方形平台边长8.15米,基座南北面各修建6级3登18级台阶。纪念碑碑高3米,宽1.2米,厚0.2米,坐南朝北,正面刻“军屯惨案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刻有碑文及遇难者姓名,碑亭四周有汉白玉护栏。
龙屯天主堂
龙屯天主堂,位于泊头市泊镇龙屯村,始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2299平方米,建筑面积523平方米。
郝村镇王孔战备指挥所
郝村镇王孔战备指挥所,系原交河县委战备指挥所,遗址位于泊头市郝村镇王孔村,修建于1969年,当时因国家与苏联交恶,沧州军分区按照中央下达“深挖洞、广积粮”最高指示,派出工程部队选址郝村镇王孔村修建战备指挥所,以“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了当时交河县的战备先进典型。该遗址分出口和入口,全长60米,洞高1.9米,宽1.5米,地道内部分9个房间,东面4个,西面5个,每个房间面积10—20平米不等,总面积200余平米,地上平房4间,建筑面积68平方米。
地方特产
泊头桑椹,河北省泊头市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泊头桑椹个头大,色泽黑紫,外形似肾,饱满光亮。
泊头鸭梨,源于形似填鸭而得名,历史上曾因地理方位有“交梨”、“瀛梨”等名称。隋唐时期梨树种植已较为普遍。更为广泛的种植是在明代,宣德年间,交河知县林俊颁令境内民家务种梨枣,以备饥荒。后经自然灾害和战乱,梨业发展濒临绝境。清末民初时期受运河航运和津浦铁路影响,梨业得以迅速发展。
2005年“泊头鸭梨”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2011年度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先进县”。2012年,泊头市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果品特色县”。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泊头市入选“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1月12日,泊头市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泊头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2月22日,泊头市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3年12月27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泊头“桑葚名市”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