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境内公办高校
河北师范大学(Hebe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河北师大”,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与教育部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学校、 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河北师范大学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顺天府尹于北京地安门外兵将局旧址创办顺天府学堂,又名顺天中学堂,成立之初,学堂从京兆和顺天府各州县以及在京官员子弟中招收学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顺天府学堂在原址改设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顺天高等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为京兆高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年),学校直隶河北省,并改名为河北省第十七中学;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改名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被日伪政权改名为北京市立高级中学,抗日战争结束后,学校恢复战前旧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改名河北北京高级中学。1951年,学校改建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扩建为河北北京师范学院。1960年,迁至和平街新校址办学。
1969年底,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奉命迁至河北宣化办学,改名河北师范学院。
1981年,学校开始陆续搬迁至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新址,随后,成为当时河北省属6所重点大学之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6月,袁世凯委派的天津女学事物总理傅增湘在天津三马路创建北洋女师范学堂,不久后就迁往天纬路。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间,学校先后改名为北洋女师范学校、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民国十八年(1929年),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改设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同年6月,河北省政府在第一女师内增设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天津、北京两处同时办学。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两校合并,以学院为总校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天津沦陷,河北女师被迫停办,辗转逃亡到西安,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师范大学共同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继续办学。直至抗战结束后,1946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在天纬路原址复校。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女师校名改为河北师范学院,学校取消家政系,开始男女兼收。1956年8月,河北师范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体育五个系和在北京的河北师范专科学校的生物科,同时迁来石家庄市,组建成石家庄师范学院。1960年8月1日,根据省委、省人委的指示,石家庄师范学院改名为石家庄师范大学。1962年6月9日,石家庄师范大学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
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3年,河北省批准河北师范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
1952年,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创建,校址在当时的河北省省会保定市。1958年,学校随省会迁往天津市。1960年,与河北大学教育系、河北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学校、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所合并,改建为河北教育学院。1961年,改河北教师进修学校。1979年,又改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1980年11月,恢复河北教育学院名称,在石家庄市新石南路建设新校舍。
1984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12月,学校开始修建。1988年4月21日,河北省政府同意将筹建中的河北省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筹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挂靠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名为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承担全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任务。
四校合并
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
1998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2010年9月,学校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9月,新校区正式整体启用,集中办学。2012年,河北师范大学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2月,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学校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
2017年7月,学校成为首批“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校。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1年6月,河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2023年12月,由河北师范大学发起的京津冀“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正式签约成立。12月,筹备成立河北省法学会教育法治研究会。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设有23个学院(系),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6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河北师范大学具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1个、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群)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4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有在职教职工2601人,其中专任教师1633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382人,副高职人员91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青年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13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1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一流本科课程21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课程47门、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品牌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
截至2024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近年来,共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和20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交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接收单位,与40多个国家开展本、硕、博学历教育和汉语语言教育。建有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1所葡中双语高中、1所海外学院、2所海外预科学院。向20多个国家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3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6个、国际合作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新型智库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0余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承担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项目,如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前期专项、国家科技部转基因产业化开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一些科技论文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上发表,如:《Nature Cell Biology》《The Plant Cell》《Inventiones Mathematicae》《Advances in Mathemat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学校孙大业院士课题组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学校拥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师栾02-1”,在2006年国家品种“区试”中品质居于同类首位,该小麦品种依托敦煌种业公司进行了广泛地推广。平菇、杏鲍菇、白灵菇等新型菌种先进的选育栽培技术科技服务为承德、保定和石家庄附近郊县等地企业和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土地评估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人口预测与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截至2024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位居河北省内高校前列。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工程主体类项目(清史纂修工程和《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程)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课题。出版了《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唐宋家庭经济运行方式研究》《中国环境史(六卷本)》《甲骨文字构形系统研究》等有较大影响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学评论》《哲学研究》等中国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辞书奖、鲁迅文学奖和河北省社会科学特别奖等人文社科类重要奖项。
2021年,学校到位经费达2700余万元。其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咨询活动,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被党和国家、省级领导人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其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七项对策》《稳控菜价需改革城市菜市场经营体制》两篇研究报告分别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长春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同时又分别被《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和中办秘书局《观点摘编》摘录;《应利用县级职教中心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新作为》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批示。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337万册;有古籍数量为2.3万种,14.6万册。其中善本(清乾隆六十年以前)2354种,12668册;有经部1659种,史部2897种,子部1897种,集部3518种,丛部10039种,其他3321种,其中特色藏品金石拓片96种、古方志300种、手札21种、家谱4种等;拥有《四库全书》《中华大藏经》《申报》《解放日报》的影印本等特种文献;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80个,中文数据库包括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外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Science Direct)、Springer、Wiley、SCI&SSCI等;另有方正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及优阅、金图和九羽外文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近273.6万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性成果,反映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前沿和进展信息,以文史哲为主要特色。主要栏目有诗经研究、晚清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研究等等。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北方优秀期刊、河北省十佳期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为双月刊。主要刊发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生物与生态学等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该刊以数理化为主要特色,设有特约稿、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技术与应用等栏目。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华北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于1998年,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2014年“教育史专栏”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国际与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栏目,涵盖了教育学科领域的各个方面。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河北师范大学校名于1962年更名后,请求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先生,为河北师范大学题写校名。郭沫若在一张16开宣纸上,用毛笔竖题两款河北师范大学校名字样,并在其中一款字样上方用毛笔作了圈点,学校即选用圈点的一款书法作为校名标准字体,沿用至今。
河北师范大学校标采用“线装书”作为创意的源点,体现教书育人的属性特征以及“百年学府”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将书的“订口部分”变成河北师范大学的英文缩写“HEBNU”。“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放置在书的封面显要位置,打开的书形构成“逗号”的形态,同时标注出建校时间“1902”,形象的表明河北师范大学历经110年后,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寓意河北师范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美好前景。
精神文化
河北师范大学校训为“怀天下、求真知”。“怀天下”是学校的文化理想,旨在要求砥砺置身于学校的人们跳出小我,放开眼界,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真知”是对师生提出的科学文化上的要求,即“格物致知,探究真知”。
由仝文瑶作词,段伯阳、段学军作曲的河北师范大学校歌(代)《风华》发布于2022年学校建校120周年之际。
社团文化
截至2020年8月,河北师范大学有学生社团104个,分为兴趣爱好类、思想理论类、学术科技类和社会公益类四大类。其中,兴趣爱好类社团共计41个,包括扶梅戏曲社、炽魂散打队等;思想理论类社团共计4个;学术科技类社团共计40个,包括数学爱好者协会、生物爱好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类社团共计19个,包括“晏阳初”三农学社、春雨爱心社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河北师范大学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1829亩。校园中有各类植物200余种,树木14000余棵,绿化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学校打造校园“植物园”,集教学、科研、生态、观赏、运动休闲、思想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校园内还具有各类人文景观。
洗月湖
洗月湖也称碎心湖,位于河北师范大学师生活动中心后侧。盛夏时期,湖内睡莲开放,湖中有数不清的锦鲤,还有乌龟和校鸭。湖面上有两座弯曲的小桥,岸边有柳树低垂于水面,湖边设有休息纳凉之处,是学校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之一。
慧泉
慧泉位于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处。泉水来于地下,喷于地上,型状为三朵蘑云。盛夏时期,泉边的青竹拥成幽径,树影遮护着石桥,木亭闲落于泉旁,该地成为休闲荫凉之处。
时光塔
时光塔是河北师范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河北师范大学校园中心广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71.30平方米,高度为40米。时光塔分为三个部分,底部为砼结构,坚实敦厚;中部为钢结构,简单明快;顶部为玻璃幕墙结构,闪闪发光,三部分分别代表了百年师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提醒着同学们珍惜时间。
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位于河北师范大学校园内,为四层单体建筑,总占地46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博物馆展陈以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艺术、校史为脉络,共设有天地科学、生命科学、艺术、文物、校史等多个场馆,于2015年9月始逐步建成开放。博物馆藏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 博物馆还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首批)”“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石家庄中小学生命科学实践教育基地”。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3月,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荣高棠,著名爱国主义学者梁漱溟、张申府,院士郝柏林、李树深、贺泓,体育界精英许绍发、蔡振华,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等都曾在河北师范大学学习。学校从创办初期的“学堂”到如今誉满燕赵的学术殿堂,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民族振兴、爱国报国的栋梁之才。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章程.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简介.河北师范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3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