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民办高校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Quanzho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第六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单位,为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2002年8月,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
2004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
2009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实施福建省“闽台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校;12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1年12月,被福建省教育厅、人力资源与社会发障厅、财政厅确定为 “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升格本科
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批准同意在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实施本科教育;11月5日,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学院“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称号。
2015年1月7日,与西藏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对口援助协议。
2016年5月,被列入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整体转型试点名单;5月25日,被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确定为省级专属中心;7月,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11月2日,撤销系部,成立二级学院。
2017年6月12日,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3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同意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增列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批复》,同意该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4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优秀单位。
2019年6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下发《关于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的公告》,学校在“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三个领域立项为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0年12月,获批为福建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高校。
2022年5月,福建省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2021~2026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的通知》,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12月,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公布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培育项目。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32个本科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00余人。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外聘教师226人,有国家万人计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闽江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培育项目主干学科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0门,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建成包括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泉州市产业实训基地、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等多个实验实训基地;建有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示范点、福建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泉州市众创空间;拥有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截至2024年3月,近年来,学校获得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近3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2000多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建有省级示范校院士工作站,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福建应用中心、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福建应用技术研究院、4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科研成果
2023年1月,学校党委选送的《构建“六个坚持、六个强化”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在福建省高校党建课题调研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2022年8月,学校王新刚教授的《考虑变失效阈值的机械部件多性能联合退化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获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张世文教授的《云边协同环境下轻量级安全排名查询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获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创新);9月,刘忠宝教授的《大数据驱动的古籍故事化表达与情景化再现研究》获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8月,学校图书馆是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成员馆,总面积2.42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122.56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0.82册;拥有电子期刊12.85万册,学位论文64.89万册,音视频58161.0小时;拥有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国内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年鉴网络总库数据库、万方期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博图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超星移动数字图书馆等期刊资料数据库10个,实行24小时开放服务。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已与德国博世力士乐费斯托集团、西门子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77家中国国内外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牵头组建了泉州市信息、机械、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泉州市智能制造职业院校联盟。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实现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引进和共享优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与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中外合作)4+0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艺术大学合作举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乌克兰艺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德国莱法州共建“中德(福建)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成为教育部备案的优质省级师资培训基地,推动中德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产教融合及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英国、韩国、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开通学分互认、本硕连读和“国际本升硕绿色通道”等合作项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主色调为金黄色,上方为学院英文名称,中间三人合力抬物寓意工程,后方地图寓意信息。校徽下方为学院中文名称。
精神文化
知行合一
作为该校的校训,知行合一中的“知”有知识、真知、良知三重内涵:
1. 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知”理解为知识,大学教育的基本层面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让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能自立于社会。
2. 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知”理解为真知,大学教育的高级层面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创造者,具备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能贡献于社会。
3. 明德至善的人文情怀。“知”理解为良知,大学教育的终极关怀应为培养文化精英,陶塑明德至善的人文情怀,能造福于社会。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建于2002年,馆舍建筑面积近1.79万平方米,普通阅览室座位1475位,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拥有250台电脑终端。拥有馆藏纸质图书75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625种,电子图书107万册,电子期刊4000多种。资源已被广大师生广泛利用。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48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