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鸡科
鸟纲沙鸡目的一科
沙鸡科(学名:Pteroclidae)是鸟纲、沙鸡目的1科动物,体长约23-43厘米,体重150-500克。嘴基无软膜;翅端尖形;跗骨被羽;后趾退化或全缺。该科有2属:毛腿沙鸡属沙鸡属。沙鸡体型小,有鸽子般的头部和颈部以及壮硕的身体。两性异形,成年雄性沙鸡体型略比雌性沙鸡大,颜色也比较鲜艳。快速直接飞行特点归因于11根具有长尖翼的羽毛。强壮的翅膀肌肉让它们能够快速起飞与持续飞行。它们的皮肤坚韧,羽毛厚实。
动物学史
由于沙鸡科与真正的松鸡有相似之处,沙鸡科以前被归入鸡形目。然而,后来发现这些相似性都是表面的,是趋同进化的结果。沙鸡后来被放置在鸽形目中,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食道蠕动的“吸吮”或“泵送”动作来喝水,这是一种不寻常的特征。但现在发现沙鸡科与曾归类为鹤形目拟鹑科关系更近,所以一些分类学者将两者独立为沙鸡目与拟鹑目(Mesitornithiformes),成为鸽形目的姐妹群。
在2004年Fain和Houde的DNA研究中,它们与鸽形目一起被归入日鳽目(Metaves)。 2008后在Hackett等人进行的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它们再次位于鸽形总目,但也与拟鹑目(Mesites)相近。
形态特征
沙鸡体长约22-40厘米,体重量范围为150-500克。有灰色或棕色的羽毛、尖翅、短腿,大多数种类有针状中央尾羽。沙鸡有鸽子般的小头和脖子以及坚固紧凑的身体。成鸟具有性别二态性,雄性比雌性稍大,颜色也更鲜艳。它们有十一根坚固的主羽毛和长而尖的翅膀,使它们能够快速而直接地飞行。翅膀的肌肉有力,能够快速起飞和持续飞行。在某些物种中,尾部中央的羽毛延伸成长点。该属物种腿和脚趾上都长有羽毛,后脚趾离开地面不发达。
羽毛通常呈沙棕色、灰色和浅黄色,并有各种斑驳和条纹,使鸟类能够融入尘土飞扬的景观中。下面有一层致密的绒毛,有助于使鸟免受极端炎热和寒冷的影响。腹部的羽毛特别适合吸收和保留水分。
栖息环境
沙鸡是群居的陆生鸟类,生活在平原、稀树草原和半沙漠等树木稀疏的地区。它们有着神秘的羽毛,这让它们与周围的环境相混淆。
生活习性
行为
沙鸡是群居动物,可集群多达上百只鸟。由于它们的食物干燥,所以需要定期访问水源。不同物种的饮用时间有所不同。其中十种在黎明时喝水,四种在黄昏时喝水,两种在不确定的时间喝水。喝水时,水被吸入喙中,然后抬起喙,让水流到嗉囊中。通过快速重复此过程,可以在几秒钟内吞下足以维持二十四小时的水。当它们前往水坑时,它们会呼叫自己同物种的成员,尽管它们从分散在数千米领地上的许多不同地点汇聚在一起,但数百或数千只可同步到达饮水地点。
它们在饮水时很容易受到攻击,但由于有大量鸟类在周围徘徊,捕食者发现很难选择目标鸟类,并且很可能在接近鸟群之前就被发现了。饮水地点的选择受到附近地面地形的影响。沙鸡倾向于避开有哺乳动物捕食者掩护的地方,它们最大的风险通常来自掠食性鸟类。
沙鸡每天都会前往通常与居住地很远的地方的供水点,并成群结队地聚集在那里喝水。这是因为沙鸡的食物主要由水分含量低的种子组成,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沙鸡要长途跋涉数十千米才能到达它们的传统水源地,并且往往会忽视定期出现的临时水源。这显然具有生存价值,因为干旱地区水源干涸可能会导致脱水和死亡。喀拉哈里沙漠中的二斑沙鸡有时每天要行走160千米以上才能到达水源。并非所有物种都需要每天喝水,西藏毛腿沙鸡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去喝水,因为其栖息地有大量来自融化雪原的水。
食性
沙鸡主要以种子为食。其他的食物包括绿芽、绿叶、球茎和浆果。蚂蚁和白蚁等昆虫食物也可能被食用,尤其是在繁殖季节。许多沙鸡的食性高度专一和固定,以少数植物物种的种子为主。这可能取决于当地的植物分布,但在其他情况下,它反映了沙鸡对其他种子的实际选择。豆科植物的种子通常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地区,燕麦和其他谷物很容易获得。种子要么从地面收集,要么直接从植物中收集。
共存的物种之间的觅食技术各不相同,这减少了竞争;在纳米比亚,二斑沙鸡进食缓慢而有条不紊,而纳马夸兰沙鸡进食迅速,用喙探索松散的土壤并将其从侧面啄开。砂粒也被吞咽以帮助磨碎砂囊中的食物。
分布范围
沙鸡科下辖二属:
(1)毛腿沙鸡属的成员发现于中亚的草原。它们的分布范围从里海穿过西伯利亚南部、西藏和蒙古,一直延伸到中国北部和中部。毛腿沙鸡见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和东北;西藏毛腿沙鸡在西藏南部、四川西北部、新疆西部、青海南部和东部繁殖,冬季迁至海拔4000米以下的地带。
(2)沙鸡属的成员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干旱地区,但也有一些物种的分布范围延伸到中东和西亚。马岛沙鸡仅限于马达加斯加。黑腹沙鸡和针尾沙鸡也出现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大多数物种都是留鸟,尽管有些物种会进行局部迁徙,通常在冬季迁移到较低的海拔地区。该属中国仅分布有黑腹沙鸡1种,在天山地区繁殖,为新疆西部喀什一带的旅鸟
繁殖方式
沙鸡实行一雄一雌制。繁殖季节通常与当地雨季过后的种子收获期一致,此时觅食的族群往往会成对出现。筑巢地点是地面上的一个轻微凹陷,有时排列着几片干燥的树叶。通常每窝产下3枚杂色的卵,但偶尔也可能产下2-4枚。雏鸟毛色复杂、早熟、毛茸茸的幼鸟和卵的颜色(尽管不是形状)与许多鸻形目动物非常相似。卵接近椭圆形。孵化职责是雌雄共同承担;在大多数物种中,雄性在夜间孵化,而雌性则在白天坐在卵上。卵通常在20-25天后孵化。
早成的雏鸟身上覆盖着绒毛,一旦最后一只雏鸟的羽毛变干,它们就会离开巢穴。父母不为它们提供食物,它们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雏鸟从成鸟胸部浸湿的绒毛中获取水分。成鸟,尤其是雄性,能够将水输送给距离水坑数里远的雏鸟。以这种方式可以携带的水量为15-20毫升。雏鸟太小,一开始无法调节体温,它们的父母会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给它们遮荫,并在晚上保护它们以取暖。幼鸟作为一个家庭群体与父母在一起几个月。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沙鸡与人类的互动很少,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物种生活在干旱的无人居住地区且密度较低。它们通常不被视为猎鸟,因为它们不是特别可口,尽管它们有时在水坑中被大量捕获。将它们引进美国内华达州的尝试失败了,但它们已被引入夏威夷。尽管沙鸡分布的局部范围有所缩小,特别是在欧洲,但该科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被认为受到威胁。栗腹沙鸡的一个亚种“埃及亚种”(P.e.floweri),最后一次出现是在1979年,出现在埃及尼罗河谷。人们认为它已经灭绝,但原因不明。
参考资料
Pteroclidae.Aves do Mundo.
Sandgrouse.Britannica.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08:50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