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书院,位于河南武陟。
清道光十七年(1837)河北道刘体重捐3000金建于木栾店东南隅。彰德府知府刘荫棠、卫辉府知府耿省修葺,并颁文劝捐以助。拓地50余亩,建有讲堂4座,称友善论古之堂、寻乐精舍、博文、约礼;藏书楼1座,名更上一层;东西书房各1座,名红蕖吟馆、深柳书堂;斋舍15座,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春华、秋实、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豫禁、时可、孙施、摩善;另有山长、监院住所及赡田水塘数亩。主祀孔子,从祀端木子、卜子、高子、公孙子、句子、廉子、琴子、蘧子、奚容子、秋子和韩愈、许衡、孙奇逢等十贤三儒。延进士袁俊为主讲,聚彰德(今安阳)、卫辉(今汲县)及怀庆(今沁阳)3郡俊秀子弟百余人肄业其中,训海谆诚,诸生感奋,多有“登拔萃科及捷甲乙科者”。十九年聘前翰林院庶吉士金安澜主讲,撰有《河朔书院记》。咸丰间,学者李棠阶主讲,逢朔望日登堂讲授,与诸生论义利之辨,立规约10余条,命诸生于课艺之外,研习经史、性理、经济诸书,而归本义利的辨别,务期“学有实用,人心真儒”。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河朔中学堂。
河朔书院,位于河南武陟。清
道光十七年(1837)河北道刘体重捐3000金建于木栾店东南隅。彰德府知府刘荫棠、卫辉府知府耿省修葺,并颁文劝捐以助。拓地50余亩,建有讲堂4座,称友善论古之堂、寻乐精舍、博文、约礼;藏书楼1座,名更上一层;东西书房各1座,名红蕖吟馆、深柳书堂;斋舍15座,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春华、秋实、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豫禁、时可、孙施、摩善;另有山长、监院住所及赡田水塘数亩。主祀孔子,从祀端木子、卜子、高子、公孙子、句子、廉子、琴子、蘧子、奚容子、秋子和韩愈、许衡、孙奇逢等十贤三儒。延进士袁俊为主讲,聚彰德(今安阳)、卫辉(今汲县)及怀庆(今沁阳)3郡俊秀子弟百余人肄业其中,训海谆诚,诸生感奋,多有“登拔萃科及捷甲乙科者”。十九年聘前翰林院庶吉士金安澜主讲,撰有《河朔书院记》。咸丰间,学者李棠阶主讲,逢朔望日登堂讲授,与诸生论义利之辨,立规约10余条,命诸生于课艺之外,研习经史、性理、经济诸书,而归本义利的辨别,务期“学有实用,人心真儒”。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河朔中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