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街道,隶属于贵州省
铜仁市碧江区,地处
铜仁市西部,东与市中街道、东南与
环北街道隔河相望,南同万山区
谢桥街道相依,西和
桐木坪侗族乡、坝黄镇接壤,西北与
和平土家族侗族乡毗邻,东北与环北街道连界,总面积44.13平方千米。2011年末,河西街道总人口6.84万人。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铜仁长官司及撤司改县后的铜仁县直属地和(司)县属的扣答乡地。
清末,移县治后直属铜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后属铜仁县第一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模范镇和营桐乡。
1949年12月,属第一区(城关)和第四区(营桐)。
1989年,撤销城关镇,设河西街道。
1992年,撤销锦江乡,并入河西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河西街道辖花果山、鹭鸯岩、大江坪会、文笔峰、广场、新华6个居民委员会,茅溪、双江、新华、新庄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6个居民小组、6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河西街道辖6个社区:凉水井社区、花果山社区、广场社区、文笔峰社区、新华社区、双江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大江北路1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西街道地处
铜仁市西部,东与市中街道、东南与
环北街道隔河相望,南同万山区
谢桥街道相依,西和
桐木坪侗族乡、坝黄镇接壤,西北与
和平土家族侗族乡毗邻,东北与环北街道连界,总面积44.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河西街道属低山丘陵河谷地貌。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境内最高点位于杨柳塘背后,海拔613.2米;最低点位于川祖宫渡口,海拔243米。
气候
河西街道多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5.2℃,7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15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80天。
水文
河西街道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小江、大江,流域面积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分别为34.7立方米/秒和108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河西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冰雹等。
自然资源
2011年,河西街道有耕地面积3975亩;林地面积6.8万亩。
人口
2010年末,河西街道总人口94778人。
2011年末,河西街道总人口6.8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39万人,占49.6%;女性3.45万人,占50.4%。总人口中,以少数民族为主;共有汉、侗、苗、土家、仡佬、回、彝、壮、布依、满、朝鲜、瑶、白、哈尼、傣、黎、蒙古、佤、畲、水、纳西、土家、羌等25个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7.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54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河西街道财政总支出7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18元。
农业
河西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027吨,其中水稻1176吨,小麦8吨,玉米871吨,豆类27吨,薯类(折粮)94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等。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570亩,产量45吨;花生种植面积480亩,产量110吨;蔬菜种植面积1.71万亩,产量19090吨。
河西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0107头,年末存栏10620头;羊饲养量1216只,年末存栏672只;牛饲养量757头,年末存栏576头;家禽饲养量11.38万羽,上市家禽44659羽。2011年,生产肉类934吨,其中猪肉815吨,牛肉17吨,羊肉8吨,其他肉94吨,禽蛋73吨。
截至2011年末,河西街道累计造林1.2万亩,其中防护林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4.3万株,林木覆盖率54.15%。2011年,池塘养殖面积5公顷,产量40吨;网箱养殖产量157吨;水产品总产量197吨。
工业
2011年,河西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18753.2万元。工业企业3家,职工452人。
商业
2011年,河西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5038人,专任教师203人;小学10所,在校生9068人,专任教师3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359人,专任教师21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380人,专任教师124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20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农家书屋4个,公共图书室4个,藏书18000册。2011年末,数字电视用户2018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4个;病床26张。专业卫生人员20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料)完成诊疗130840人次,出院病人3756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10户,人数5342人,支出996.96万元;城乡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387人次,支出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09户,人数895人,支出36.8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0.4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5人,支出6.7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70人次,支出58.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4人次,共支出0.8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6.08万元。新增就业人员610人,有4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全年共帮助1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1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邮政网点3个,投递点5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6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河西街道有镇区天然气(煤气)站2个。有小型水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
交通运输
2011年,河西街道有玉(屏)秀(山)路、铜(仁)凤(凰)路、铜(仁)思(南)路省道过境。有乡级公路3条,通村公路4条,总长92千米。
历史文化
河西街道因地处大、小两江西岸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