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氏猪笼草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
泉氏猪笼草是苏门答腊岛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长于海拔1700~1900 m的地区。其似乎与小舌猪笼草欣佳浪山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泉氏猪笼草的笼盖的下表面具有一个三角形或钩状的附属物。其捕虫笼的颜色通常较深,一般通体为黑色或紫色。其种加词是为了纪念泉·戴维斯(Izumi Davis),她是泉氏猪笼草正式描述的作者之一的特洛伊·戴维斯(Troy Davis)的妻子。
形态特征
泉氏猪笼草为藤本植物,其可攀爬至8 m的高处。茎的颜色为绿色至红色。
泉氏猪笼草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大,可能是线形、披针形或匙形。其可长达28 cm,宽至8 cm。叶缘可能呈波浪状。叶片的末端为急尖,逐渐缩小,叶柄处再次变宽。纵脉不明显。笼蔓可长达30 cm。叶片为绿色,中脉和笼蔓为绿色至红色。
泉氏猪笼草的下位笼的下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通常为卵形,上部则为圆柱形或略呈漏斗形。有一个明显的笼肩将这两个分别划分开来。下位笼可高达30 cm,宽至6 cm。笼翼可宽达6 mm,翼须可长达12 mm。唇的前部为圆柱形,两侧和基部扁平,可宽达3 cm。唇肋高约2 mm,间距约2.5 mm。唇齿可长达8 mm,唇与笼盖衔接处的唇齿最长。笼盖为卵形至圆形,边缘通常呈波浪状,基部呈心形。可长达6 cm,宽至4.5 cm。在笼盖的下表面具有一个三角形或钩状的附属物,其可宽达1 cm。在笼盖基部的后方具有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其可长达10 mm。下位笼的颜色通常较深,一般通体为黑色或紫色。但下位笼上覆盖的毛被会让其具有橙色或褐色的光泽。唇一般为紫色、黑色或深褐色。但唇齿的颜色较浅,为绿色,黄色或白色。下位笼内表面可为浅黄色、白色或浅紫色,通常具有紫色的斑点。笼盖的下位笼下表面一般为绿色或黄色,下表面则具有深紫色的斑点。少数个体的下位笼也可能通体为黄绿色,而唇为黑色。
泉氏猪笼草的上位笼的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通常为窄漏斗形,上部则为圆柱形。有一个明显的笼肩将这两个分别划分开来。上位笼比下位笼小,可高达40 cm,宽至4 cm。笼翼退化为一对隆起。唇可宽达8 mm,呈圆柱形,两侧和基部扁平。唇肋高约0.5 mm,间距约0.5 mm,唇齿可长达1.5 mm。笼盖为圆形至卵形,基部略呈心形。可长达4.5 cm,宽至4 cm。笼盖的下表面具有附属物,或消失。笼蔓尾分叉或不分叉,可长达5 mm。上位笼的颜色与下位笼类似,但通常较浅。
泉氏猪笼草的花序总状花序,其可长达18 cm,花梗可长达10 cm,花轴可长达8 cm。每个次级花梗带一朵花,其可长达5 mm,无苞片花被片为卵形,长约6 mm。蒴果长约15 mm。雄性的花序结构还未被记录到。
泉氏猪笼草叶片的边缘具有红色、褐色或白色的毛被,其可长达1 mm。捕虫笼(特别是下位笼)、笼蔓和花序也具有毛被。
生长环境
该物种生长于海拔1700~1900m的地区。
分布范围
泉氏猪笼草仅发现于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West Sumatra)巴里桑山脉(Barisan Mountains),其位于武吉丁宜(Bukittinggi)北部的两座山峰上。为了保护其不受破坏,在正式描述中并没有公布其准确的原生地。
通常泉氏猪笼草的原生地为高山苔藓森林,这样的环境可给予其散射光和较高的湿度。其中的一个原生地的植被主要由芒萁属(Dicranopteris)和双扇蕨属(Dipteris)蕨类组成。泉氏猪笼草通常作为附生植物附生于覆盖了苔藓的树枝上,但也可发现其生长在具有苔藓层的地表。泉氏猪笼草与疑惑猪笼草(N. dubia)和裸瓶猪笼草(N. gymnamphora)的分布区重叠,已发现了它们的自然杂交种。
泉氏猪笼草仅有的原生地位于国家公园的范围之外。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认为其“处于盗采和过度采集的巨大威胁中”。同时他也用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作例子说明。其是苏门答腊岛的一个非常抢手的物种,由于巨大的需求以至于其因过度采集而迅速的消失了。这样的事也可能会在泉氏猪笼草身上重演。与此同时,泉氏猪笼草还遭受着森林火灾和土地开发的威胁。
植物学史
2001年,该物种已在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中被提到,其被称为“Nepenthes species B”。克拉克认为其与欣佳浪山猪笼草(N. singalana)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他写道:“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其是不是欣佳浪山猪笼草的一个变种,或者其可能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物种。”在公布其正式描述前,泉氏猪笼草就已被人工栽培,但全部被标记为来自特来马山(Mount Talakmau)的欣佳浪山猪笼草。
2003年,特洛伊·戴维斯(Troy Davis)、查尔斯·克拉克和罗斯朱迪·塔明(Rusjdi Tamin)在《艾纳香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杂志(Blumea - Journal of Plant Taxonomy and Plant Geography)》上发表了泉氏猪笼草的正式描述。编号为“Clarke, Davis & Tamin 1309”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这份标本在2000年7月13日采集于武吉丁宜(Bukittinggi)北部的巴里桑山脉(Barisan Mountains)。其存放于西苏门答腊省(West Sumatra)的巴东(Padang)安达拉斯大学标本馆(Herbarium of Andalas University,ANDA)中。
2009年,在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的专著《旧大陆的猪笼草(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中,也详细的提及了泉氏猪笼草。
相关物种
泉氏猪笼草被认为与苏门答腊岛的另外两种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其分别是小舌猪笼草(N. lingulata)和欣佳浪山猪笼草(N. singalana)。它们的捕虫笼具有类似的形态和颜色。
泉氏猪笼草与小舌猪笼草的区别在于其不具备小舌猪笼草特殊的丝状附属物。它们的笼盖的形状也不同,泉氏猪笼草的笼盖为圆形,而小舌猪笼草的为三角形。同时,泉氏猪笼草的唇齿更发达,且笼蔓尾不分叉。此外,小舌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完全不具蜜腺,而具有茂密的毛被。
泉氏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的区别在于,欣佳浪山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没有突起的附属物。泉氏猪笼草的叶片更宽大,叶片的边缘具有毛被;下位笼更长更窄;唇更扁平,唇肋和唇齿更尖细。此外,泉氏猪笼草通常为附生植物,而欣佳浪山猪笼草通常陆生。
泉氏猪笼草也表现出与邦苏猪笼草(N. bongso)和卵形猪笼草(N. ovata)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的上位笼完全为漏斗形,并且匙形叶片中脉无毛被。匙叶猪笼草(N. spathulata)有时也可能与泉氏猪笼草相互混淆,但匙叶猪笼草的叶片和捕虫笼更宽,且其颜色较浅。
自然杂交种
在野外,泉氏猪笼草与疑惑猪笼草贾桂琳猪笼草(N. jacquelineae)形成了自然杂交种。
一棵疑惑猪笼草与泉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被发现于特来马山(Mount Talakmau)的顶峰山脊上。其上位笼为漏斗形,黄绿色。其捕虫笼都较小,最高仅为10 cm。和疑惑猪笼草一样,其茎和笼蔓为紫红色。叶片为绿色,中脉为红色。其与疑惑猪笼草的最大区别为,其笼盖为卵形,且展开的角度也不会达到180°。这个自然杂交种在查尔斯·克拉克2001年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中被归为疑惑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因为在该专著出版时还不能确定泉氏猪笼草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3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