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
世界级“非遗”项目、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简介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内容。保存着大量“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的语法、语汇及古读音。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剧目、音乐、表演形态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千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不但与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相伴共生。
傀儡历史
前期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今福州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
中期
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虽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可演42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后期
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
参考资料
泉州提线木偶戏(世界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13:41
目录
概述
简介
傀儡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