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报
共青团河南省委机关报
《河南青年报》为共青团河南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6月,是河南省唯一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报纸,多次在全国青年报评选中获“十佳”称号。2002年原《河南青年报》改名为《青年导报》,2013年4月2日,《青年导报》正式改名《河南青年报》。
历史沿革
1949年6月,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青年导报》的前身《河南青年报》诞生了。
6月14日,是一代又一代河南青年永远纪念的日子,更是河南青年报人铭记在心的日子。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是6月1日创刊,前三期的《河南青年报》是作为《河南日报》的专版出现的。从第四期,单独出版四开四版的《河南青年报》。可见,从她诞生那天起,青年报就与党的新闻宣传密不可分,是党的宣传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0年5月6日,因编采人员缺乏、纸张供应紧张,仅仅出版了45期的《河南青年报》在出版过纪念五四青年节特刊号后,暂时停刊。
1955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恢复出版《河南青年报》,四开四版,周报。当时的《河南青年报》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心,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发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生产斗争和政治斗争,大力推介各行各业涌现出的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和青年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受到党政领导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1960年5月,《河南青年报》出席了河南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并被推选参加了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奖状。
1960年9月30日,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因素,《河南青年报》再度停刊。
1985年,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提出,尽快把《河南青年报》恢复起来。团省委根据领导的指示,迅速成立了复刊筹备组。7月5日复刊出版的《青年导报》以服务青年为办报宗旨,以追求“真、善、美”为办报理念,以“先青年之忧而忧,后青年之乐而乐”为报德。复刊20多年来,《青年导报》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河南共青团和青年运动的历史,推出了一系列青年英模人物:《一份关于生命价值的报告》中的张环礼,《一个科学家的神话》中的申长雨,《好一个今日“花木兰”》中的李昆兰,《青年反思成长的镜子》中的洪战辉,《孝心长征》中的张尚昀,《春天里,一个河南打工青年感动中国》中的李学生。《寻找那个不跪的人》《以中国公民的名义起诉诺基亚》等独家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与此同时,《青年导报》在河南新闻史上也书写着辉煌的篇章,在全省第一个出版赏心悦目的彩色报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个办起丰富多彩的周末版,第一个提出“分众化”的理念……围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全团重点工作,报社精心设计了“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献歌”活动、“百万青年法律常识竞赛”、“我为省长献良策”、“青年文明号巡礼”、“河南省杰出青年新闻人物评选”等活动,大大扩宽了服务青年的渠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青年报人继往开来的努力,《青年导报》才得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2013年4月2日,《青年导报》正式改名《河南青年报》。《河南青年报》开始了新得征程,新的篇章。
办报理念
责任报道,青年力量。
报刊影响
更名后的《河南青年报》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专业。《河南青年报》将继续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导青年向善向上,传递青春正能量,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
今后,《河南青年报》将做一份充满人文关怀、带有温度、有态度的报纸,做一份有思想深度、更有服务意识的报纸,做一份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可以愉快阅读甚至传阅的报纸。
《河南青年报》将以全新的名字、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态度、全新的服务、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姿态、全新的风格迎接新老读者,做青年的最爱。
新媒体
河南青年报是共青团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青年报业网是河南青年报唯一官方网站,同时开通18个地市频道为全省广大青年读者服务,成为河南又一强势新闻网站。
《河南青年报》官网青梅网,同步上线。青梅网以打造河南第一大学生门户、河南第一青少年门户网站为宗旨,以服务青年、服务学生为第一要务。
停刊
2016年9月27日,今日午间,网上流传出《河南青年报》一份“停刊”公告。公告称,因纸媒经营困境及报社资不抵债,《河南青年报》宣布停刊。
根据公告内容,10月1日起,《河南青年报》将与签有合同的员工解除合同,与没签合同的员工直接脱离关系,全体员工即日起不再上班,任何人不得以报社名义开展活动。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3 19: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