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炭疽病主要是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发生在
油茶的病害。该病可为害果、叶、枝梢和花蕾等部位,引起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枝干溃疡,甚至整株衰亡。油茶的地上部分各幼嫩部位均可受害,以果实为主。
油茶炭疽病病原主要为
胶孢炭疽菌(学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此外,能引起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还有博宁炭疽菌(学名:Colletotrichum boninense)、卡哈瓦炭疽菌(学名:Colletotrichum kahawae)等。
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在病蕾(痕)、病果痕、病叶芽,以及残留在树上的病果病枝,病叶上越冬;另据报道,病原菌侵染油茶花器的现象极为普遍。病花芽中的部分病菌可直接侵染花,病菌可在其内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病菌生长时,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过去研究认为潜育期5—17天。而湖南省林科所等(1983)报道:病菌的侵染与果实发病间隔时间可达数月。这说明与很多炭疽病一样,油茶炭疽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病菌从新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不断扩大为害。
油茶炭疽病发生的早晚与当地温湿度有关。病害发生和蔓延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旬平均温度16.9℃,相对湿度86%时,开始发病。气温在25—30℃,旬平均相对湿度88%时,出现发病高峰。发病期,当温度适宜时,病害蔓延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因此,夏,秋间的降雨次数和持续期与病害的扩展蔓延关系密切。
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地形、坡向,树龄、经蕾活动有显著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发病率低山高于高山、阳坡高于阴坡,成林高于幼林。油茶林间种不当,发病期氮肥施得太多,会促使病害发生严重。因此,油茶林应考虑以油茶为主合理间种,避免造成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油茶不同物种,品种或单株抗炭疽病的特性有一定差异。攸县油茶自然感病率极低,是一个高度抗病的品种。小果油茶比普通油茶抗病性强。普通油茶中寒露籽,立冬籽比霜降籽抗病。霜降品种各类型均易感病,但其中存在许多丰产抗病的单株。油茶林内常有些植株年年发病早而严重,成为蔓延中心,称历史病株。抗病油茶的抗病机制是多种因素而非单-因子构成。有的认为主要与果壳的组织结构关系密切。如攸县油茶果壳表面绒毛密而长,脱落迟。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均较厚,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壳内含磷、钾元素及纤维素较高。这些组织结构上的特征与其抗病性有密切关系。抗病油茶的抗病力与果壳内多元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