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柏影
阿来著中篇小说
《河上柏影》是阿来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6年10月。
内容简介
主人公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就坐落在江边5棵老柏树下。这几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这个汉藏混血的王泽周,从小一直对卑微木讷的父亲和曾因家世沦落而备受男人欺凌的母亲充满着怨恁。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里也因为出身而承受了来自同学贡布丹增的讥讽。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却又因工作关系不得不与贡布丹增有了新的交集,对生态自然、旅游发展的理念和行为上博弈对峙。庙宇变成了景区,江边五棵老柏树被凋零被扼杀,自己家的老宅也因此而被畸形地升值肢解;而与此同时,他与父母的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由怨恁不满到温情依恋,人世纷争和烦恼在对父亲的谅解和亲情的回归中慢慢融化。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王木匠
王木匠是由汉族地方逃难而来的异乡人。流落到村落里被一个父母双亡的破落地主的女儿收留,两人共同生活,相怜相惜。作为一个没有根底的异乡人,王木匠的内心隐忍而不安,没有由衷的归属感。在这个村子里没有血缘之亲的家族成员,没有家族根基支撑的王木匠显得飘摇不定。他不敢“像其他男人一样,大嗓门说话,大甩着膀子走路,打着哈哈跟女人们调笑”。王木匠虽有一副好手艺,勤奋努力,却只能“像影子一样生活在村子里”,受尽村民们轻视与嘲笑。所以,王木匠渴望自己“真正的家”,也一定要带儿子“回老家”。其实,王木匠对“老家”的渴望,很大程度是对自我身份认可的主体诉求。寻“家”是为了寻“根”,为了寻找身份认同的土壤。
王泽周
王泽周不是异乡人,却因为有一个异乡异族的父亲,导致了他血统的“不纯”与身份“混杂”。“混血”的王泽周从小便遭受村里人的白眼与轻视,很难与同龄伙伴保持亲密的关系。无奈的王泽周只有保持沉默,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约束胆怯”。“混血”的身份让王泽周从“心里一阵悲凉,什么都不像,那就是一个身份模糊的人了”。背负身份枷锁的王泽周“厌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的血统。他对自己的父亲“深怀耻感”,“他从来没有像爱母亲一样爱过父亲。他一直把沉默的父亲当作可有可无的存在”。悲愤的王泽周选择到很远的地方求学,期待改变现有的状态。然而,学校也不例外,王泽周再次被视为异类。“充满了悲伤,以及无力的愤怒”的王泽周为自己的身份所累,一生都在逃避,却怎么也躲避不开,只能呐喊结婚的对象一定“要找个藏族人。这样我的儿子就是比较纯粹的藏族人了”。
作品鉴赏
《河上柏影》以两代人的故土迁移为背景,对个体生命存在空间与灵魂栖息之所进行了深度表现,个体面对原乡与故乡双重缺位的那份踌躇与不安,是现代人共有的精神危机,生命要如何自救,灵魂又向何处归依,阿来用小小村庄一家人对精神原乡的重建给予答案。“原乡”是指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由宗族文化与家族记忆共同建立起对先祖居住之地的认同。当代文坛早期的“原乡”书写颇具寻根意味,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与贾平凹的《商州》小说,他们的小说不仅扎根于原乡的地域与文化,肆意描绘和缅怀故乡的风土人情,同时更饱含对自我根的追寻,颇具追寻精神原乡的意味。近代以来,“原乡”的概念不断扩大,诸多海外华人笔下的原乡指涉的范围也从过去指代自己宗族起源的故乡扩展到广泛的民族概念上。“原乡”包含的特定宗族血缘关系也转化为普遍的家国情怀。而余华的《文城》所指涉的原乡则更具精神原乡的意味,“文城”虽不存在,但有家人的地方才是永恒的精神“原乡”。所以,“原乡”的指涉范围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域与文化属性上的:人们对自己或祖先曾存在过的地理空间上的某种眷恋或思念的情感。二是精神属性的:人们对自己精神寄托之处的某种向往与眷恋之情。传统意义上的乡愁,人物经历的是身心错位的苦闷,换言之,人物面临的困境是有归宿但无法回归。《河上柏影》中人物的“原乡情结”则表现为一种不可得的原乡之痛,人物身处异乡与原乡分隔,其面临的不仅是无法回归的现实困顿,更是无乡可归的精神困境。
小说中,王泽周一家两代三口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原乡之痛。王父十几岁时为了给家人省下一点救命粮,跟着老木匠外出逃荒,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路做工乞讨,最后在这个深山中的村落中停留下来。三十年后,听闻母亲死讯的王木匠赶回了自己几十年间思念的原乡,却发现生养自己的故土并不能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归依感,生命无所依附的感觉又催促他回到生活了三十年的藏族村寨,回到了相依为命的妻儿身边。血缘关系与宗族文化共同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伴随着母亲的死亡而减弱,作为地域的原乡无法填补王木匠精神的空洞,唯有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家庭,唯有妻儿才能重新治愈其心中的原乡之痛,并构建起新的精神原乡。王母虽为村寨的原住民,但被没收了祖屋,只能独自一人生活在破木板房里,同时还要面对村民的欺辱,直到她救起倒在羊圈里的王父,才真正拥有了一个可以抵御危险的家。当摘掉“地主”的帽子,可以搬回自己先辈居住过的宅院时,王母出人意料地选择拒绝,她继续和丈夫儿子住在这个破木板房里,憧憬着丈夫会为自己和儿子盖起一座属于他们三个人的温暖小屋。血缘与宗族记忆建立起来的原乡情感随着族人的离去已被消耗殆尽,老宅早已不再是王母的心灵寄托之处,伴随着婚姻关系的缔结与家庭模式的确立,小屋取代了老宅,成为王母新的精神原乡,那个在漆黑夜里,一个人蜷缩在破屋角落思念老宅亲人的王母也变成了安然躺在小屋火堆旁的妻子与母亲。在父亲的指引下,王泽周与父亲一起回到了那个与自己有着血脉联系的原乡,当他从父亲怀中的信中得知,自己与母亲被血亲称为蛮妇、蛮子时,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原乡,他只在心里告诉自己“只把他送到村口,却半步也不会踏进这个村庄,也不会去见这个村子中那个把自己的家乡叫作‘蛮中’、把他的母亲叫作‘蛮妇’的家族的任何一个人”。王泽周与原乡的联系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但不被原乡接受,这份血缘所产生的原乡依恋就会大打折扣,王泽周自然也无法单方面产生对原乡的归属与依附之感。
所以,原乡虽以血缘和宗族文化、记忆为基础,但主体对所谓“原乡”的认可与依恋才是原乡情结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当血缘与地缘因素弱化、文化与身份认同消减,原乡情结最终还是回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能唤起原乡情结的社会关系已经消失,人们又在新的人际关系中建立起了又一个精神原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王泽周一家各自过去的原乡已经消失,三人又以家庭为单位建立起另一个原乡。与其说过去的原乡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解体而消失,倒不如说是伴随着新的家庭关系的确立而被重构。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18年5月16日,该小说入选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马尔康,藏族,现任四川省作协主席。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诗集《梭磨河》《阿来的诗》,中短篇小说集《月光下的银匠》《宝刀》《遥远的温泉》《行刑人尔依》《少年诗篇》《奔马似的白色群山》《蘑菇圈》《三只虫草》《河上柏影》等,散文集《大地的语言》《群山的声音》《成都物候记》《一滴水经过丽江》《落不定的尘埃》《从拉萨开始》《如何面对一片荒原》《离开就是一种归来》等,非虚构作品《大地的阶梯》《瞻对》,电影剧本《西藏天空》《攀登者》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机村史诗六部曲》(《随风飘散》《天火》《达色与达戈》《荒芜》《轻雷》《空山》)《格萨尔王》《云中记》等。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及百花文艺小说、散文奖“双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大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意、西、俄等三十余种语言出版发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2 22:3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